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古德裡安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序言


  譯者贅言

  中國古代歷史上說:「李廣數奇不封」,讀完了這一本《閃擊英雄——古德裡安大戰回憶錄》之後,所得到的感想也正是這樣。丟開歷史上的功過不談,古德裡安這一個人,誠如李德哈特所說的,總真可以稱是一個軍事上的天才。可是這個世界上,天才的遭遇總是悲劇性的,古德裡安又何能例外?

  曲高和寡,他的理想始終沒有能夠完全實現。但是當他以「裝甲兵領袖」的姿態,指揮著那史無前例的巨型車隊,橫掃歐陸的時候,那真是夠得上「風雲變色,山川震眩」的形容語。裝甲車的履帶碾遍了大半個歐洲,「閃電戰」已經成為歷史上的名詞。古德裡安也實在是很可以自豪了。

  不過,對於古德裡安本人而言,卻並沒有能夠滿足他的抱負。假使戰爭真是能夠完全照他的理想去打,那麼今天也許歷史就要重新改寫過,地圖也要重新改畫過。自古到今,都是庸臣誤國,古德裡安的理想一再地受到意外的阻撓和打擊,他一生事業的過程中,得意的時候少,而不得意的時候多。等到他最後出任參謀總長的時候,那已經是獨木難支大廈,而終於無力挽回第三帝國的滅亡了。這是天乎抑人乎?是古德裡安的不幸呢?還是世界的大幸呢?

  蔣百里先生曾經說過:參謀總長是一定要有三分瘋狂的氣質,不怕他偏,偏到極點也就是正了。古德裡安正是這樣一個有偏見,有瘋狂氣質的名將。他的偏見也就是他的特點,這一本書最令人欣賞的地方也是在這裡。古德裡安在戰後雖然是一個「敗軍之將」,但是卻深為美英兩國軍事學界所推崇,他一度曾留駐美國,而成為美國國防當局的高級顧問。他這一本書出版之後,真可以說夠得上「洛陽紙貴」的標準。在美國出版的時候是1952年7月15日,當我們一得到這個消息之後,馬上就去電訂購,但是不久書店就回答我們說首版書已賣完,俟再版時再寄,結果兩個月後書來了,卻已經是第三版了。

  為什麼這一本書——相當專門化的一本書——會如此的暢銷呢?不僅是因為古德裡安是一位當代的兵學大師,他對於戰略戰術——尤其是裝甲兵方面——的見解,深為人們所重視;也不僅是因為這一本書可以算是由德國方面所發表的,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惟一信史,所以為研究戰史和兵學者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主要的原因卻是因為這本書實在是一本對蘇聯作戰的標準教科書,當年一口氣打到莫斯科把克里姆林宮裡的人駭得面無人色的,就是這位古德裡安上將。所以他對於這一次戰役的成功和失敗,真是一本賬完全在他的肚子裡面。這是全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精彩的一部分。

  我們在準備翻譯這本書時,所看到的還是他的德文原本,英文本還沒有出版,本來就準備照德文翻譯,但是因為這一本書在臺北只有一本,而且不是我們自己的,書的主人是一位外籍人士,他自己也要用,所以無法動手,直到我們準備去設法訂購德文本的時候,英文本卻已經出版了。於是為了訂購和翻譯便利起見,就決定採取英文本來作為翻譯的對象,好在英文本對於原文是十分忠實的,而且還有李德哈特的序文和一些注解是原文所沒有的。

  一本好書的價值是無法用三言兩語來加以介紹的,這是一本經典型的名著,它的滋味需要讀者去慢慢地咀嚼,它的意義需要讀者去慢慢體會。不過,千言萬語,卻是孫子所說的一句話:「將能而君不禦者勝。」似乎是可以當作本書的總結論。

  序言

  在這本書裡面,一個曾經大規模創造歷史的人,親自把他怎樣用一種新觀念來形成歷史的真實故事講給我們聽,而這一段歷史的結束卻也完全在他個人意料之外。古德裡安在我們這個時代中是一個具有極重大影響的人物。沒有他,也許希特勒在剛剛發動戰爭的時候,就可能早已失敗了。因為在1930—1940年之間,一般說來,德國的力量是並不足以擊敗任何強國的。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勝利,其惟一的原因就是裝甲兵的力量,這個力量是古德裡安一手建立和訓練成功的,而且在戰爭中,他不顧希特勒個人的疑懼和他上級的警告,獨立大膽地去領導裝甲兵作戰,所以才終於獲得了空前的大勝。古德裡安的色當突破戰,和他那直趨海岸地區的迅雷追擊,事實上就完全決定了法蘭西戰役的命運。

