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改變世界的13位女性 | 上頁 下頁
二二


  男/女教育

  我對十三位男天才的研究顯示出與書中這些婦女相同的情形。本田汽車創立人本田和Nautilus體育器材發明者阿瑟·瓊斯只上了八年級,但都對世界技術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茲和蘋果計算機公司的斯蒂夫·喬伯斯,儘管在世界計算機高科技領域表現不俗,卻只上過一年大學。根據《福布斯》和《幸福》雜誌,蓋茲以淨值70億美元榮登美國首富,他在19歲時離開哈佛大學,從事軟件事業。多明諾比薩餅發明者湯姆·莫納岡,僅在密歇根州上了一學期。弗雷德·史密斯,通宵傳遞之父和聯邦捷運發明者說,在耶魯大學「我是差等生」,他是那兒的經濟學畢業生。比爾·裡爾以其裡爾汽車音響在商業領域進行了革命,他是僅以9年的教育經歷來獲得這一成就的。

  「啟發式知識=創造力」

  喬治·基爾德對正規教育格外地直言不諱,如上所述,他批評商業學校製造只能達到標準態的學生,而不是「新價值的創業者」。職業教育家沃倫·貝納斯以其名言一針見血地描述了這一問題:「教學將主體和客體一概同等化」。這種情況的存在是由於受過較高教育的人感到,應該從一個組織的中部或頂部做起,而不是從頭開始,他們被教育成從不願意從具有風險的不利環境如糖果店或卑微地步做起,而正是那些地方是革新和創造活動的產生之地。幾乎每位有偉大主張的人都希望將主意出售給某大公司,輕鬆地獲取分紅利潤,然而這是絕不可能的。唯一致富的辦法是,將主張推向市場,證明它的優點,然後賣掉它。大多數人不願付出這種高昂的代價。

  大學文憑確實是步入已建好的組織經理者階層的身份證。創造幻想家、創業者和革新天才從不尋找公司職位,因而也不看重表面身份;而且,他們對自己的能力異乎尋常地自信,他們不認為自己需要有證實自己的文憑。書中研究的許多創造天才獲得卓越成就,正是因為不具備謀得經理職位的必備身份,這迫使她們從頭做起。因而,看來沒有文憑無疑顯得更有利於偉大的創造努力。「如果你完全信任自己的能力,你不必有個身份;如果你沒有它,你將超成就地獲得你根本不需要的文憑。」

  「知識就是力量」,但這並不是憑一張文憑所能獲得的,這些創造天才通過掌握遠超過任何文憑持有者的職業知識證實了這句格言。她們從最底層幹起,大多數人認為具備本領域完備的知識是自己成功的關鍵,但如果認為她們的知識來源於書本或課堂,那是大錯特錯。正規教育常常是獲得知識最容易、最便宜的途徑,但它不是唯一的途徑,尤其是對試圖嘗眾人之先者是如此。在街上學習或經由課堂、通過個人試錯研究都是從事任何工作和職業可接受的方法。這些婦女常常是採取了更花功夫、代價更高的「街頭道路」,她們都是在毫無知識、從本領域底部做起,在沒有其他許多幫助的情況下升到頂層,這條道路費時又艱辛,但如同所有事情一樣,最艱難之路往往是最能得到物質上和精神上回報的道路。

  這十三位女幻想家通過試錯的啟發性方法來獲取她們的知識和事業。麥當娜不斷排練新節目,將其提練到完美為止;艾斯蒂·勞達會嘗試新的推銷術,但如若它沒有能產生預期結果,她便棄之不用;琳達·沃切納以其特有的工作方法達到頂層,33歲時成為馬克斯公司總裁,在40歲仍沒被容許獲得公司時,她便毅然辭職;她的目標是擁有和經營自己的公司,因而她辭職,冒著一切風險去實現自己的夢。瑪麗·凱·阿什和莉連·弗農都是從餐桌起家建成公可的,其裝備不過是黃色的臺布和一個主張。甚至奧普拉·溫弗雷也是從底層演講開始其演職業,以其工作方式達到頂峰的,她的成功來自於與眾不同,她將警告拋在腦後,述說自己所想,那「人情味」是頗具感染力的,她的聽眾被鼓勵敞開心扉,因為她本人便是袒露胸懷的,這種獨特而又基本的策略使溫弗雷空前成功,在談話節目中創立自己特有的風格和形象。

