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甘地傳 | 上頁 下頁 |
三一 |
|
1920年12月,國大黨那普爾年會召開,出席代表14582人,創歷史最高紀錄。 甘地的優勢從會議的頭一天就顯示出來,選舉提案審查委員會的審查結果是除孟加拉外,所有省份都是甘地支持者占多數。持反對意見的一些著名領導人本已作好各種聯合起來反對的準備,但會上的傾向性如此明顯,他們只好服從多數人的意志,轉向甘地。結果甘地的不合作決議原案經過些許修改補充後,由達斯提議,甘地附議,比·帕爾、拉·拉伊、穆罕默德·阿裡等各位領導人署名支持,獲得一致通過,成為指導國大黨活動的總路線。 這次年會還通過了甘地起草的新黨章。新黨章明確規定黨的鬥爭目標是以和平的合法的手段實現自治。如果可能,是在不列顛帝國範圍內自治,如果不可能,就脫離英國而自治。這是國大黨第一次把爭取自治明確納入黨章。黨章的另一重要內容是對國大黨的體制進行重大改革,其主要點是:建立中央常設辦事機構——國大黨工作委員會(中常會)領導日常工作;各省黨組織按語言區建立,黨組織建到縣級(某些地方建列稅區一級);國大党年會代表和國大党全印委員會成員按人口比例選舉產生。這樣改革的結果是「使國大黨真正具有了群眾性、代表性與能動性」。尤其是它把原來很少受國大党注意的普通群眾和原來落後地區的群眾大量吸收到黨內來,使各省在黨內決策上具有同等地位,從而打破了先前由孟買、孟加拉等少數幾個省的頭面人物把持國大黨的局面。它也意味著最積極擁護不合作策略的力量進入國大黨,取得重要地位,這為今後貫徹執行不合作策略提供了組織保證。 這次大會還通過了甘地一向主張的建設性綱領,如印穆團結、取消不可接觸制度和推廣土布等,從此國大黨籍的印度教徒黨員便負起了從印度教中消除不可接觸制的責任;國大黨也由於提倡土布而和印度工農大眾建立實際接觸,大會通過的為哈裡發問題進行不合作的決議則是國大党為促進印穆團結所作的一個重大的實際嘗試。 甘地在那普爾會議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勝利。《孟加拉紀事報》稱那普爾年會是「甘地的大會」,一位英國高級官員在給總督的信中說:「這次會議的顯著事實是建立了甘地個人對所有政治領導人及其追隨者的統治。」 國大黨的加爾各答特別會議和那普爾年會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它標誌著甘地所倡導的非暴力不合作路線與策略終於被資產階級及其政治家們共同接受,也標誌甘地在國大黨內領導地位的最終確立,亦即國大党「甘地時代」的開始。國大党在甘地領導下煥發出新的精神面貌,它不僅同廣大群眾建立了直接的聯繫,而且以不合作代替響應性合作,以群眾性直接行動代替了憲政鼓吹,從而使印度民族解放運動向深度、廣度發展,並走上了一條獨特的道路,即非暴力的道路。 那普爾年會通過甘地的不合作計劃,極大地鼓舞了當時正在開展的群眾性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為開闢非暴力革命的途徑,國大党號召國民加緊進行抵制運動並全力推行手紡手織,同時勸告律師退職、學生退學。 不合作主張首先在孟加拉獲得了積極響應,1月初,成千上萬的男女學生走出公立學校。甘地對群眾的熱情積極鼓勵,他訪問了帕迭拉,主持該地的比哈爾民族學院開學典禮,不到4個月時間,在帕迭拉、阿利迦、阿赫米達巴德、孟買、貝加勒斯、德裡等地都開始創辦民族學院,孟加拉、古吉拉特、比哈爾等處創辦了國立大學,甘地與穆罕默德·阿裡合辦了國立伊斯蘭大學。 律師停業、官員退職也蔚然成風。大名鼎鼎的律師如老尼赫魯、帕泰爾、卜拉沙德等人均放棄律師職務,領取月薪不超過一百盾的薪水為公眾工作服務,尤其老尼赫魯這位收入豐厚、從思想到生活方式都模仿西方的知名人士也同過去的生活告別,的確是件引人注目的事情。再如鮑斯這樣一位風華正茂、才華橫溢的政府官員,也受到甘地人格的感召,放棄高官厚祿,出任剛剛創立的加爾各答民族學院院長,積極致力於印度民族解放鬥爭,成為一個堅定的革命者。 在這次運動中,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團結攜手,表現出空前團結、友善的氣氛。有些正統的印度教徒甚至請穆斯林到其家中吃飯並參加伊斯蘭教集會,穆斯林也常舉行集會請印度教徒參加,穆斯林領袖常請甘地為他們舉行的集會演講。 不合作運動使印度人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一個飽經憂患的苦難民族滿懷激情、充滿自信地開始了新的生活。即使在偏遠鄉村,國大党、自治、旁遮普事件、哈裡發問題也成為街談巷議的中心話題。甚至哈裡發一詞也被人民理解成「反抗政府」的意思。正像尼赫魯所說:「一個精神萎靡不振、落後的、四分五裂的民族忽然昂首挺胸參加全國有紀律的行動,這種行動本身就使群眾產生了不可抵抗的力量。」 一方面是群眾熱情高漲,另一方面是政府的威信日薄西山。一個失信於民卻又不願順應時勢、改弦更張的政府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威脅利誘、恩威並用。此時貝桑特夫人及其親信與自由主義分子結成聯合陣線,反對不合作方案,與國大黨分道揚鑣。英國政府加緊拉攏這批人,試圖借此組成一支有影響的陣線。於是一些自由主義分子很快躍居改革方案實施後的部長或高級官員職位,幫助政府反對不合作運動,如班納吉獲得爵位,辛罕爵士被任命為第一個印度籍比哈爾·奧利省省督。沙斯迭裡則被冠以皇家特使的頭銜受命前往英國各自治領土乃至美國等地訪問,等等。 3月中旬,政府開始鎮壓行動,它下令禁止所有未經許可或不受津貼的活動,對一些重要人物的行動也大加限制,但是這些不僅無濟於事,相反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不合作運動各項計劃仍在循序漸進地進行,各種形式的鬥爭也在各地不斷發生。1921年,全國的罷工次數增加到396次,參加人數達60萬人。雖是非暴力運動,但群眾在鬥爭中,往往衝破非暴力約束,如在聯合省、孟加拉省、旁遮普省爆發了農民武裝鬥爭,特別是馬德拉斯省的摩普那農民的起義時間最長,規模最大,起義者宣佈成立「哈裡發王國」,建立村管機構。 時局的發展令甘地感到棘手,在甘地看來,暴力鬥爭是對他殷切期望的運動的嚴重打擊。為防止大規模暴力發生,甘地決定暫緩群眾性不合作運動,而將主要精力轉向推進土布運動。1921年7月18日,依新黨章選出的國大黨工作委員會在孟買開會,決定國大黨的中心工作是限於9月30日以前禁絕洋布,同時加緊提倡手紡手織的土布工作。工作委員會號召國大党黨員從8月1日起均不得穿著洋布衣服。 為表明禁絕洋布、推廣土布的決心,7月31日,甘地在伯利的烏瑪索巴裡廣場舉行焚燒洋布的群眾集會。數千群眾參與了這一燒布壯舉,他們將搜集到的洋布及其製成的衣服集中起來,付之一炬,當火焰騰空而起時,群眾發出了震耳欲聾的歡笑聲,仿佛他們因此掙脫了枷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