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改變世界的13位女性 | 上頁 下頁
一一〇


  氣質和行為特徵

  瑪格麗特是外向直覺型氣質,又偏向細節。她與世上大多數婦女不同,運用「思維」或「理智」解決問題,而不是憑「感情」或「情緒」作出反應。科學家的培養經歷,使撒切爾能以自己的知識推進事業,她總是條理清晰,從不對任何問題模棱兩可。她喜歡做出決策,追求結果,而不像大多數典型的政客慣用的方法來「靜觀事態」;也就是說,撒切爾喜歡速戰速決,而反對拖遝回避。她對自己分析問題和選擇答案的能力極其自信,從不擔心持不同政見者的反對,撒切爾在1987年告訴《每日快報》:「我們同任何對像的談話調子都一樣」。這便是她強硬的表現。

  撒切爾有種反常規、不屈服的精神,她所讚賞的品格是「自由、工作勤奮、節儉、責任心和反對社會主義」。俄國人給她冠上「鐵女人」稱號來描繪她的特點,從某種程度講這太生硬,但卻變成一種優勢,因為這讓她形成一種有力形象,使她能領導和指揮那些對自己有個女領袖沒有把握的選民。大多數女領袖面臨內在形象問題,她們在面對激烈反對時,背著不應有的軟弱的包袱,面對重大危險和恫嚇時,婦女通常不會以進攻姿態鬥爭。這些並非絕對不應有的,但撒切爾情形則恰恰相反。撒切爾喜歡戰鬥,她的競爭性令對手頭痛,尤其是讓那些不習慣於如此堅定的女人的男人頭痛。撒切爾以她毫不動搖、自信正確的立場使男人們迷惑不解,而有所畏懼,她說:

  「我並不強硬,我是極其溫和的。但我不想任人支使,我不想違背自
  己意志行事一我是牌中大王,大王所做的就是領導閣僚,他們當然在我後
  面,如果他們走到前列,那麼他們便成領袖了。」(1980年英國電視廣播)

  撒切爾在鬥智戰鬥中絕不閃爍其詞,也不謙恭柔順,這種個性使她成為具有個性和堅定力量的不可征服的人物,這是所有偉大的男女領導人必備的品格,這種人格激發她同僚的信任感,而遭到她對手的敵視。《芝加哥論壇》的R.C.朗沃斯在1989年描繪撒切爾「可能是西方領袖中最令人崇敬和憎恨,最迷人又最乏味,最激進而又最保守的領導人」。英國女皇對這個直率的女性給予讚揚性評述:「瑪格麗特·撒切爾很尊重你的看法,許多人做不到這點,尤其是與皇室會談時」。

  一位撒切爾的前老闆說:「她的雄心永無止境」。撒切爾熱誠崇拜者不斷稱讚她「輕鬆,給人啟迪」,她激烈、強硬和無所畏懼,甚至她父親也說:「瑪格麗特99.5%是完美的,另外0.5%便是她要是稍微溫和一點就好了」。撒切爾的激烈包融著能量,使她衝破常人設置的限制;她是個工作狂,單單憑藉熱情的能量便能埋葬敵人。撒切爾在1985年與《每日週末郵報》談話中承認並坦誠地描繪自己的工作熱情:「有些人為生活而工作,我是為工作而生活」。

  撒切爾固執和無畏,在她上任兩年後阿根廷侵佔福克蘭群島事件中那進攻性的固執己見態度中顯露無疑。這一群島離英國本土8000英里,島上只有1800種英國產品,65萬隻綿羊和1000萬隻海鷗,這對大多數領導來說並非一塊有價值之地,一般不會去冒政治生命危險和戰士的生命風險。阿根廷的入侵也是基於這一賭博性的事實:一位女首相,在遠離群島的國土上領導一個困境纏繞的國家,不會為這個在南太平洋的孤島來冒風險的。許多撒切爾的同黨人士認為她為如此小的利益冒如此大的風險,簡直是瘋了,報界反映道:「撒切爾瘋了,她認為自己是個奇才女性」。錯的是他們!撒切爾披上奇才女性的行裝,毫不猶豫地發動98艘戰艦,載著8000名士兵向島挺進。這是一個原則在起作用,「任何程度的進攻都是絕不能容忍的」。她的力量、競爭性和全域觀佔據上風,將一場潛在災難轉變為絕對勝利。

  當報界問起有關失敗的可能時,她反駁道:「失敗?這絕對不可能」。撒切爾是對的,幾星期內又對報界說:「我們知道我們必須這樣做,我們朝著目標去做」。她還對《週末世界》說:「暴徒不會顧惜柔弱無能者,阻止暴徒行徑的唯一方法是不要太柔弱無力」。關於法律和秩序問題,鐵女人說:「那些準備奪取別人生活的人,實際上喪失了自己生活的權力」。這與艾恩·蘭達的觀點很相似,福克蘭的勝利使她在1984年贏得普遍選票,繼續擔任6年首相。

  家庭與事業

  與一個比自己年長10年的離過婚的男人結婚,使撒切爾能致力於攻克法律學位,隨後又集中於政治生涯。丹尼斯是自己生意穩固的書畫業主,資助她完成法律學校的學業。撒切爾懷孕後在1953年8月生下雙胞胎卡羅爾和馬克,好像要承擔起英國家庭主婦和母親的職責。但事情並非如此,在孩子出生後4個月,撒切爾決定重新回到法庭。不久,當孩子剛滿1歲時,她開始當律師;當孩子6歲時,她又決定競選議院職位。撒切爾在34歲時謀得政府職位,從此後再也沒有離開過專職政治家位置。瑪格麗特在1961年結束律師生涯,成為專職政治家和兼職妻子和母親。

  撒切爾選擇同時要家庭和事業,決定兩者兼顧,然而這還是讓她付出了代價:「她常常要承受雙重責任,孩子更多時間是與保姆而不是和母親在一起」。他們家的一位老朋友說:「她是個極其成功的政治家,但卻是不稱職的母親,她自己也明白這一點」。

  撒切爾在1968年對《每日快報》說:「如果我們無錢雇保姆,我明天就會放棄我的事業」。她很幸運有獨立的經濟實力雇傭幫工,來處理好事業和家庭的關係。她在1983年告訴《世界主義》:「我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婦女同時進行婚姻和事業生活,這種雙重角色的偏見往往不在於男人,我很遺憾地說,更多地是來自我們女性自身……完全有可能繼續工作,在生完孩子後休息一段時間,然後再回到崗位」。撒切爾做到兩者兼有,同時實現,她付出了代價,但她是個生動的榜樣,在達到頂峰的同時不犧牲母親本能,犧牲精神是種品格,像書中許多婦女一樣,事業通常居先,除非是在危機階段。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