  格洛麗亞·斯坦內姆也是隨其姐姐從大街起步的,她常常冒著生命危險走到哈萊姆去獲取一個種族或性歧視的題材,在成為一個自由作家後,她創立了自己的交流媒介——《女士先生》雜誌——以傳播自己的信條給大眾。從沒有人嘗試過,但她毫不畏懼,憑藉沃納傳播公司的經濟後盾做到了。所有這些女性都用其新概念、新思維進行試驗,從不偏離最終的目標,她們嘗試一種新方法,提練後毫不停頓地朝目標奮進。

  這些幻想家用「質量方法」解決「數量型問題」,她們從不屑於使用學院派傳教的「數量分析法」。一位接受過MBA正規培訓的人能很好地瞭解現存的事物。但這些對於解決新的技術、營銷或社會問題無濟於事。被創業活動稱作「分析癱瘓症」的數量分析法,對任何領域開拓性活動都不相適應。建立在假設基礎上的概念可通過數量分析加以證實或否認;而取得突破性革新的唯一真正的技巧是針對創造過程的核心部位,反復進行試錯實驗。

  托馬斯·愛迪生作為歷史上最多產的的發明家,也只相信試諸實驗,他認為所有發現都通過啟發式方法通往創造活動,絕非課堂教育所成,他說:「你會認為如果我去學校能有所成就嗎?大學培養科學家以他們所教授的方法尋找發現,因而忽視了大自然的偉大秘密……發現不是發明,它只不過偶然事件的性質」(傑斯弗森,1959)。

  從實踐中學習

  一位好萊塢律師在麥當娜與西·潘訴訟案中為她辯護說:「她正規教育的缺乏,已從實踐學問中得以補償,我認為她從實踐學到的經商學識,超過任何一位有哈佛MBA學位的人」。這是在創造性成功事例中常見到的,在體育項目中也相當普遍,學會如何救起一個網球對於成為出色的網球選手很重要,但是通過書本學習救球的理論幾乎無助于成功,只有救球的實踐才是能達到救球藝術完美境地的靈丹妙藥。試鍺性學習是任何努力的良方,反復單調的「操練」而不是去讀,是「成為巧手」的終極途徑。經驗成為成功主導因素的有趣事例得自馬來西亞,這個小國生產著成百萬美國人的常用品,在我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收到一位沒受過任何教育而獲得極大成功經理的名片,他的名字背後印著相當於我名片上博士頭銜的三個字母QBE,後來我高興地發現QBE代表具有同等資歷。

  上述引例都是成功行為的事實所在。知識和技巧只會成為開掘創造性深井的干擾因素,攫取自我,糟踏資材,摧毀自信。真正的知識(或救球例子中的技巧)只會是愛迪生所說的通過勤奮而不是靈感所獲得的事實。一言以概之,學會救球或獲取偉大的創造性突破概念只會是「操練」的結果,而不是理論化得到的,書本中所獲得的「怎樣的」知識,只能通過實際生活中反復練習和失敗得以完善。

  想想為你危險至深的心臟手術挑選最好的醫生的例子吧,接受過久負盛名的名牌醫學院正規教育當然很好,但是就像任何醫生會告訴你的那樣,如果沒有大量的動手經驗,那種教育無濟於事。正規教育教會學生從那些書中學到合適的醫療操作程序,但並沒教會新手如何處置實際情況。想想你會在下述情況下作出何種選擇:一方是一位從沒做過難度較大手術的醫學院新近畢業的醫生,另一方是已在南美叢林中作過近萬例手術的沒受過教育的開業醫生。常識告訴我們選擇具有經驗而無學歷的醫生。

  我們討論的創造性女性通常是通過經驗性方法來獲取知識的,並將其運用於質量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標,她們以任何可能方式獲取知識——在街上、工廠裡,圖書館——以創造性方法運用它,給世界留下印象。想想麥當娜,她並不是因為是個頗有成就的舞蹈演員,具備良好的嗓音條件和天賦的表演才能而登上職業高峰的,事實上,她所有這些資質平平,她的才能正是此書所要論及的。麥當娜能以其平庸的資質,造就成世界級的知名的「物質女孩」,她堅持不懈,敢冒風險,自我驅動,踏過許多人的身軀,邁向了頂峰,她通過開拓未知領地來實現這一切,為流行音樂知識的完美而刻苦不倦。麥當娜在生活的大街上發現「知識」,她模仿偉大的明星瑪麗蓮·夢露和珍妮·哈羅,她的試錯實驗代價很大,因而也使她名利雙收。這些女性證實了愛迪生的格言,是勤奮而不是靈感才是通往成功的金鑰匙。她們功成名就了,但這只是因為她們願意年復一年,無休止地勤奮工作,以此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