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甘地傳 | 上頁 下頁 |
六〇 |
|
1946年,印度各地饑饉肆虐,由於嚴重糧荒及醫療設備的缺乏,印度的死亡人數大增。甘地親臨災區安撫民心,推廣他在南非所實驗過的自然療法,並正式在烏諾裡創辦一所自然療養院,親自指導。他要人們注意吸收新鮮空氣,保持戶外睡眠和正確睡姿,注意講究衛生,保持房屋、廚房、廁所以及周圍環境的清潔整齊。 甘地不愧為印度各種苦行先知中的典型代表。為促進解救「賤民」工作,從1946年3月起,他決定無論到哪裡,都將儘量住進「賤民」區。為此他特在3月31日的《哈裡真報》上發表文章,說明他此舉的動機。他說自己曾多次講過要自視為「賤民」,但一直未能以身作則,言行相符。聽說古吉拉特和卡拉底西處的「賤民」只有一口水井、一座廟的消息,他深為所動而決定住進「賤民」區。他希望這樣能起到榜樣,讓全社會都善待「賤民」。 甘地的行動遭到一些印度教徒的不滿。4月1日,甘地動身前往德裡,準備住進「賤民」區,當日便有50多人手舉黑旗,叫著反國大黨的口號,向甘地投擲石子,試圖阻止甘地。甘地不為所動,還是毅然搬進了一間僅容一人活動的陋室。服務人員只得在室外另搭帳篷。不過,甘地並不認為這樣就算與「賤民」同甘共苦了,因為他清楚這裡是特意整理過的,而一般的「賤民」區則還要糟糕得多,所以他希望將來可以隨意住進任何「賤民」區。 1946年2月,發生了孟買水兵起義。鑒於印度反帝鬥爭日趨高漲,英國政府決定儘快給予印度以自由獨立,以免夜長夢多。它立即派出由印度事務大臣勞倫斯勳爵、商務大臣克裡浦斯和海軍大臣阿·維·亞歷山大先生組成的一個內閣大臣特別使團前往印度,和印度政治領袖討論關於建立一個制憲機構和產生一個有主要政治黨派支持的行政議會的事宜。3月底,這一使團已抵印。4月,代表團將與各方領袖在新德裡共商此事。全國人民正翹首盼望這一時刻,世界人民也都關注著這一重大行動。 4月中下旬,甘地與國大黨工作委員會在德裡與內閣代表團連續舉行會議,但未達成協議,預定留待第二次西姆拉會議中商榷。 4月29日,甘地以《獨立》為題撰文,展示了他對獨立的理解:獨立應該是政治的經濟的和道德的獨立。政治的獨立是必須撤走任何形式的英屬管制;經濟的獨立是不再受英國的資本和資本家的剝削,包括印度的合夥人在內。換言之,最卑鄙的應該與最高貴的平等。這只有資本家以其技術與資本和最貧弱的人共享才能辦到;道德的獨立是必須取消國防軍。「我的人間天國不允許以印度兵代替英國兵,國家如靠軍隊保護,國民的道德決不會好。如果內閣代表團是來推銷貨物的,印度便應當抉擇。如想變成軍國主義,則多年以後,印度可能成為第五大強國,而毫無貢獻於世界。如果選擇以非暴力為政策,則終必能成為世界第一等的國家,且能以其首創的自由,拯救世上其他被壓迫民族。」 1946年4月27日,印度事務大臣勞倫斯爵士要求國大党與穆盟各派4名代表出席與內閣代表及總督的談判。國大黨派出了以阿薩德、尼赫魯、迦法罕及帕迭爾組成的談判陣容。甘地應國大黨工作委員會和內閣使團的邀請參與了西姆拉會外協商。這次會談和以往各次會議一樣,因印度兩大政黨無法達成協調而破裂。最後英國代表團於5月16日宣佈了他們自己的方案,提議以建立印度教徒區和穆斯林區作為和解的基礎。這個方案要點是:英屬印度各省組成聯邦政府,掌管外交、國防、交通與財政,各省享有完全的自治,掌管除聯邦權利以外的一切事務。印度教占多數的省區組成印度教聯區,穆斯林占多數的省區則組成穆斯林區。各省完全自治和基於聯區組織的規定意味著給予穆盟以「巴基斯坦」之實。 對制憲機構的選舉機構規定也是以教派劃分為基礎,每一個省立法議會的議員分成3個主要教派組成的集團,按一定比例,選舉他們自己參加制憲機構的代表。 至於印度各土邦,當新憲法生效時,英國政府將停止實施最高權力。這樣,在法律上土邦可以自由加入印度聯邦或保留他們的分散、獨立狀態。 