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海明威 | 上頁 下頁
一一


  在離開意軍陣地150碼的地方,他終於找到了那個受傷的意大利人,他已昏迷,但還活著!海明威抱他往肩上一背,便趕緊返回意軍陣地。才走了不到50碼,敵人一陣機槍掃射,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左腿膝關節。

  接著,突然天崩地裂,空中變成一片火海。德國人又發動了一次炮轟。細碎而致命的彈片五色繽紛,密如暴雨。無數彈片穿過了他的少尉軍服,沖進他的身體。有一刹那,他覺得這回可完了。

  他體驗到了只有極少數人才有機會告訴世人的瀕死體驗:「我那時已經死了。我覺得我的靈魂或者別的什麼正從我的軀體裡往外逸出去,就像你捏著一隻角把一塊絲綢手帕抽出口袋一樣。靈魂飄蕩了一圈又回來了,我才活過來。」

  「我既清醒又不清醒,我的眼前發黑。我全憑本能穿過泥塘朝前爬。我問自己是否已經死了。身上感到有點痛,但主要覺得像是髒,像粘了一身彈片,粘了一身垃圾。後來產生一種想法,就是我應該想一想生活,我過去的生活。我來到意大利卻要回想過去的生活,這就忽然可笑了。我過去的種種事情一件也想不起來。最要緊的是回到戰壕。腦海裡爆發出綠色和白色的火星,很像喝醉了酒時倒在床上昏昏欲睡的情景。我看到一個女人塗了口紅的嘴,左邊在往外流血,但這是我認不出的一張嘴。我很想跑,可是跑不動。就像每個人都做過的那種噩夢一樣。

  就在海明威覺得自己靈魂逃逸然後又回來,恢復知覺又陷入幻覺的過程中,實際上他仍在前進。這個後來被稱為「行動的巨人」而眼下還差兩個禮拜才滿19歲的青年,完全憑著一種頑強的本能,在一寸一寸地前進。

  他身上還背著那個意大利士兵!

  一寸一寸地前進,一點一點地清醒。肌肉痙攣了,呼吸困難了。意念卻反而集中了:回到意軍戰壕邊上的紅十字會營帳,那就是無比輝煌的目標。

  沼地上空一片寂靜。不知是哪一方突然打出了探照燈。

  一個奧地利軍官後來說,他們看見一個人背著一個傷員像蝸牛一樣朝紅十字會營帳爬去。敵人敬佩這種勇氣,也敬佩那營帳上依稀可辨的紅十字,不忍心打出將成為那場遭遇戰最後結局的一槍。

  這正是海明威所需要的一瞬間,他用本能激發的最後力量爬到了樹林和小山的背後。

  許多年以後,那奧地利軍官才無比欣慰也無比震駭地發現,他們沒有放出的那一槍,留下了一個具有非凡創造力的生命,他們想要放出的那一槍將會從世界文學史上抹去《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老人與海》……等一長串明珠般的傑作。

  海明威被意大利士兵架入戰壕。他背上那個傷員已經死了。他倒在地上,渾身上下千百處疼痛,震盪和激奮狀態所導致的麻木突然消失。他後來說:「我的兩隻腳好像穿上了灌滿熱水的長筒雨靴,一隻膝蓋活動時的感覺也很奇怪。中了機槍子彈時感到像是一個堅硬的冰球猛擊在腿上。」

  人們用擔架把他抬到兩英里以外的野戰救護所。他身上一共中了237塊彈片。醫生們當即取出28塊。其餘的有些在以後的手術中取出,有些任其自行排出,有些則長存體內。

  他在野戰救護所裡住了5天之後被送到了米蘭的戰地醫院。他在這裡動了第二次手術,接著又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一共13次。

  他的身體被打得像個「篩子」,竟然活過來了,醫生們驚歎這簡直是奇跡!

  237塊彈片中的任何一塊都可以要他的命。

  但許多醫生都斷言他不可能再站起來,有幾位醫生主張鋸掉他的右腿。海明威氣得咬牙切齒,他大嚷道:「不行,我哪怕是死也不肯只剩一條腿。死我不在乎,但我說什麼也不肯撐一根木棍走路。」

  他又創造了一個奇跡。6個星期以後他站起來了!後來,這兩條腿還把他的足跡帶到了五大洲。

  他被打碎的右膝蓋換上了一個白金做的膝蓋骨,他也照樣使用了一輩子。他幽默地說:「這比原來的膝蓋還好使。」

  在米蘭戰地醫院,他得到兩個護士——弗蘭西絲卡和阿格紐絲——的精心照顧、護理。他們幫助海明威創造了奇跡。海明威剛送進醫院時,還處於昏迷狀態。很多醫生都說他活下來的可能性很小啦,即使能活下來也是個殘廢人,但她們不同意這種看法,日夜守護在海明威的病床前。

  弗蘭西絲卡以母親般的慈愛對待他,為他祈禱,叫他「破爛娃娃」,替他換去肮髒的繃帶,擦洗他那傷痕累累卻仍然肌肉結實的身體。即使當他遇到不順心的事而責駡她時,她也默默地忍受。

  海明威有一次動大手術前對醫生說,如果他萬一死了,就請弗蘭西絲卡小姐代領撫恤金和人壽保險金,還請她收藏自己「那雙帶有血跡的軍靴」。

  弗蘭西絲卡後來說:「那天早晨聽了他的話,我的眼淚禁不住奪眶而出。可到了第二天上午,我真想趕快給他父親打電報,告訴他,海明威一切平安。」

  阿格紐絲的作用則更多地體現在「精神治療」上。她身材修長,頭髮烏黑,性格開朗,風度超凡,具有驚人的魅力。米蘭戰地醫院裡幾乎所有的年輕傷病員都希望早日痊癒,好同阿格紐絲去約會。

  海明威每次見到她,就產生一種抑制不住的興奮。她也敏感到這個英俊的青年與眾不同。他朝氣蓬勃,勇敢無畏,內心深處有一種要超越別人的意志。她只允許少數幾個人對她使用「阿格」或「阿姬」的昵稱,海明威是其中之一。

  海明威第一次感到自己深深被一個女性吸引,一天內向阿格紐絲連寫過五封信。阿格紐絲的口袋裡也放著海明威的好幾張照片。

  兩個多月以後,阿格紐絲調往佛羅倫薩的邊界醫院。分別前一晚,他們在米蘭戰地醫院的圖書室裡談了個通宵。當時已有消息說,戰爭結束後,紅十字會將向海明威提供在意大利免費生活一年的機會。阿格紐絲勸海明威不要接受,她怕海明威年紀輕輕就養成了寄生習氣。她對海明威說,在這個戰火連天的年代,能活下來是不容易的,因此生活要過得有意義。她自己正想為重建和平生活貢獻力量。

  海明威傷癒不久即回美國。他們仍頻繁地通信。但是正在海明威渴望採摘愛情的果實時,阿格紐絲告訴他:她已經準備同一個那不勒斯青年結婚了,她向他表示歉意。

  10年以後,這段在米蘭戰地醫院發生的愛情,被海明威寫進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

  真正震盪過心靈的愛情總會有收穫的季節。從炮火連天的戰場到溫馨浪漫的醫院,海明威的生活總是在兩極世界中跳蕩。這段生活向他昭示:人應該加倍地珍視生命,也必須無畏地面對死亡。

  5.潮起潮落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1919年1月,海明威帶著退伍證明書在紐約港登上了故國的土地。8個月前,他正是從這裡啟程參加歐戰的。出征檢閱和狂歡之夜的情景仍在眼前,他卻經受過了一次生死考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