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甘地 | 上頁 下頁
二七


  印度一位作家曾經這樣寫道:「正是《羅拉特法案》將甘地捲進了如火如荼的印度政治風暴之中。從1919年到1948年他去世時為止,他一直站在印度鬥爭舞臺的中心,是一位以他的國家獨立而告終的偉大歷史戲劇中心的主角。他徹底改變了印度政治舞臺的整個性質。」

  甘地趁法院尚未公佈其為法律,抓緊時間一連給總督寫了幾封信,呼籲他撤銷這個法案。但是沒有下文。1919年3月18日,法案公佈,從而成為法律,甘地當即又給總督去信,表示政府的行為除了使他採取非暴力抵抗外,別無選擇。

  這次遊說甘地選擇了南方。拉賈戈帕拉查裡與他結伴而行。他與尼赫魯、普拉薩德、伐拉白被稱為甘地的四大金剛。

  第二天一起床,甘地興奮地告訴拉賈戈帕拉查裡,他昨晚在夢裡得到一個主意,那就是號召全國總罷市。讓印度的全體人民在同一天停止工作,把那一天當作絕食和祈禱的日子。「到那時,全印度從東到西,從城市到農村,在同一天進行總罷市,該是多麼驚人和壯觀的一幕」。甘地不無激動地說,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似乎已經看到了那種激動人心的場面。拉賈戈帕拉查裡接受了甘地意見。於是甘地很快起草了一份簡短的呼籲書,總罷市的日子開始定於3月30日進行,後又改為4月6日。

  這一改動使甘地希望出現的壯觀場面露出了缺陷。德裡和其他一些地方接到改動時間的通知遲了,那裡仍於3月30日進行了總罷市。但是罷市非常成功,群眾情緒高昂,步調前所未有的一致。消息傳到甘地那裡,他感到十分驚訝。他再不是過去那個優柔寡斷的甘地了,今天他已經成為聖雄,他的號召力在印度再沒有誰能與之相比。

  政府原來也對甘地的作用估計不足,以為又是那種非暴力抵抗運動的吵吵鬧鬧,並沒有什麼多大用處,沒有想到前不久的這位「中士招募官」一下子使他們變得害怕起來。

  4月6日那天,甘地趕到孟買。他要親自在那裡組織實施他的計劃。清晨,甘地率數千群眾到海邊沐浴祈禱,然後結隊遊行。甘地當天發表幾次演講,宣傳德裡罷市成就,鼓舞大家士氣。甘地還在那裡無視禁令地出售了兩本書,一本是《印度自治》,一本是《獻給後來者》。甘地在售書過程中一再向買書的人說明,這是禁書,買書有可能坐牢,但是沒有人在意這些,「那時候他們對於坐牢的恐懼全然消失了」。政府這次沒有干預,他們說,原版書為禁書,這次出版的是新版,新版不在禁令之列。

  第二天,甘地又召集了關於使用國貨和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團結的宣誓大會。當晚甘地前往德裡。

  德裡。3月30日的總罷市和示威活動遭到政府的殘酷鎮壓,許多示威者與行人遭槍殺。在去德裡的路上,甘地被逮捕並被押回孟買。甘地被捕的消息一下子傳開,很多城市的群眾極為憤慨,偶然出現暴力行動。11日警察當局告訴甘地:「你現在恢復自由。」甘地當即前往白敦尼。他一下車,群眾簇擁而上,高呼「祖國萬歲」、「上帝至上」的口號進行遊行。接著遊行群眾被警察驅趕,混亂一團,有死有傷。過後甘地驅車趕往警察局質問局長,並以嚴辭相告:「人民都愛好和平,並沒有過激的天性。」

  可是也就在當日,阿赫梅達巴紡織工人聽說甘地被捕,群起罷工,殺死一名警察,還準備拔掉鐵軌,暗殺政府人員。警察大肆鎮壓,人民驚恐萬狀。甘地立即前往該地重申非暴力抵抗的意義。14日該地停止暴力行動。甘地對參加鬥爭的群眾高昂的鬥志感到高興,對他們遭到的傷亡感到痛心,對群眾在鬥爭中的不冷靜卻也感到遺憾。他在納提亞一次演講中公開承認自己犯了「一個喜馬拉雅山式的判斷錯誤」。他認為,在群眾還不具備參與非暴力抵抗素質的時候,自己異想天開發動了這場規模宏大的鬥爭。他決定從這一天起懲罰自己,三天絕食苦行。

  在甘地絕食三天期滿的當天,也就是1919年4月13日,在旁遮普更大的慘案發生了。甘地稱之為「黑暗的事件」。

  這要從頭說起。

  4月10日清晨,英國當局未加任何審訊就無理將兩名政治家驅逐出阿姆利則,三萬群眾擁上政府門口進行抗議。當隊伍開始遊行時,憲警開槍,數人傷亡,這無疑是火上澆油,群眾奮起反抗,引起暴動。當場打死六名英國人,放火燒了銀行,砸壞了政府辦公樓,割斷了市區電話線。當天政府宣佈戒嚴。次日戴爾將軍指揮駐紮在阿姆利則的英國軍隊開始向手無寸鐵的群眾進行血腥屠殺。當時還有二萬多群眾在嘉裡安瓦拉廣場集會。英國軍隊封住僅有的一個出口,佔據四周高牆,向數萬群眾開槍掃射。並有幾架飛機在上空投擲炸彈。廣場內頓時成為一片血海。據政府官方統計,這次慘案死亡人數達四百多人,致傷二千多人。甘地趕到當地進行詳細調查,得出的結論是被殺一千二百多人,傷殘三千六百多人。屠殺過後,警察當局又大肆逮捕,對示威者進行恐怖審訊,公然鞭打腳踢。同時還發佈一道慘絕人寰的命令,要求凡經過某條街道的所有印度人都應該像肉蟲一樣,肚子著地爬過去,否則後果自負。

  據後來宣佈,英方這次大屠殺的目的是從軍事觀點出發的,意圖不僅對在場人,而且對旁遮普全省,造成精神上的威脅。由於英方當局實行戒嚴和封鎖新聞,以致連國大党領袖也在慘案發生後好多天才知道這個消息。

  一位印度作家這樣寫道,這次「黑暗的事件」,「標誌著印度與英國關係史上的轉折點,使英國統治大廈產生了致命的裂痕」。的確,英國軍隊的暴行激起印度人民的極大憤慨,從而把整個印度大陸反英鬥爭推向新的高潮。接著全國有50多個城市鄉村開展了武裝暴動。

  甘地的心情非常沉痛。他組織了一支非暴力抵抗者志願宣傳隊,到處繼續宣傳他的主張,但是現在人們正處在激憤時期,他的聲音也變得微弱起來。

  4月18日,甘地宣佈停止這次非暴力抵抗運動。甘地向總督要求前往旁遮普,未被批准。這時甘地接受了《青年印度》主編的職務,一位朋友也把《新生活》月刊交給他管理。甘地便利用這兩個陣地進一步宣傳他的非暴力抵抗的主張。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