甘地當然理解這份方案的實質,不過他內心清楚,由於教派衝突及英國殖民者長期統治造成的後遺症,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只要雙方尚能保持在統一的民族國家之內,他準備接受並努力維持這種局面。所以,他雖不滿於該方案,卻認為該方案是當時形勢下「英國所能提出的最好方案」。他表示理解英國的苦心經營,認為方案起草者並非草率從事,而且主觀上也是想撤走時留下一個團結的印度。甘地積極呼籲各黨各派能贊成這一計劃。 6月初,穆盟表示同意調查團的方案,並宣佈了它將根據已提出的條件參加臨時政府的決定。國大黨工作委員會經討論研究,也於6月26日由主席致函總督,表示決定參加擬議中的制憲會議,同時希望能儘早成立過渡時期的政府。29日,當甘地趕火車前往浦那時,有人預先埋好炸彈想置甘地於死地,結果機車受損,甘地則無事,這是甘地第7次倖免於難。 在浦那作短暫停留後,甘地趕往孟買參加國大党全印委員會對6月26日德裡決議的表決。這次會議上左派勢力對決議強烈反對。甘地在會中致辭,盡力說明參加制憲會議是唯一正確抉擇,儘管建議中的制憲會議並非代表人民的國會,有許多缺點,但是作為久經考驗的戰士,不應求全責備,應該有勇氣接受挑戰而不是消極拒絕。 7月7日,國大党全印委員會以204票對51票批准工作委員會所已採取的步驟。 隨著獨立臨近,一些人的私欲急劇膨脹,開始為在未來的政府中撈一官半職而挖空心思。許多人寫信給甘地,要求被提名競選為議員。甘地公開撰文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認為這是一種病態現象,他提醒人們切莫對他的影響力存在絲毫的期望。他指出:以為這樣的選舉含有教派鬥爭的意義,是錯誤的想法;認為每一個人都可以作制憲會議的議員,也是錯誤的想法;認為只要能作工人運動的人就可以把握一個服務的崗位,而且是很光榮的服務,這也是很錯誤的想法;希望借此賺錢生活,那更是荒謬的想法。制憲會議的議員們至少要瞭解各國的憲法和議會政府,特別是要懂得印度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立法。倘以為只要爭到一個席位,那才是真正的服務,便是低劣的念頭,真正的服務是在議會以外。 這一時期,甘地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闡述他對國際時局和印度獨立問題的看法及他的非暴力理想。 內閣使團的計劃曾為各黨派接受,因而制憲議會的選舉於1946年7月在全印舉行。在210個「一般人」的席位中,國大党獲198席,在78個穆斯林席位中,穆斯林聯盟獲得73席。另外的若干席位被國大黨所提名的人和國大黨的同盟者所獲得。這種情況使真納大吃一驚。7月29日,穆斯林聯盟決定撤消對內閣使團計劃的同意,同時準備「借助於直接行動來建立巴基斯坦」,並決定以8月16日為「直接行動日」。 8月16日,一場空前規模的仇殺事件在穆斯林與印度教徒之間發生了。事件發生在加爾各答城,持續24小時之久,殖民政府聽任其發展,沒有警察出來維持秩序,甚至連交通警也消失了。加爾各答大屠殺時,諾阿卡利縣也爆發了流血衝突,內戰陰影籠罩在印度。甘地深感憤怒,他即寫下《暴力有何用途》的社論,譴責加爾各答的暴力行為。他說:暴行的結果,只會延長英國的統治,英國人是要在印度和平的狀態下,將政權交還給印度手裡。假如我們用得著英國的刀槍,他們是不會走的。就是他們走了,別的外國人也會取而代之……假如每一次當英國人的刺刀亮出來,我們便得意揚揚地鼓噪,那便是大錯特錯了。無疑的,有人是在這樣做了。 我們必須要懸崖勒馬…… 國大黨工作委員會注意到局勢的嚴重性,於8月27日至30日緊急討論後通過決議,呼籲大家盡力阻止暴亂,維護和平,要能寬容並忘記已有的痛苦,同時利用慘痛的教訓,在最近發生的不和關係中,重建教派間友善的關係。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