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哥白尼 | 上頁 下頁 |
二二 |
|
「不久前,你——我最好的伯納德把揚·維爾納在紐倫堡出版的《論第八天體的運動》一書寄給我,說許多人讚揚這本書,你請我談談自己對這本書的看法。如果我能讚賞地和真誠地推崇它,那我大概會很樂意這樣做,此外,我還會稱頌作者的熱情和所付出的努力。亞裡士多德告誡人們,哲學家不僅應該感激那些說得對的人,也要感謝那些說得不對的人,因為已經得到證實的錯誤往往能給那些想沿正確道路前進的人帶來不少好處。再說批評的好處並不多,也沒有多大作用,因為厚顏無恥之徒的天生特點是喜歡諷刺挖苦,而不是創造。由此使我感到擔心,會不會有人指責我只知責備別人,而自己卻什麼更好的東西也拿不出來。想到這兒,我本想把這個問題原封不動地留給其他人,讓其他人去努力解決。但為了使你瞭解我的意見,尊敬的閣下,我願給你一個籠統的回答。因為我發現,謾駡和指責是一回事,而改正和使人擺脫歧途則是另外一回事。同樣,讚揚是一回事,而吹吹拍拍和阿諛奉承則是另外一回事。我沒有理由不滿足你的願望,也不能拒絕在你提出的這些問題上花費功夫和付出努力。為了不使人們說我對這個人批評得過分大膽,我努力盡可能清楚地說明,關於恒星運動他在哪些地方搞錯了,他的論證的缺陷是什麼,這對更準確地理解這方面的原則會有不少幫助。」 這封信首先在克拉科夫學術界引起轟動,隨後它的複寫件開始在歐洲流傳,甚至在哥白尼死後仍在流傳。伯納德·瓦波夫斯基認為靠書信往來不能同哥白尼充分交換意見,於是他決定長途跋涉,親自從克拉科夫到弗龍堡去見哥白尼。1535年秋他來到弗龍堡。這是兩位老同學分別多年後的首次會面。瓦波夫斯基對哥白尼的工作非常感興趣,他剛好是在哥白尼的主要著作已經完成的時候來到弗龍堡的。但是,為了瓦波夫斯基編寫各種天文資料和編制天文曆法的需要,哥白尼仍然繼續進行天文觀測。大概瓦波夫斯基曾經熱情勸說哥白尼籌備出版天文曆法。哥白尼寫的一部分手稿被瓦波夫斯基帶到了克拉科夫,並把它交給了奧地利的外交官齊格蒙特赫伯斯泰恩,托他把哥白尼這些手稿作為天文曆法的一部分在維也納發表。 可惜,不久瓦波夫斯基去世了,哥白尼的曆書也丟失了。沒有任何人再管這件事,哥白尼自己沒有為發表這部作品做過任何努力,儘管波蘭沿海地區就有幾家印刷作坊。哥白尼在擺脫了繁忙行政事務的晚年,安靜地從事天文觀測和研究。他同外部世界保持著聯繫,時常有人來看他或給他寫信來。多年來他幾乎每天都同自己的朋友、神甫會的同事蒂德曼·吉斯真誠地交流觀測結果,兩人無所不談。蒂德曼·吉斯把出版哥白尼的著作一事看成是自己的事情。甚至在哥白尼逝世後他仍致力於朋友著作的出版工作。直到生命最後一息。把他們聯繫在一起的不僅是對科學和生活的共同認識,還因他們在神甫會一道從事過共同的工作。 蒂德曼·吉斯也把哥白尼看成是自己唯一最知心的朋友,對他無話不說。蒂德曼是一位性情異常溫和而又很有才華的人文主義者,他希望理智和智慧能夠戰勝教條。當哥白尼撰寫自己著作的時候,蒂德曼正在籌備自己的一部大作,題目是《論基督王國》。在這部作品中他希望天主教徒和路德教信徒和解。他提出了一個妥協的辦法,想通過這種辦法克服派性,達到統一。他利用書信往來經常同菲利普·梅蘭希頓和鹿特丹的埃拉斯姆進行友好交流。他在寫給埃拉斯姆及許多其他傑出人文主義者的信中,曾請對方對哥白尼的作品發表意見。當他撰寫自己的哲學論文時,哥白尼也不止一次地幫他出過主意。在他死後,波蘭反宗教改革運動的領袖斯坦尼斯瓦夫·霍茲尤什把這篇哲學論文看成是「可怖的異端邪說」。當反宗教改革運動不斷高漲的時候,哥白尼的學說曾面臨遭受譴責的危險,這時蒂德曼專門準備了一篇維護哥白尼天才發現的論文。 哥白尼的朋友們在意大利高級教會人士中傳播了哥白尼的理論和觀點,想通過這種辦法為哥白尼公佈自己的學說鋪平道路,從而使當時的科學實現革命。 正是由於他們的努力,方濟各會紅衣主教尼古拉·申伯格對哥白尼的著作竟然發生了如此大的興趣,以至於在1536年11月1日直接給哥白尼寫了一封信,申明他想瞭解哥白尼的學說。哥白尼的早期著作抄本已在整個歐洲流傳;但只有為數很少的朋友瞭解他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著,這部巨著差不多已經定稿,正放在哥白尼的住房裡。哥白尼並不急於出版這部著作,因為這部著作是針對教會承認的最大權威的,這樣自然也就危及了正統的教會理論。在同教會有關的保守的知識界看來,日心說是宣傳沒有上帝的學說,為此哥白尼擔心會因這部書被指控散佈異端邪說,進而受到宗教法庭的審判。他更擔心的也許是怕自己的發現不被人理解。關於他的學說,除了友好的讚揚聲外,已經有些試探性的信號表明,這種學說不僅會受到天主教會,也會受到路德教主要人士的嚴厲譴責。馬丁·路德本人把哥白尼稱為蠢人。 名為《天體運行論》的著作有十多年一直以手稿形式被擱置在哥白尼的宿舍裡。完成這部著作以後,哥白尼並未停止研究工作,仍然不斷地使用天文儀器進行觀測,這些觀測進一步證實了他的計算結果和得出的結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