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甘地傳 | 上頁 下頁
二六


  國大黨大會如期在孟買舉行,溫和派人士班納吉、巴素、瑪桑達未出席大會。經過4天討論,大會作出決議,重申1916年12月在勒克瑙所舉行的全印國大党與穆盟聯席會議就自治政府所通過決議的原則立場。同時明確宣告,「唯有獲得在帝國之內的自治政府,方能滿足印度人民的願望。」「大會深信印度人民適合負責政府,不滿印度政府改革方案中所提出的相反論斷。」「本會對印度事務大臣與總督誠意謀求印度負責政府之新制,表示贊許。但鑒於其中若干建議,對目前形勢之若干發展有先入為主之嫌,深感整個建議令人失望且不滿足。」大會認為省與中央應同時改進,主張徹底修改國會由印度事務大臣管理的原則;財政的自主應視為印度人民傳統的權利;中央立法機構中之國務會議及倫敦印度評議會撤銷等修改意見。

  與此同時,那些拒絕出席孟買特別大會的溫和派人士于11月1日也在孟買舉行會議,由班納吉任主席。會議通過了一項決議,支持印度事務大臣與總督所提出的革新建議,同時也提出了若干小的修改意見,還決定指定一委員會,選出代表,前往英國,喚起英國政治家與英國公眾支持孟太古——蔡姆斯福特改革計劃,從此大多數溫和派領袖退出國大党,另外成立了印度自由黨聯盟。

  提拉克與貝桑特夫人已決定各自派自治代表團到英國,對抗那些反印宣傳。為此,61歲的提拉克不辭辛苦,在印度許多地方發表演講,徵集募捐,並於8月親自率隊赴英。

  1918年12月,國大黨的德裡大會具有重大意義。此次大會一反慣例,沒有通過「效忠案」,通過的自決議案宣稱「為保障未來世界和平,民族自治原則應適用于所有進步的民族。本會議認為英國國會及和會(——巴黎和會)應承認印度為一進步民族,應適用民族自決原則」。大會請求英國政府答應讓印度也像其他自治領土一樣能選派代表參加巴黎和會,並特地選出提拉克、甘地、伊瑪三人為國大黨代表。

  1919年是世界歷史上的多事之秋,也是印度歷史的一個重要時刻。戰爭的結束並未給人民帶來和平,帝國主義的巴黎和會無視人民孜孜以求的世界和平、民族自決和自由民主要求,卻進行了對殖民地、勢力範圍的重新瓜分。威爾遜的十四點允諾成為一紙空文,世界人民與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空前激化,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首次高潮來臨。東方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經過十月革命後的紅色蘇俄與資本主義的革俞運動連成一片,猛烈衝擊著資本主義世界統治。

  作為舊的世界秩序代表的英國在戰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中國、印度、阿富汗、埃及,乃至愛爾蘭等都掀起了全民反英鬥爭。

  在此革命浪潮席捲全球之時,1919年的印度也進入了決定性的一年。隨著新年的來臨,各階層的不滿與忿怒越來越按捺不住,預示著一場偉大鬥爭即將到來。

  面對覺醒的人民,英國政府又在1919年2月拋出了野蠻的「羅拉特法案」。該法案規定總督享有鎮壓之權,殖民當局可隨時宣佈戒嚴,不經起訴便可逮捕、搜查和監視任何一個印度人,不加審訊就可判刑。警察有權解散群眾集會和示威遊行等。這樣一個法律,在19世紀還可能維持,但在20世紀初,它註定將引起印度人民的強烈反抗。

  該法提出時,甘地正在阿赫米達巴德養病。當從報上偶然得悉這一消息時,他大為震驚。在此之前,甘地對英國政府滿懷信任,在一些大的問題上都予以合作。無論是1899年的英布戰爭,還是1906年的南非祖魯人的反英鬥爭,他都曾派印度人冒著槍林彈雨去支持英國,「一戰」中他去效忠帝國,為此差點丟了性命。他做這些的一個重要動機就是希望以自己對大英帝國的愛心與忠心來感化英國政治領導人,使其能在戰後給印度自治權。

