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甘地 | 上頁 下頁 |
二八 |
|
與此同時,印度偉大詩人泰戈爾聽到「阿姆利則」慘案後,於5月30日致信總督,提出嚴正抗議,並將政府頒發的勳章退回。6月8日,國大黨對政府加以譴責,提出要認真調查、嚴肅處理製造慘案的暴行。 10月17日甘地的申請終於被批准,他便很快趕到旁遮普省對慘案進行徹底調查。甘地廣泛地接觸當地民眾,瞭解他們的疾痛,掌握戒嚴期間無數怵目驚心的事實。在這期間,甘地應穆斯林領袖罕與蕭克·阿裡邀請前往德裡主持11月24日召開的哈裡發印度教徒與穆斯林聯席會議。在會上甘地第一次提出了「不合作」這個新的概念。 德裡會議,主要是討論基拉法問題。基拉法是土耳其伊斯蘭教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土耳其君主神權與主權不穩,這在印度穆斯林中引起強烈反應,於是他們發起「基拉法運動」,要求戰勝國之一的英國,保護基拉法的權利。甘地支持這一運動。基拉法運動的開展,實際上給甘地的不合作運動的綱領帶來了新的力量。當時很多同事不理解甘地。甘地1920年3月10日發表談話說:「如果能夠使人人都相信戰爭始終是一種壞事,我們就可能儘快地獲得一切權利。一個能夠斷然放棄暴力的個人或民族所產生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但是甘地也不強行要求他們接受他的非暴力主張,他又說:「穆斯林教徒承擔著特殊的古蘭經義務,印度教徒可以分擔也可以不分擔這些義務。因此,為了防止不合作和非暴力方法萬一遭到失敗起見,穆斯林須保留採用古蘭經所允許的一切方法的權利來伸張正義。」 1919年12月,國大党有意將年會安排在阿姆利則召開。甘地出席這次會議,提拉克是最後一次出席這次會議。他雖然對甘地組織這次非暴力抵抗運動有意見,當甘地在會上提出旁遮普暴行譴責議案,倡導以德報怨、譴責「暴民」時,他也沒有做聲。但是,當甘地就改革法案決議發言時,他卻坐不住了。 改革法案,即英國政府前不久通過的孟達古—蔡姆斯福德改革法。主張國務會議,省立法會議、各省省長、各行政機構分別由總督指揮和選舉產生兩種代表機構。提拉克認為該法案不切實際,主張通過決議加以反對,而甘地則主張以合作的態度接受法案。雙方意見分歧很大。最後經過討論,通過了一個妥協性決議。雖然在改革方案問題上甘地與國大党元老發生分歧,但是這些元老包括提拉克、老尼赫魯等對甘地對旁遮普的調查、特別是對他在南非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 年會決定,甘地繼續就旁遮普事件進行調查,並擔任黨章修改和為旁遮普遇難家屬募捐等任務。黨章是戈克利的遺作。 自從有了阿姆利則年會的分歧,這次國大黨會議能不能通過甘地提出的「不合作運動方案」已經沒有把握。國大党這次特別大會於1920年9月4日至9日在加爾各答召開。參加會議的代表5800多人,貝桑特夫人、瑪拉維亞、老尼赫魯、達斯等元老都到會。在前一個月,元老提拉克已經去世,正如甘地所說:「他無疑是人民的偶像,他的話是千萬人的法律,我們中間的巨人已經長眠不起,再也聽不到他獅子般的吼聲。」這次會議主要是討論甘地的方案,而甘地知道,國大党政治家中的一股強大的勢力,正準備聯合反對甘地的不合作方案。在這之前的5月28日,哈裡發委員會在孟買通過了甘地計劃之後,國大黨工作委員會當即在5月30日召開了會議卻並沒有通過他的方案,理由是與阿姆利則決議不符,當前不宜開展不合作運動。所以才決定召開這次特別大會。 甘地不合作方案的由來是這樣的。 今年初,英國拋出土耳其和平條款,提議剝奪土耳其蘇丹兼哈裡發(伊斯蘭教皇)的權利,遭到整個穆斯林的反對。甘地多次與哈裡發運動領導人進行討論,甘地認為「不合作仍是我們惟一可循的途徑」。 穆斯林的請願要求被拒絕後,他們決定3月19日定為國恥日。甘地就在這天正式提出了他的不合作運動方案。這個方案主要內容如下:一是抗議英國對哈裡發問題採取的暴力與不負責任的態度,希望能夠使問題「求得光榮的解決」;二是假如解決結果不令人滿意,則印度可能全部撤回對政府的合作;三是希望國人不作任何煽動暴力的演講和行為;四是如果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失敗,為了正義,穆斯林將採取符合伊斯蘭教義的一切手段。 此後,甘地又致函總督,重申自己的觀點,希望英國能糾正在哈裡發問題上的錯誤決議。遭拒絕。甘地於是於8月1日寫信給總督,退還英王授予的勳章,並表明不再敬愛一個無恥的政府。總督蔡姆斯福德爵士對甘地的行為也很動氣,指責甘地的不合作運動是「設計惡劣」的幻想。 現在甘地只指望國大黨的支持了。但是這有多難。自從他的方案提出,貝桑特夫人等就始終公開持反對意見。會議經過一番審議爭議最後只有以投票方式來決定。完全是意料之外,方案竟被通過。甘地受到極大鼓舞。他沒有想到他的支持者竟還有那麼多。按照章程,特別會議的決議還需提請年會審議。那些持反對態度的政治家們也都準備在年會上再就甘地方案提出反對意見。可是沒有想到,這一年12月國大黨在那普爾年會卻又獲得一致通過,當時除孟加拉省以外,幾乎所有省份都支持甘地。國大黨在決議有關行動的部分指出: 「本屆大會進一步認為,印度人民沒有其他的道路可走,只有承認和採納漸進的非暴力不合作政策,直到上述行為得到改正,自治得以確立為止。」 這次大會還通過了甘地修改的新黨章,以及由甘地提出的一系列建設性工作建議,如加強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團結、取消不可接觸制度、推廣土布等。 那普爾年會為甘地帶來了重大勝利。隨之便有報紙把這次重要會議稱之為「甘地的大會」。這次大會標誌著甘地在國大黨地位的確立,在國大黨內「甘地時代」開始。 大會之後,不合作運動在全國迅速展開。律師停業、學生退學,政府官員放棄高官厚祿回到人民中間,手紡手織的土布運動興起。與此同時,許多地方開始創辦民族學院、國立大學,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團結進一步加強。舉國上下人民群眾面貌煥然一新。正如老尼赫魯先生說:「一個精神萎靡不振、落後的、四分五裂的民族忽然昂首挺胸參加全國有紀律的行動,這種行動本身就使群眾產生了不可抵抗的力量。」隨著不合作運動的開展,政府威信急劇下降,多次下令限制,無絲毫作用。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