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哥白尼 | 上頁 下頁 |
二 |
|
在波蘭王國裡,他們享有很大的獨立性。鑒於他們面臨的外部危險,特別是來自十字騎士團的威脅,波蘭統治者對他們倍加關懷。他們在同波蘭保持緊密聯繫的同時,特別強調自己的特殊性和自治性。由此可見,在這一地區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普魯士愛國主義,這同整個國家的利益是並行不悖的。這樣一種地區性的愛國主義精神哺育了哥白尼,他始終感到自己同故土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1483年,哥白尼的父親去世,身後留下了4個孩子:10歲的尼古拉、安傑伊、巴爾巴拉和卡塔日娜。巴爾巴拉出家進了修道院,後來在海烏姆諾的一所修道院當了院長。卡塔日娜後來嫁給托倫市議員巴特沃米伊·格特納為妻。安傑伊和尼古拉當時繼續上學,以便以後從事神職工作。尼古拉同自己的哥哥安傑伊始終保持著最密切的聯繫,他們大概是一道接受了初級教育,然後又一道在克拉科夫和羅馬上大學。安傑伊去世比較早,大約死於1520年。 哥白尼童年時代是在自己的家裡接受教育的,因為他的父母是有能力聘請家庭教師的。後來才進入當地學校讀書,學校的師資水平很高。至於後來克拉科夫學院裡教他課的老師更是傑出。當時正是這所學院輝煌發展的時期,它不僅對波蘭的青年具有很大魅力,同時也吸引了不少外國留學生。 哥白尼誕生那年,托倫學校的校長是哥白尼的舅舅烏卡什·瓦茲洛德。舅舅是在意大利讀完大學以後返回波蘭任教的。後來在哥白尼童年時期,托倫學校的校長是來自格魯瓊茲的一位叫楊的人,他是克拉科夫學院法律系畢業生。大概正是在這所「聖楊」的學校裡,哥白尼首次接觸到天文學。遠在哥白尼出世之前,這所學校裡就有一些教員特別愛好天文學,他們把一些重要的天文學論著帶進了托倫。哥白尼的鄰居康拉德·格塞倫也曾擔任這所「聖楊」學校的負責人,他就是一位天文學者。 哥白尼的父母肯定向哥白尼講述過這位有學問的鄰居,正是這位格塞倫把一些手抄的有關天體的論著奉獻給了托倫。如果認為當時做生意的商人不識字,那簡直是不可思議的,農民會寫字在當時也不算什麼稀奇事。哥白尼時代,神職人員已經失去了對知識的壟斷權。在這方面,國王卡齊米日·維爾基是有功勞的。雖然國王本人似乎一直是文盲,但他卻很重視科學。是他創建最早的大學之一。對學習知識最感興趣的是市民階層。貴族在這一時期也拋棄了所謂知識會削弱戰鬥力的偏見,以絲毫不亞於對弓箭的興趣同筆墨打起交道來。 托倫的教育事業幾乎是同城市一道發展起來的。 在公元1245年的歷史文獻中,就曾提到過托倫的新城學校。過了30年之後,古城負責人在同「聖楊「教區神甫簽訂的一份契約中聲明:在「聖楊」教區建立學校是古城,而不是教會的功勞,這所學校「從未歸屬於教會」。通過這種方式,市政當局重申了自己辦教育的權力。由此可見,這所「聖楊」學校是一所世俗學校,不是教會學校。15世紀初擔任學校領導人的是一位碩士,很可能是1400年國王瓦迪斯瓦夫·雅蓋沃和王后雅德維加恢復起來的克拉科夫學院的畢業生。關於這所學校,當時的史料很少記載。 但從為數不多的史料中,我們得知該校當時的幾位校長的名字,其中有盧德維克·沃爾格穆特和哥白尼的舅舅烏卡什·瓦茲洛德這樣一些著名人物。 教育的發展,波蘭當時走在歐洲國家前列。平均每千人有一所世俗學校或教會學校。中世紀的最後200年是波蘭教育事業大發展時期。在國王卡齊米日·雅蓋隆奇克統治的後期,全國有4/5的農村都辦起了學校,城鄉學校的總數多達3500所左右。