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甘地 | 上頁 下頁
四五


  現在就是這個哈瑞拉又來了一個新花招,宣稱要改信基督教或伊斯蘭教,很明顯,他是想利用甘地的影響通過這個途徑達到什麼不正當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真的從信仰出發。知子莫若父。甘地為不致使自己的兒子品行造成不良後果,他撰寫了一篇《致穆斯林友人》的文章,坦率地告訴穆斯林友人,要他們對他兒子的行為採取慎重的態度,防止他撈名譽,騙好處。

  當國大黨積極參加競選時,甘地卻突發奇想,在腦際中浮現出一個並非烏托邦的鄉村藍圖,並為此做出了具體方案。這個方案稱之為「理想鄉村」。

  他在方案中寫道:「這個理想鄉村,應該具備完善的衛生設施,所有住宅空氣流通,陽光充足,而且建築材料應該取之當地。家家有菜園,有庭院,有畜欄。鄉村道路通城,集市繁華。拜神有場所,吃飯有食堂,讀書有學校。

  另外設立長老會,請德高望重的老人長輩專門在鄉村從事調解糾紛、化解矛盾等活動。鄉村中穀物、蔬菜、水果和土布能自給。」

  然而,這個理想鄉村目前在他的手上是無法實現的。因為他面對時代的風雲變幻,不可能繼續如此灑脫地超越現實。

  他必須出山了。

  第十四章 詛咒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損失最慘重的一場戰爭。

  世界五分之四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戰火遍及40多個國家的國土。交戰雙方共出兵1.16億人。據不完全統計,在戰爭中死亡者達5000萬至5500萬人。

  這場罪惡的戰爭始於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三日,英國對德宣戰。同時,印度總督宣佈印度已進入戰爭狀態,號召全印度人民準備應戰,負起對人類的責任。面對這場毀滅人性的政局大動亂,作為徹頭徹尾非暴力抵抗運動的領袖,他不可能不捲入這場戰爭,人民的生命面臨著巨大的威脅,祖國的神聖也面臨著更大的危機,聖雄不可能袖手旁觀。

  這一次他既不是到廟宇教堂去尋找上帝,也不是獨自行走於百村千鄉向北方教徒進行演說,而是要直接面對硝煙彌漫的戰場去發揮他的力量。他要用自己的主張和威望去撲滅戰火。

  早在1937年,聖雄在西迦昂偏遠小村過隱居生活時,他就曾接待過一名來自納粹報紙的特派員,向他闡明了他對武力征服的觀點。他非常嚴肅而激昂地對來人說:「我瞭解希特勒不接受不用武力而能維持人類尊嚴地位的觀點。但我們之中卻有人相信,採用非暴力也能贏得獨立。如果我們必須被迫流血,那將是世界上最壞的一天。倘使印度被迫動武爭取自由與獨立,勢必將是世界上的真正和平不能提早實現。我已拋棄了刀劍主義,我已使它成為可能。我們得到的結論是:人的尊嚴加上理智的愛,必然代替野心的殘暴。」

  甘地只篤信非暴力學說,認為只有它才是拯救人類免遭毀滅的惟一出路。

  還是1935年10月,墨索里尼妄圖憑藉他的優勢兵力,不宣而戰,一舉入侵埃塞俄比亞。

  甘地當時發表聲明,按照他的一貫主張,敦促埃塞俄比亞人要「任人宰割」。他解釋說,任人宰割的結果比反抗效果更大,因為「無論如何,墨索里尼總不會佔領一片荒涼的沙漠」。但是,埃塞俄比亞人民正在慘遭戰禍,他們不畏強暴,奮勇抵抗,以落後的武器同以飛機、大炮、坦克等武裝起來的意大利侵略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才挫敗了意大利速勝的企圖。

  1938年9月慕尼黑會議之後,德國法西斯得寸進尺,次年3月便吞併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甘地這時又勸告捷克人要「徒手在希特勒面前死去,但不能屈服於它的意志」。直到面對猶太人大規模被屠殺的現實,甘地才大為震驚,大聲疾呼:「如果人類史上有正義戰爭的話,那麼對德國的戰爭將是一場正義戰爭,以阻止瘋狂滅絕種族的大屠殺。」不過,他接著又在聲明中補充說:「我不相信戰爭。手無寸鐵的男女進行默默的、堅決的反抗,從『吾主』身上汲取力量,勇於忍受痛苦,這將迫使德國人尊重人的尊嚴。」然而,納粹分子始終是不會講仁慈的,他們野蠻的暴行有增無減,數年之後,600萬猶太人無可奈何地被送進毒氣房,無情地將甘地的幻想打入地牢。

  種種無情的現實,對聖雄都是無情的打擊。這個時候他在思想上雖仍堅持非暴力的主張,但也偶然出現了一些靈活性。在宣傳非暴力時他也這麼說:

  「如果在膽怯和暴力之間只有一種選擇的話,我建議使用暴力。」正是因為這種靈活性,使他在不同場合,針對不同的問題表現出截然相反的態度。很多人都感到這位聖雄有時的確捉摸不透。本來他一直堅持認為,「非屠殺致死,是勇敢的最高形式」,他卻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以招募官的身份為大英帝國招募戰鬥人員。他在訪問西北邊省驍勇好鬥的帕坦人地區時,又在演講中這樣說:「如果你們理解非暴力運動的力量,將武器收起來,你們就會感到更強大;但是如果未能理解這種力量的奧秘,如果你們因放棄武器而感到沒有比以前更強大,而是缺乏戰鬥力,那麼你們最好放棄非暴力運動的聲明。」

  現在戰事正在不斷擴大,戰火正在蔓延。甘地指出,「我完全同情同盟國」,「但是一切戰爭統統是邪惡的」。甘地禱告蒼天,希望蒼天做主,為人類輸送一位英雄人物如冉冉升起的朝陽,從熊熊燃燒的燔祭品中飄然而起,為非暴力學說潔身犧牲,照亮人類前途的道路,拯救人類免於自相毀滅。

  國大黨黨內和黨外許多人士感到現在正是印度向英國進攻的時候,因為英國的困難,就是印度爭取自治獨立的良機。甘地極不同意這種乘人之危的觀點,他認為這樣做,有悖印度的傳統道德,與國大黨的綱領也不一致。他說:「我們不應尋求從英國的毀滅中得到獨立。這絕不是非暴力運動所採取的辦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