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改變世界的13位女性 | 上頁 下頁 |
一一五 |
|
氣質和行為 莉蓮·弗農是獨立的普羅米修斯精神者,典型的女企業家代表。她是個內在力量型(驅動型)婦女;有著強烈的確信感和獨立自主的精神,她一生中都憑直覺作出重要決策。莉蓮自一開始起,就堅決憑藉自己的「黃金內臟」作出公司的最重要決策,這是年輕的商業學校畢業生所不屑一顧的方法,而她現在已能雇用他們當自己的中層管理人員。起初她相信「運氣」是她持續成功的因素,後來她認為統計概率度不包括在她的「好運氣」之內,更重要的直覺作用,以及專門產品選擇的個人因素,選購眼光和明晰的推銷計劃。她認為自己的成功是由於「堅持不懈的努力」和「進取」(像是引自艾恩·蘭達的話),這實際上是憑藉自己的經商感覺和追求質量出眾的願望。弗農堅持認為自己的成功是憑本能,而不是依靠市場研究,我還認為自信和創業冒險才能是弗農成功的重要因素。她的警句「我從不銷售連自己家中都不想要的產品」,便是這種自信和自尊的證明。 作為頭領和老闆,弗農強硬果斷又公正合理,她是個觀點鮮明、直言不諱的經理,總是表達自己的真實感覺;她是個偉大的大人物,以自己的外向個性,來與每個願意聽她陳述產品選擇意見的人開誠佈公地交談。弗農的急躁和堅持原則,幫助她立足於不斷變化的商品冊行業。弗農是典型的普羅米修斯氣質,在邁爾斯—布裡格斯個性分類表中屬外向一直覺型一思維一判斷者,她很符合這一類型,能追求生活中的機會,並具有極大的冒風險傾向。這種類型是改變世界的設計師。弗農憑自己的眼光看見森林而不是只見樹木,不斷關注可能性而不糾纏於困難,她是個宏觀視野的婦女,能看見有利因素,而藐視不利因素。更重要的她是一個內在力量型獨立女性,自己總是清楚前進的航線,並憑藉自己的動量源——一而不是別人的——一來實現夢想。 家庭與事業 在1950年從紐約大學退學後,弗農與塞姆·赫奇伯格結婚。當她懷孕時,便試圖作為專職母親以家營商業來增加家庭收入,「我們沒有足夠的錢……要有一套住宅,撫養孩子,有輛轎車,我需要家務幫手,因此別無辦法,只能工作。」弗農希望創造出自己時代的郵購傳奇故事。「有一天我醒來便說,我有一家1.3億美元資產的公司」。當問及她何以從家中開始經商,她回答:「那時候婦女出去幹活的很少,因此我想郵購是最好的辦法,你能從房內開始,呆在家中,換尿布,做生意」。 弗農的方法與瑪格麗特·撒切爾、哥達·梅和艾斯蒂·勞達一樣,她決定養育孩子的同時幹事業,只不過她把家庭放在生活的首位,而經商只是輔助計劃。弗農二者兼顧並非沒有代價,她的第一次婚姻便是這種同時兼顧努力的犧牲品。在1969年她與塞姆離婚前,赫奇伯格家有兩個孩子,戴維和弗雷德。她在1986年告訴《美國週末》雜誌:「我真的很愛第一個丈夫。如果我倆不是一起幹,我想可能還維持著婚姻」。弗農的兩個兒子經受住了打擊,生活得很正常,弗農與兩個兒子一起旅行,他們是商業助手,家產繼承人弗雷德在1993年棄商從政,小兒子戴維負責公司對外聯絡,很顯然,他的領導熱情沒有哥哥弗雷德高。 弗農在1970年與羅伯特·凱茲結婚,婚姻維持到1980年,當她與凱茲離婚時,她明確認為公司是她畢生情感所在,將莉蓮·凱茲改為莉蓮·弗農。看來弗農覺得公司的生命力比任何其他關係都持久,現在創建人和公司從名字和精神實質上都不可分割了。她的職業和個人生活經歷是:在創建郵購業主導企業的同時,有兩次婚姻,生過兩個兒子。在弗農同時充當母親、妻子和總經理三種角色的同時,家庭無疑會蒙受影響。無人能成為兩個領域的主人,同時實現更不可能。莉蓮·弗農看來是個更成功的婦女,在建立發展業務的同時養育了家庭,其他婦女沒有這麼成功。 生活危機 弗農及其猶太家庭在30年代中葉德國反猶太運動中,先移居荷蘭,然後又於1937年逃到美國安家。這看來對她父母的打擊更大,然而這種劇烈的生活變化,對年幼女孩來說是種創傷性經歷,小莉蓮要面對兩種新語言、新文化的學習,在戰後早期忍受失去朋友和熟悉環境的打擊。從德國到荷蘭再到美國的遷移發生在莉蓮4到10歲階段,這種在兒童關鍵性發展階段的遷居培養了她一種長期的生活應付能力。一個面對未知、陌生環境的孩子學著對付嶄新的東西,在探索過程中建立了自我充實。弗農學會適應新文化、語言和學校,她在不知不覺中培植了所有革新、創業活動必備的經驗:建立巨大的矛盾承受力。這種早年訓練對當時來看是個不利因素,但最後使弗農在成年時具有巨大的個性力量。弗農早年的遷居,成為她在發展公司過程中面臨危機時的一筆有價值的經驗財富。 弗農是個少年時,她哥哥弗雷德死於二次大戰,她從來沒有談及此事,顯然這仍是她記憶深處的一個痛楚,這種經歷也是偉大成就的一個先決性和潛在性原因。本書前一部分已討論過阿雅·普利高津說到的我們在每個重大危機時達到「分支點」,然後演變到更高峰狀態,他說:「許多看似崩潰的體系,實際上是突破的前兆」。看來弗農巨大動力和執著的成功動機,部分起因於她童年的遷居和哥哥的死亡。根據對男女創造幻想家的研究表明,對個人行為影響最關鍵時期是5到12歲之間,這正是弗農從德國到荷蘭再到美國經受創傷性經歷的階段。她經受了考驗,但是她無畏的人格和追求完美的熱情執著緣自於她早年創傷和遷居經歷。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