  一年以後,他在東線戰場上所領導的追擊幾乎又促成了蘇聯陸軍的總崩潰,但是這一次又由於上級的遲疑延誤,以至於寒冬到了而仍沒有把敵人解決,所以坐令蘇聯人得到了一個喘息恢復的機會。斯大林可以捲土重來,他的實力與日俱增,而德國卻已經成為強弩之末了。希特勒在1942年的攻勢雖然也很可怕,但是已經遠不如前一年了。在斯大林格勒失敗之後,德國力量的衰竭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實,等到美國人參戰之後,他們的覆亡就已經是定數難逃了。

  所以古德裡安所製造的初期勝利,其所引起的後果比不勝利還要更壞。太早的開花在最後結實的時候就變成了苦果了。

  古德裡安本人對於這個苦果的味道早就嘗到了,因為在1942年的年底,他就主張暫行退守而與希特勒衝突,遂被免職。以後局勢日非,他才又被召用,到了他出任參謀總長的時候,戰局是已經絕望了。所以他是命定了要做敗軍之將的。

  這似乎是一種報應,但是卻不影響他在歷史上的重要性。他應用一種新觀念來重鑄了這個歷史,而這個觀念是他發起的也是由他個人來執行的。西歐的征服固然不能垂之于永遠,但是它卻改變了歷史的形態,而且對於整個世界的將來都發生了廣泛的影響。這是很清楚的,雖然我們還不能夠預言將來會怎樣的演變。

  古德裡安的書對於一個專家的「心」和這個「心」是怎樣工作的,有很詳盡的「自我表白」,這也是最有趣味的一部分。他比一般的專家具有更多的幻想力,但是這個幻想力的實施卻幾乎完全是在他職業範圍之內,而他那瘋狂的熱心更增加他集中力的強度。

  古德裡安是一個純粹的軍人,一個標準的職業軍人——他傾全力去發展一種技術,正好像一般工藝家一樣的冷靜。要瞭解他,就一定先要能夠瞭解一個純粹技術家的心情。這也可以用來解釋他對於希特勒的態度。希特勒歡喜新的軍事觀念,尤其是戰車的觀念,所以古德裡安最初對於他當然會表示好感。一直等到他最後和希特勒有了密切接觸之後,他才打破了他的幻想。

  凡是讀過他這本回憶錄的人都可以看出來他對於戰爭的原因從未表示過懷疑。軍人在盡忠職守的時候,是不會有懷疑的。他是一個標準軍人,他只會覺得他的國家是對的,他是為了抵抗可能的侵略者而戰的。他這種觀念也許會為讀者所不能諒解,但是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的軍人多數都是持和他一樣的看法的。

  而且,全世界的軍人都是一致服膺「攻擊就是最好的防禦」這一句古訓的,所以他們對於攻守二字的看法,不過只是兩種可以互相交換運用的戰術觀念而已,對於侵略與否的問題,卻完全不在考慮之列。君子可欺之以方,在對於國家的責任感壓力之下,軍人們是最容易閉口不言的。軍人們所受的訓練就沒有教他們去拆穿國際糾紛背面的真相,假使他們一心想去研究最後的結果,那麼眼前的工作也就無法做了。固然在研究和指導整個戰爭方面,需要有軍事哲學家的存在,但是在軍事組織以內,一顆過分博考深思的心卻是不太適宜的。

  在戰場上作戰的指揮官,對於他的行動不應該想得太遠,即令他有時間那樣做,過分深遠的思慮只會使人引起麻木之感。在實戰的時候,為了達成任務起見,他們的思想應該只以如何有效地完成目前的工作為限。誠如古詩中所說的:「他們不研究為什麼的理由,只是埋頭工作和視死如歸。」任何國家的軍事組織都不能夠違背這條經驗律。當軍人們開始對於他們為什麼而戰的理由表示懷疑的時候,這支軍隊不久就會崩潰了。