  所以即便1918年的孟太古-蔡姆斯福特改革法案沒有滿足印度自治的要求,他對英國還是抱著幻想,主張予以接受。但是「羅拉特法案」的提出大大傷害了甘地的感情,動搖了他對大英帝國的信念。為此,甘地曾多夜不眠,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他認為,反擊這一法案義不容辭。儘管當時甘地因病臥床,他還是強支病體,立刻行動起來,他在真理學院召開了一次小型會議,參加者有帕泰爾、奈都夫人等20人。甘地當場起草了一份非暴力抵抗宣言,請到會代表簽名發表,其中指出:「羅拉特法案是不公正的,它違背了自由主義原則,破壞了個人的基本人權,而公道、正義與人權乃是社會國家賴以維持安全的基礎。我們鄭重宣誓:假如上項法案成為法律,除非撤回,我們將拒絕服從這些法律及即將成立的委員會認定的其他法律。我們更願指出:在此一鬥爭中,將忠實服務真理,決不對生命、人身,財產使用暴力。」

  為推動這一運動,甘地在孟買成立了一個非暴力抵抗協會,並被選為主席,半個月時間,協會徵集了1200人在非暴力抵抗運動宣言上簽名。以後各地開始舉行群眾大會,積極響應,簽名人數急劇增加,最後,甘地將簽名誓約通過報界公諸於眾。

  印度各階層對甘地的呼籲積極響應,群眾大會、示威遊行與罷工連綿不斷,抗議之聲不絕於耳,而政府實現其建議的決心也日見堅決。甘地參加了帝國立法議會對羅拉特法案進行的最後一輪討論。當時一些反對羅拉特法案的印度藉議員曾作過激烈而雄辯的演說,可是無濟於事,政府主意已定,一切不過形式而已。結果,帝國立法會議不顧全體印藉民選議員的反對,強行通過羅拉特法案。

  事後,甘地多次向總督呼籲,致信交涉,並聲稱如果不採取補救措施,他將採取非暴力抵抗,政府仍無動於衷。甘地認為現在他唯一所能做的只有發動非暴力運動這條路了。為了壯大聲勢,他拖著病弱的身子,應邀前往馬德拉斯及南印度各地作旅行演講。當時,甘地身體虛弱得站不起來,甚至說話的力氣都沒有,講話的時間稍長一點就會渾身顫抖,脈膊異常,但他毅然堅持長途旅行,到處呼籲呐喊。在那裡,甘地結識了國大党著名活動家拉賈戈帕拉戛查理。不過當時除了舉行公眾集會外,甘地尚無進一步計劃。

  3月18日,羅拉特法正式對外公佈成為法律,當晚,甘地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據他自己說,當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從夢中得到啟示,那就是號召全國舉行總罷市,讓人民在那一天停止工作,絕食,祈禱。

  甘地的計劃很快得到了同事們的贊同。於是,他起草了一份簡短的呼籲書。總罷市的日期最初定在3月30日,後來又改到4月6日。

  3月23日,甘地呼籲印度國民不分男女,全體動員,用非暴力抵抗羅拉特法案。他說:「我曾多次在群眾大會上說過,非暴力抵抗主要的是宗教運動。它是一種自潔與自苦的歷程。是以自苦的方式尋求改革或解除痛苦。因此我提議,以1919年第2號法案通過的第2個星期天作為我們共守的國恥祈禱日。為使大家能有效地表達我們的哀痛,我提議大家要做到:第一,從頭一天最後一次進食後,所有成人均應絕食24小時,除非基於宗教或健康原因不能絕食;第二,所有工作除公共利益所必需者外應一律停止;第三,全印各地舉行群眾大會,包括村莊在內。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