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黑格爾 | 上頁 下頁 |
一三 |
|
在授課資格答辯會上,黑格爾致詞說:「我請求您,世上最聰明的、最可尊敬的謝林教授先生,把我們提綱中您所不同意的一切論點在這裡公開指出來,因為這次答辯就是為了向您請教。不言而喻,能夠得到您的支持,使我感到多麼榮幸。不是同時代人,也不是朋友,唯獨後代,唯獨科學(因為它是永恆的)才配評價您的精神的高貴力量,評價您的精神能力。請允許我推崇您為一位真正的哲學家。」 正如黑格爾在1801年12月致一位法蘭克福友人信中所嘲諷的那樣,為了對非哲學加以痛擊,他使用了各式各樣的武器,「棍棒、鞭子和木劍」。當時,萊因哈特在一篇論文中認為謝林哲學不過是費希特知識學的後繼和旁枝,一點都不瞭解謝林哲學的新穎和創造性。為此,黑格爾1801年7月撰寫了耶拿時期的第一篇哲學論文《論費希特哲學體系和謝林哲學體系的差異》。這一篇論文開始以書本形式出版於耶拿大學書店,後來又發表于黑格爾和謝林共同舉辦的《哲學評論》雜誌上。 《論費希物哲學體系和謝林哲學體系的差異》一文站在客觀唯心主義的立場上,批評了費希特的主觀唯心主義,公開為謝林哲學辯護。黑格爾指出:費希特誠然奠立了同一哲學的基礎,並堅守它的原則,但無論如何並沒有完成它,結束它;這是由謝林通過他的自然哲學:先驗唯心論以及他對自己的哲學體系的說明來實現的。因此,謝林應當被看作是絕對同一性體系的真正代表,是當前最偉大的哲學家。 自我=一切,這是費希特哲學的主題。但是,自我=一切這條同一性原則,理所當然的要求用一切(因而也就是非我,亦即自然和世界)=自我來補充。 而這一點,費希特既沒有做到,也不能做到;他提出了要求,但未實現。費希特的體系始於自我=自我的原則,終於自我應該等於自我的原則。 費希特哲學的原則是主體與客體的同一,是主體——客體,但只是主觀的,謝林哲學的原則也是主體和客體的同一,也是主體——客體,但它是客觀的,或者勿寧說,既是主觀的,又是客觀的,它是二者的結合。萊因哈特不能認識這個區別。黑格爾指出: 「他的論文不僅忽視了費希特體系之成為不合法的玄想從而也就成為不合法的哲學這一方面,而且忽視了謝林體系之不同于費希特體系的方面,忽視了謝林在自然哲學中把客觀的主體——客體同主觀的主體——客體對立起來,並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使二者結合成為主體。」 但是,在這篇文章中,黑格爾不同意謝林的絕對的同一。他認為,主客體的同一是在絕對中包含差別及其展開過程的同一,謝林的「絕對」取消了任何差別和對立。 一般地說,這篇論文已經為黑格爾未來學說的鑒定者積存了黑格爾思想的那種需要發展和可以發展的萌芽。當然,它在語言上還非常缺乏讀者所必需的適當的清晰性和鮮明性;文采之抽象、呆滯和不明確,使人感到困難和不足,這就很自然地招致人們抱怨黑格爾文筆的晦澀難解。 黑格爾來到耶拿開始學院生活三年,是一個有世界歷史意義的一年,這一年簽訂了魯涅維爾和約,第二次同盟戰爭就以這個和約而告結束,有千年歷史的德意志民族羅馬帝國的終結(801—1801)也以這個和約而確定下來;萊茵河不再是德意志的河流,只不過是它的邊界。黑格爾從內心感到有責任說明德國衰敗的原因和復興的方法。他於1801年到1803年之間起草,撰寫了《德國憲法》一文。 國家的淪落就在眼前,只不過它的最後命運尚未應驗。論文落後於德國所突然遭遇命運的進程,文中僅提到魯涅維爾和約,並未提到拿破崙保護下的萊茵聯盟的建立和羅馬皇帝法蘭茨二世退位(1806年7月和8月),這似乎可以看作是這篇論文沒有發表的原因。 德國的命運就其分散和割據來看,可與意大利相比,黑格爾的政治觀點可與馬基雅弗利的觀點相比。 馬基雅弗利有志於統一意大利,他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期望有一個在政治方面和戰爭方面精明強幹的君主;黑格爾必然充分評價馬基雅弗利的重要性和他的偉大精神,他發現腓特烈大帝在反對馬基雅弗利時,誠然是反對和否定了這位意大利政治家的原則,但在戰爭的政治方面,腓特烈大帝實際上卻遵循了這位政治家的原則。 德國的根本腐敗是沒有戰鬥力,缺乏行動的活力或能力;不過這些弊端的原因決不在於民族性,而僅僅在於它的憲法的狀況,在於整個機構。這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東西,它的活動都不是按合法方式進行的。 德國的政治情況是一種合乎憲法的無法律限制的狀態,因此,一位法國作家曾經很中肯地談到德國,說它是一個「制定了憲法的無政府狀態」。 德國由於它的憲法而被冷落地宣判為缺乏行動,因為它已經麻痹了,無力使思想見諸行動,而這種麻痹是合乎憲法地造成的。因此,黑格爾把德國稱為「只能思想的國家」。他絕妙的描述了這種麻痹的狀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