  要指摘古德裡安的思想是一種「至死不悟的黷武主義」,那是太容易了,但是我們卻最好還是承認他這種基本想法正是一個軍人所應有的態度。他在今天也並不放棄他的舊觀念,以來阿好取容,這正是表示他為人正直的地方——這種個性使他過去和他的上級及希特勒發生過很多次的爭執,但也因為具有這種剛強不屈的個性,才使他成為一個富有活力的軍事改革家和指揮官。

  這本書是德國方面所發表過的,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充實、最真實和最富有啟發性的個人回憶錄。它的內容是如此的詳細,具有史料價值,而在寫作方面是如此的坦白和熱情,使人讀下去有一種輕快之感。

  古德裡安在開頭各章中,說明了當他草創裝甲部隊和發展閃擊戰技術的時候,曾經遭到許多的阻力。這對一般的讀者來說一定會感到驚異,因為在大家的印象中,德國的參謀本部一向是以具有遠見和行動統一著稱的。

  他對於1940年各次戰役的描寫,使人覺得就像坐在他的指揮車裡看他如何指揮裝甲部隊,如何緊迫敵人。對於我個人而言,就更像是一個夢境的重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尚未發生以前,我就已經想像到會有這樣的一個景象,可是大家卻都說那只是我的幻想而已。

  古德裡安對於1942年侵蘇戰役的敘述,為歷來所僅見的最詳細的記錄。對於德國高級指揮部裡的意見衝突和蘇聯的冬天都有極生動的描寫。以後他就被免職了,在斯大林格勒慘敗之後,他又重被召用,負起重新改組裝甲部隊的職責。他對於德國為什麼未能阻止盟軍在諾曼底登陸的原因,也有新的解釋。

  當情況已經變得毫無希望的時候,他才做了參謀總長,這個時候他的指揮範圍還只限於東線戰場,而且希特勒又遇事都要加以干涉。所以古德裡安事實上是已經回天乏術,但是這卻也讓他獲得了一個接近希特勒的機會,而使他對於戰爭末期的希特勒,有了一個很深刻的印象。古德裡安對於希特勒和第三帝國的其他要人都有一個詳細的個性分析——這一章可能是全書中最有趣味的一章。

  這種分析可以說是恰到好處。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古德裡安是一個具有幽默感的人——雖然在這本書裡並沒有時常的直接表現出來。幽默感在德國軍人圈內是不常有的,所以就更難能可貴了。

  雖然古德裡安並不能夠挽救第三帝國的滅亡,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已經足以使他在軍事方面建立一個不朽的名譽。對於「立功」的人們而言,他們在歷史上的地位就是由他們所能形成的歷史影響而來加以決定的。古德裡安的成就——他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戰爭本身的影響——已足以使他成為第一流的名將了。雖然在名義上,他始終沒有獲得獨當一面的機會,但是他把裝甲兵力獨立使用的觀念應用得如此的充分,而且得到了具有決定性的勝利,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他在戰爭的記錄上都是無可比擬的。

  很明顯的,他具有了歷史上一切「名將」所共有的氣質。他具有敏銳的觀察力,隨時能夠找到奇襲的機會使敵人措手不及;他的思想和行動都是迅速無比使敵人無喘息之餘地;他懂得如何把戰略和戰術配合使用;並且他能獲得部下的擁戴,使人樂於為他效死。此外他還有許多驚人的成就,使「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除此以外,古德裡安還具有創造性的幻想力——這是一個「天才」的基本條件——在軍事方面是如此,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多數的名將都只是以使用他那個時代所已經習慣的工具和技術為滿足,只有極少數的天才會去追求新的工具和方法。新武器的發明常是由於「圈外」的發明家所引起的——常常是文人。新戰術的發展常是由少數的軍事思想家所領導,逐漸地把他的影響傳播給下一代的具有進步頭腦的青年軍人。所以創立理論的人是很難有機會試驗自己的理論的,可是古德裡安卻偏偏得到了這個機會。把他的幻想力和精力結合在一起,就使他對於這個機會可以充分地加以發展——因此就獲得了一個革命性的結果。

  李德哈特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