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歌德 | 上頁 下頁 |
三 |
|
歌德4歲時,圓鼓鼓的臉,披著短髮,健康活潑,逗人喜愛。他經常同比他小一歲的妹妹科納裡婭,對門鄰居,已故市長奧克遜施泰因的三個兒子一起玩耍。他像所有的孩子一樣,都有調皮搗蛋的時候。有一次,在奧氏三兄弟慫恿下,他將廚房裡的罎罎罐罐,杯盤碗盞,一股腦兒地扔到街上去,聽那摔碎的聲音取樂。 在歌德的記憶中,祖母是「一個漂亮、消瘦、老是穿著白而齊整衣裳的女人。溫柔、和藹、親切。」歌德和妹妹常在祖母身邊玩耍。4歲那年聖誕節的前夜,她叫人演一台木偶戲給他們看,以後還要他們自己演出。這給歌德幼小的心靈很大的影響。歌德後來在長篇小說《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一開頭就描寫了威廉的母親在12年前給威廉送了一套傀儡戲,讓他們過聖誕節玩,嘗嘗戲的味道。少年歌德時常出入集市,在木偶戲院第一次看到了浮士德喜劇,這也使他成年後萌發寫《浮士德》的念頭。 歌德的祖母去世後,他的父親將住宅改建一新,舒適而寬敞。但是孩子長大了,決不滿足於室內的娛樂。歌德有時獨自一人,有時同小夥伴們一起到市內和大橋上漫步,甚至花一個「克羅采」硬幣擺渡美因河,看看南岸的風光,享受擺渡的樂趣。這座古城的名勝古跡雖然不多,但是像卡爾大帝和後代君主留下的薩爾故宮,紐倫堡宮等城堡、巴托羅牟教堂,羅馬山廣場,以及貨攤、城門、望樓、城牆,他幾乎無處不去。特別是羅馬廳的市議會會堂更是吸引他去的地方。廳內有3排長椅,每排14人,議員分等級就座。他的外祖父作為市長,理所當然地坐在第一 張長椅上。歌德帶著濃厚的興趣,聽過關於卡爾四世頒佈「金璽詔書」和帝王加冕的故事,1764年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在羅馬山舉行加冕典禮,14歲的歌德更是興致勃勃地一睹慶典盛況。 歌德也像許多兒童一樣,由於未種牛痘,得過天花,也出過麻疹和水痘。幸而沒有破相。這也是他得天獨厚之處。而他的弟妹除科納莉婭外,全都夭折了。 歌德和科納莉婭這對兄妹在一起學習,由父親和聘請的家庭教師授課。歌德不喜歡文法,但在修辭學和作文方面都超過別人。歌德記憶力好,領悟敏捷,善於推理,顯出早熟的特徵。他不僅學習拉丁語和意大利語,而且還學習英文、法文、希伯來文和希臘文。對歌德來說,英語不過是兒童語言,他僅用4周的時間就初步掌握了,真是像某些書本宣傳的「英語一月通」。有一次,歌德忽發奇想,虛構了一篇六、七個兄弟姊妹各在一方,用不同文字互通信息的小說。他父親見了,較為滿意。 少年是求知欲最旺盛的時期。歌德不滿足於朝夕相見的法蘭克福這塊小天地。他父親既然遊歷過意大利,又寫過《意大利遊記》,所以經常向他灌輸意大利的知識和趣聞,並且要他將來先看巴黎,然後去意大利,「因為一從意大利出來,便是曾經滄海,再沒有什麼可以賞心怡情的了①」。就在20多年後,歌德終於踏著他父親的足跡,獨自一人去遊意大利了。 ①《歌德自傳》上,第28頁。 歌德的父親擁有1693冊藏書(後來搬家時被拍賣了)。這種家庭的薰陶自然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歌德愛好讀書觀畫。他看了圖畫聖經,奧維德的名著《變形記》,16世紀著名的德國民間故事書,例如《梯爾·厄倫史皮格爾》和《約翰·浮士德博士的故事》、《美麗的美露西娜》、《魯濱遜飄流記》、《世界環遊記》等歷史、故事書和遊記,這些大大擴大了少年歌德的視野,為他後來從事創作提供了契機和素材。歌德的許多作品都提到古希臘的神話。