哥白尼是在時代更替時期上學讀書的。那時的學校還是中世紀的學校,但學校裡已經出現一些文藝復興的跡象,這自然是由教員帶進學校的。當時初級教會學校的學生必須學習所謂3門人文課程,即必須學會用拉丁文讀書和寫字,以及掌握基礎數學。掌握基礎數學對年輕市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當時幾乎沒有什麼教科書,因為印刷術尚未普及,印書的費用十分昂貴。 學生必須把老師講的東西全部記在腦子裡,督促學生學習的工具,就是老師手中的教鞭。起初,學校只教學生祈禱和用拉丁文唱詩所需要的知識,為做彌撒和準確計算宗教節日服務。但實際生活和需要遠遠超出了這最低綱領規定的範圍。於是便出現了一些不是宗教活動,而是世俗事業所需要的新的科目。學生除了學習中世紀的作品外,逐漸開始接觸古典作品,後來又擴大到當代作品。但這些知識一般是在高一級的學校講授的,這種高級學校相當於現在的中學。哥白尼在這種學校裡學習了4種人文課程。在這裡接觸了天文學,天文學是準確使用複雜的教會日曆所必需的。 當時哥白尼對文岑迪·卡德烏貝克編著的《波蘭紀事》一書著了迷,通過它瞭解了波蘭歷史。 母親的去世打破了哥白尼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 母親去世後的初期,大概是姨媽照料他。舅舅烏卡什·瓦茲洛德從羅馬回來後,就由舅舅擔起了照料的義務。舅舅把外甥安傑伊和哥白尼一起帶到利茲巴克的主教城堡裡,從此舅舅烏什便成了哥白尼的熱心養育者和有力的庇護人。哥白尼也開始到海烏姆諾的學校讀書。哥白尼的姨媽卡塔日娜和姐姐巴爾巴拉就住在海烏姆諾,舅舅從羅馬回來之前,她們有能力照料哥白尼。海烏姆諾的學校是來自荷蘭茲沃勒的一對兄弟開辦的。兄弟倆的職業就是辦學校和出版書籍。他們希望向青少年灌輸改良宗教和道德生活的思想。他們開辦的這所學校被認為是當時最先進的。所以哥白尼在這所學校裡能夠獲得很好的基礎教育,並為以後上大學作了準備。 舅舅烏卡什·瓦茲洛德是一位學識淵博的人,他先後在克拉科夫和意大利的一些大學學習過。還曾作為瓦爾米亞神甫會的特使在羅馬教皇的宮廷裡住了幾年。他是波蘭人文主義者之一,正是這些人文主義者把意大利新的文藝復興思想傳入了波蘭。烏卡什·瓦茲洛德十分熱愛科學,他同波蘭國內外不少傑出的人文主義者有著密切往來。他是瓦爾米亞和沿海區文藝復興的先驅。他同克拉科夫學院許多傑出學者有交往。 甚至連國王卡齊米日·雅蓋隆奇克也很熟悉他。瓦爾米亞和利茲巴克神甫會特意把他從意大利召回來,以便在1489年讓他擔任瓦爾米亞主教。選他做主教這是同國王的意願背道而馳的,國王原想把自己的兒子弗裡德裡克安插在瓦爾米亞主教的寶座上。但最終還是烏卡什·瓦茲洛德走馬上任了,這件事使國王始終耿耿于懷,為此在國王和主教之間發生了各種各樣的誤會和糾葛。瓦茲洛德主教對國家當局是忠誠的,但他渴望保持很大的獨立性。而國王則力圖把教會置於國家政權的控制之下,所以他看不慣過於自作主張的主教。只是卡齊米日·雅蓋隆奇克國王駕崩,由他的兒子楊·奧爾布拉希特接替王位以後,國王和瓦茲洛德主教之間的關係才融洽起來。 公元1491年,舅舅把19歲的哥白尼送到克拉科夫大學讀書,從此開始了他持續15年之久的大學時代。大學生活的開始,成了哥白尼一生中的轉折時刻。去克拉科夫上大學,路上大約花了兩周時間,這是當時騎馬或坐車去所需要的時間,只有加急的郵車才能用一周時間跑完這段路程。哥白尼去克拉科夫正值秋天,哥哥安傑伊與他同行,安傑伊也去上大學。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