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高爾基 | 上頁 下頁
三〇


  §十四、在最後的日子裡

  1933年5月,高爾基第5次從索侖托回到了蘇聯。從這時起,一直到他逝世的最後三年裡,高爾基就一直住在祖國。

  高爾基已經成為了蘇聯人民的驕傲,他被授予了列寧勳章。世界文學研究所、莫斯科藝術劇院、列￿格勒大劇院都以高爾基命名。他的家鄉下諾夫戈羅德也改為高爾基市。

  這位已經60多歲的老人正打算為祖國人民更積極地貢獻餘熱的時候,遭到了一個意外的打擊——他的愛子、37歲的馬克西姆·彼什科夫突然病逝。可憐的父親親眼看見了兒子死前痛苦的掙扎,這令他更為痛苦。高爾基是個慈父。馬克西姆小時候,高爾基從來沒對他端過父親的架子。他們的交往像朋友一樣友好。

  《童年》是高爾基送給15歲的馬克西姆的禮物。

  在作品的卷首題辭上親切地寫著:給我的兒子。

  馬克西姆則一直因為有這樣一位好父親而感到驕傲。受父親的教誨,他也成了一個正直的人。後來還加入了布爾什維克。

  20年代初,高爾基去德國養病的時候,馬克西姆作為外交信使正出使德國。從那時候起,高爾基就和馬克西姆夫婦住在一起。兩個可愛的孫女給高爾基的晚年增添了很多的樂趣。馬克西姆則成為父親最得力的助手。他掌握了4門外語,經常為父親作翻譯,打印手稿,還經常為父親開汽車或單獨完成父親的委託。高爾基無論從心理上還是從工作上都離不開馬克西姆。命運卻跟高爾基開了一個沉痛的玩笑。人們雪片般湧來的唁電安慰了這位老人。他重新振作起來,回到了繁重的工作中。

  1934年8月,在高爾基的主持下,第一次全蘇作家代表大會開幕。這是蘇聯文學界的一件大事。

  它標誌著蘇聯文學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高爾基在大會上作了題為《蘇聯的文學》的總結報告。在這次大會上,他被推選為全蘇作家協會主席。

  1935年底,高爾基改寫了《瓦薩·日列茲諾娃》。1910年,高爾基完成了劇本的第一稿。劇本反映的是1905年革命失敗的低潮時期。主人公瓦薩·日列茲諾娃是一個大輪船公司精明強幹的女老闆。她出生於資產階級家庭,野心勃勃、貪得無厭、手段毒辣、熟諳資本主義的商業經營。她的丈夫日列茲諾夫犯了強姦幼女罪,法院要提起公訴。為了避免家醜外揚和公司的破產,她強迫丈夫服毒自殺。這一事件充分暴露了瓦薩的鐵石心腸和兇狠面目。

  劇本不僅揭露瓦薩毒死親夫這樣的駭人聽聞的醜行,而且進一步展示了這個家庭的醜惡關係。大女兒聽到父親死亡的消息,並不感到難過,只慶倖他「不受審判」了,二女兒也把父親的死當作兒戲。瓦薩的哥哥唯恐外人知道妹夫死亡的真實原因,一聽到女僕說瓦薩曾勸丈夫「服藥面兒」,立即毒打女僕,責駡她不該「憑空捏造」,最後逼得女僕自殺。同時,他馬上去吻瓦薩的手,稱讚她:「瓦薩,你真是個女英雄,了不起!」

  瓦薩雖然毒死了丈夫,卻沒有換來安寧,她最大的威脅是她的「事業」後繼無人。她的兒子菲多爾同女革命家臘塞爾結了婚,不久就脫離了家庭。她的兩個女兒也都不成材。因此,這個擁有萬貫家財的女老闆只有把希望寄託在五歲的孫子、臘塞爾的兒子柯裡亞身上。她希望這個幼小的孫子將來成為她的「繼承人」,這就是為什麼她千方百計要佔有孫子,把他藏起來,不讓臘塞爾接走的原因。

  臘塞爾是個革命者,她深刻瞭解瓦薩所代表的資產階級的腐朽與罪惡,知道她的兒子在這樣的家庭裡會被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她冒著生命危險從國外回來,就是為了爭奪這新的一代。所以,臘塞爾和瓦薩一見面就展開了尖銳的鬥爭,這一衝突是全劇的中心。在這場衝突中,臘塞爾顯示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使瓦薩這個一向好勝的女人在她面前相形見絀。儘管瓦薩對臘塞爾又是恫嚇又是威脅,但她那種聲嘶力竭的叫喊只不過是垂死的掙扎。加上瓦薩的哥哥和女兒都慫恿臘塞爾把孩子偷走,這對瓦薩真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