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改變世界的13位女性 | 上頁 下頁 |
一一三 |
|
§第十八章 莉蓮·弗農 ——內在力量型企業家 成功的革新並非智力所及,而是意志的力量。 ——約瑟夫·努姆彼特 莉蓮·弗農成為世界女企業家巨頭,是由於她直覺地感知人們所需要購買的產品特點,她稱自己這一才能是「我的黃金內臟」。她不是運用傳統的市場研究技巧或主顧群體來作出新產品的決策;相反地,她完全依賴自己的「黃金內臟」方法作出產品抉擇。由於自己也是個「普通婦女」,弗農覺得自己有非凡的能力感知「普通婦女」的購買動機,弗農的策略一直奏效。她感到自己的直覺力成為她區別於其他人的重要因素。儘管在所有偉大創業革新者身上都能發現敏銳的直覺力,大多數人並沒意識到自己的非凡能力,弗農卻覺察到這一重要品格,使莉蓮·弗農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商界獨樹一幟。 弗農是一個有力量而獨立的女性,她發明的商品推銷術震驚了傳統經營管理者。她推銷方法中別出心裁之處,是從她商品目錄冊中購買的任何產品,如果不能讓顧客完全滿意,她將在10年內將錢全部如數退回給顧客,要注意的是,弗農商品目錄冊中銷售的產品都是標有姓名的商品。上面印有直接生產廠家的名字,因此消除了產品轉手倒賣的因素。這種別具一格的營銷方法使公司躋身於《幸福》雜誌500家公司之列,功效顯而易見的。弗農別出心裁的營銷術,顯示出她對自己的產品及決策具有充分信心,她的膽魄和信心明顯得益于她與廣大顧客的溝通,她把顧客服務放在首位,這便是莉蓮·弗農公司大獲成功的原因。 弗農的幻想家天才和「黃金內臟」,使她1951年在餐桌開創出生意,經過多年努力發展,她已將其變為舉世聞名的公司。每年郵售1.4億本商品目錄冊。在1993年贏利達1.7億美元。約有400萬顧客每年從她冊子中購買有個性化的禮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希拉裡·克林頓、蒂普·格雷、弗蘭克·辛娜特拉、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勞雷特·麗妮和阿諾德·斯瓦辛格。弗農的成功使她在工商界獲得「商品目錄冊皇后」的美稱。 弗農是個具有內在力量的獨立女性,她通過運用簡單的原理解決動態社會中複雜的問題,達到了事業的頂峰——這是所有創造努力的典型方法。這種簡單的方法不斷為繁複的問題創造出絕妙的答案,使弗農成為美國傑出企業家。弗農始終恪守自己的經商哲學:「我從不銷售連自己家中也不想要的產品」,另一句格言是「儘量抓住每個機遇」。弗農經營成功主要是執著地讓巨大的自信來顯示威力,弗農說:「我從不被自己的錯誤或缺點所擊敗或改變,我從中吸取教訓,變不利因素為有利的推動因素」。她固守關注「生活中可能性」的原則,而不是像其他企業家糾纏于難於回避的難題。質量而非數量,才是她的力量所在。這種經營風格推動著莉蓮弗·農公司成為美國頭號禮品商品目錄冊公司。 1987年莉蓮·弗農公司發行股票,由此成為美國證券交易所中最大的一家由婦女創建的公司。1993年公司銷售額達1.73億美元,使它在禮品目錄冊行業中獨佔鱉頭。弗農自己是個感召力強的演說家,她講演過的許多商業學校中,有六家授予她名譽博士頭銜,她還是許多非贏利機構的董事,如紐約大學、希朗恩特學院、兒童藝術博物館等等。由於多年來努力致力於力求出色,這位成功的企業家已是個家產雄厚的婦女。 像幾乎所有的成功企業家一樣,弗農從來沒有只為錢財而努力,她創業之初是為了貼補家庭收入,而從此之後便是一種勞動的樂趣;對弗農來說,這從來不是工作,而是她熱情和生活所在。然而一旦人們努力勤奮、傾注熱情成為出色者,她們往往會是勝利者。弗農現在經濟實力雄厚,她是200人委員會的成員(全國最著名女企業家組織),婦女論壇已將她列為全美傑出人士。她們是那些企望成為開拓型企業家和婦女事業家,並希望有所突破的年輕婦女們的良好榜樣。 個人的生活歷史 莉蓮·梅那斯切·弗農於1928年3月18日出生於德國萊布切格,是一位中上階層實業家的第一個女兒,她有個哥哥弗雷德,在她少年時去世。5歲時在德國反猶太人運動中,她的全家逃到荷蘭,莉蓮10歲時,全家又於1937年被迫逃到美國。這些遷居在當時看來是傷心的經歷,但反過來看對於使弗農成為成功的企業家是種良好的性格培養因素,突如其來面對陌生環境,使她練就應付未知世界的非凡能力,並有利於培養一種剛毅的自信心,她不得不適應新文化、新語言和新朋友。作為文化先鋒來處置陌生環境,是所有企業家相同的遭遇經歷。 海曼·梅那斯切是個愛孩子的父親,父親成為弗農的第一位榜樣,他的執著,頑強給年幼的莉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印象很深,他能適應並非自己所專長的難題,並將之變為積極的推力。在德國時,由於道德信仰,他被迫賣掉生意興隆的廠家,但他從沒被這可怕的現實所擊垮,然後在中年時,他先在荷蘭,後來又到美國開創新生活。弗農說他的執著成為自己後來開拓型的經商婦女生涯中極好的榜樣:「我想我父親是我的榜樣,他的適應能力給我留下了深刻而久遠的印象。這是一種我所欣賞的現代人的品格——在狹小地域內回旋自如的本領,以及去做必須完成的事情。」 弗農認為她父親的執著堅毅,成為她自己攀上頂峰的指導方向。她說:「我很欣賞他,一旦發現拉鍊不好銷了,他會另找東西先賣一段時間,然後再銷拉鍊。」在八年級前,小莉蓮上過三個不同的學校,分別使用的是德語、荷蘭語和英語,她在德國開始上學,然後遷居荷蘭,她大部分學校生涯是在紐約市度過的。莉蓮喜歡讀書,在一個寬容的家庭中長大,她能自由探索和試錯,這對她日後的成功是關鍵的。 少年時代莉蓮·弗農的榜樣是好萊塢黃金時代畫報上的女明星。在上大學時,她也迷戀紐約市的女企業家,當時艾斯蒂·勞達剛在零售業嶄露鋒芒,弗農以她為榜樣,模仿她的許多做法。勞達是紐約化妝品界令人炫目的企業家,和勞達一樣,弗農少年時幻想成為美麗的名人,因為她對自己的移民身份極度敏感,而又極其羡慕好萊塢女影后,她拼命想成為美國式的人,這是她與勞達和艾恩·蘭達的共同之處。有趣的是,這三個婦女都是移民,都在紐約市安家,最後都成為創造天才。 弗農繼承了父親歐洲式工作狂精神,少年時便開始工作。她做過許多不同的工作,第一個職位是在電影院當領票員,當時只有14歲,每小時能賺10美分。她隨後又到貝頓糖果店當營業員,她說這一經歷對自己以後企業家生活極有益處:「這些工作都要與公眾交往,所以我學會如何對付各種各樣的人,能應付各種個性的人;這也讓我克服怕羞心理,我不得不外向化。」1946年弗農從米麗亞·理查曼德高中華業,她進紐約大學攻讀心理學,她三年級退學與山姆·赫奇伯格結婚安居的郊區的曼特弗農,弗農的曼特弗農餐桌成為她歷史的一部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