浮士德則伴隨了他的一生。 歌德從小時候起就每星期日到外祖父母家吃飯,逢年過節更是如此。1757年新年,這個不到8歲的孩童向外祖父母遞交了自己創作的(也許有大人幫助修改的)《新年獻詩》。詩分兩段,每段12行,用法國亞歷山大詩體寫成。第一段獻給崇敬的外祖父,第二段獻給外祖母。內容可想而知,無非是祝願兩老新年幸福,健康永駐,萬事如意,上帝保佑之類。1762年再次獻給他們的新年獻詩共16行,雙行押韻,內容與前一首大同小異。這兩首他最早的詩篇雖然談不上有多高的水平,但是說明少年歌德已經掌握了詩的形式和訣竅,給人「後生可畏」的印象。 1759年1月至1763年2月,法國軍隊佔領了法蘭克福。法國駐軍的托蘭伯爵駐紮在歌德家裡。伯爵參觀了歌德父親的畫室以後,便把全城有名的畫家請來作畫,將歌德住的閣樓用作畫室。因此,歌德從幼時起就認識這些畫家,常去參觀他們的畫室,甚至對速寫和素描發表意見。以後少年歌德還就如何畫約瑟的故事寫了一篇詳細的論文。 法國軍隊的佔領也給法蘭克福帶來了法國戲劇。歌德能從當市長的外祖父處得到門票,因此每天都可以去劇院看戲,由於臺詞不易聽懂,他主要注意演員的動作和表情,從表演和唱腔中得到樂趣。他看過莫裡哀的喜劇,但印象模糊。印象最深的是勒美爾(1723—1793)的悲劇《記性不太好的人》、盧梭的小歌劇《鄉村的僕者》。此外他還看過狄德羅的《家長》和帕利蘇特(1730—1814)的喜劇《哲學家》。看得多了,他便想自己創作劇本。年方11歲的歌德竟然不自量力地拼拼湊湊,寫出一個劇本來。他將劇本交給他父親。本來由於看戲回家太晚他老挨父親 責駡,父親見到兒子成材,便不再責備他看戲了。少年歌德以後不僅讀拉辛①的劇本,而且去鑽研法國的戲劇理論,讀高乃依②的《論三一律》之類的書,甚至與其他的孩子合演拉辛的劇作《不列顛》,他扮演劇中的尼羅王。他妹妹扮演阿格裡賓。既練習了戲劇技能,也練習了外國語。 ①拉辛(1639-1699),法國古典主義悲劇家。 ②高乃依(1606-1684),法國古典主義悲劇家。 歌德的父母也重視孩於的音樂教育,特地為孩子買了一架大鋼琴,聘請專職教師,教授樂譜,指導彈琴。歌德的父親花4個塔勒的門票,帶著全家去看神童莫紮特1763年8月18日在市內的演出。 根據歌德自己的回憶,他小時候對大自然的奧秘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我把花兒扯碎,看看花瓣怎樣長在花萼裡頭;把鳥兒的羽毛拔了,來看看羽毛怎樣附著在翅膀上。」他認為這表明他從小就在利用分析而不是綜合的思維和研究方法。他所處的時代「正是電氣惹起全世界注意的時代」。他嘗試裝配一個電機,失敗了。但是他仍有信心,並去大市集觀看電機的複製品。 孩子一天一天長大,少年歌德不滿足于習文,也由家人送到劍術和騎術學校習武。同時春情萌動。有時他同兒時朋友出入餐館酒肆。歌德在《詩與真》中記述了他的一次奇遇: 他在餐館裡見到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女郎,名叫格麗琴。竟然使他思之如狂,害了相思病。他千方百計地想去接近她。他的詩才受到一夥惡作劇青年的利用,他們慫恿他寫假想的往來書信,然後他們就瞞著他,拿這些信和情詩去招搖撞騙,結果捲入一場刑事案件。法庭派人前來調查。幸虧那位比他大一兩歲的姑娘和他都是清白無辜的。她說她對歌德的愛慕是姊弟之情。於是,這段朦朧的初戀就這樣結束了。歌德由於失戀的痛苦,產生了對法蘭克福的厭倦。他再也不去格麗琴住過的地區。他要離開故鄉他往。去哪裡呢?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