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甘地 | 上頁 下頁
五六


  第十七章 赤腳朝聖

  一位性情溫柔的老者,光著上身,赤著腳板正在孟加拉灣上游恒河三角地帶泥濘的路上行走。他身材矮小,體重充其量不過五十來公斤,皮膚被曬得油黑,手臂似乎有些過長,兩隻碩大的耳朵微微向兩邊翹著。手上的竹杖,前頭已被戳得分裂,一幅明亮的眼鏡被金絲帶牽著掛在脖頸上。如果他跟人說話,只要稍一留神,很容易看出那一口假牙。他的身後跟著幾名他的追隨者,其中一名女性青年是他的侄孫女摩奴。他就是人們早已熟悉的甘地。

  甘地的嘴裡總是念著泰戈爾的詩句:

  如果沒有人響應你的召喚,獨自走下去。
  如果有人害怕不敢講話,獨自大聲講。
  如果所有敵人都離開了,獨自走下去。
  踏著荊棘,沿著灑滿鮮血的小道,
  獨自走下去……」

  這是1946年年底。這一次他準備用三個月時間,苦行遊說孟加拉灣的各地,為維護統一貢獻餘熱。

  甘地是一位活躍在多條戰線上的鬥士,只有在戰場上,他才能表現出最佳的狀態。他有許多關注的戰場,如果政治戰場無所事事,他則轉而進行其他的戰鬥。農村經濟建設、民眾基本教育、國語普及、婦女兒童福利、解救賤民工作等,有他做不完的事,這些事業相對政治運動,其意義並不遜色。

  他曾經說過,「如果印度只滿足於政治上的獨立,如果我沒有更好的事去做,那麼,我將隱居喜馬拉雅山,讓那些願意聽我講話的人去那兒找我吧。」

  很明顯,甘地所追求的自治,不僅僅是政治上的獨立,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樣,不僅是由棕色人統治來代替白人統治,更重要的是群眾自治,特別是鄉村中那些孤立無援、沒有發言權、忍饑挨餓的群眾的自治。所以他自願去從事那些單調而平凡的工作。他的夥伴們對甘地的觀點有些不肯接受,甚至譏笑他這是老僕人所幹的事情。但是甘地卻堅信這條路是走得對的,因此,他要為此苦鬥到最後一息。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本不發達的印度經濟又遭受了徹底的破壞。現在饑荒的幽靈在全國各地遊蕩徘徊。那些無恥之徒在戰爭中大發橫財,而窮苦百姓愈加貧困潦倒。一些黨派團體只渴望得到該團體的利益,對人民的死活則毫不關心。印度現在到處是一派破敗景象。耶穌說,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兩年前,他曾走訪了孟加拉省和其他一些地方,曾到過桑提尼克坦。這裡是他老朋友泰戈爾的故鄉,他懷著極大興趣參加了詩人所創造的各種教育和其他公共機構的活動。伴隨泰戈爾動人的詩句,「這兒是你的腳凳,那兒是你的腳,這兒住著貧窮、最卑賤而默默無聞的人」,他為「窮人之友紀念醫院」主持了奠基儀式。

  大戰剛剛過去,人們渴望和平,但是現在的印度,到處醞釀著暴力和仇恨。英國自己也是國力憔悴,精疲力竭,而印度不再是財富,對他們來說也許成為負擔,它已不是帝國獲取獵物的狩獵場所,而正成為危害帝國的溫床。

  也許正是基於這一認識,新任首相艾德禮一上臺就宣佈保證「印度儘早實現自治政府」。1946年3月,由印度事務大臣勞倫斯、商務大臣克裡浦斯和海軍大臣亞歷山大三名內閣成員組成的一支權力極大的使團來到印度,和印度領導人以及副王討論如何按部就班地將權力移交給印度人的條件和形勢,以及安排印度人自己制定未來的憲法。這種來勢似乎太突然,幾乎使所有的黨派團體領導人都感到驚訝和暈眩。他們認為,英國殖民主義者向來詭計多端,這次怎麼會狗嘴裡吐出象牙呢?肯定其中有詐,藏著深不可測的殺機。就連甘地這位在政治舞臺上生活幾十年的鬥士,今天也有些不知所措,他當時曾向一位英國朋友透露了自己的心事,「這一次,我相信英國人說話算數。但艾德禮的提議太突然了。印度將會突然獲得自由嗎?今天,我像一位乘船的旅客,在暴風雨的海上吊在甲板柳條椅中,無法獨自行動。」

  使團的到來,他當時正在浦那附近的一個村子裡,指導創建自然療法中心。

  非常遺憾的是,即便英國三位內閣部長再有本事,再有手腕,他們也無法能夠把國大黨與真納扭到一股道上。使團分別接觸了國大党領袖、穆斯林聯盟領袖、錫克教徒領袖,也與甘地見了面。全國人民都在翹首盼望這次重大行動,不能變成走過場。甘地在與使團會見後的20天,於4月29日以《獨立》為題發表文章,再次表明他對獨立的理解,同時強調非暴力在現階段的重要性。文中說:「我的人間天國不允許以印度兵代替英國兵。國家要靠軍隊保護,國民的道德決不會好。如果內閣代表團是來推銷貨物的,印度便應當抉擇。如果想變成帝國主義,則多年以後,印度可能成為第五大強國,但對世界卻毫無貢獻。如果選擇非暴力為政策,則終必能成為世界第一等的國家,且能以首創的自由,拯救世上其他被壓迫民族。」兩個月後,內閣使團要求國大党與穆斯林聯盟各派四名代表與使團、總督會談。國大黨派出以阿薩德、尼赫魯等組成的會談陣容。甘地被國大黨和內閣使團邀請參與會外協商。會談在西姆拉舉行。會談可以肯定說是不可能達成協議的,國大黨堅持「會議不應當討論關於印度分治的任何建議」,而穆斯林聯盟則堅持要在「含有建立巴基斯坦的原則和基礎」的條件下進行談判。

  會議正處在一個十分尷尬的僵局之中。甘地為了緩和雙方的矛盾,建議使團先提出一個方案,以便會議進行具體研究和討論。他也是出於不得已而為之。他本來早已對英國政府喪失信心和信賴,此一時,彼一時,現在他不能不委曲求全,如果是早兩年,他決不會出此下策。他曾說過,如果不是英國插手,在穆斯林、印度教和其他印度社團中就不會存在任何利益衝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