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甘地 | 上頁 下頁 |
四 |
|
第二章 開除種姓 1887年,甘地念完中學。因考慮家庭經濟負擔問題,他考入巴弗納城沙瑪達斯學院學醫。進入這所大學,重重困難撲面而來。生活不方便還不算,更難的是教授們講課如同聆聽天書,他根本就聽不懂。沒等一個學期讀完,甘地無可奈何卷起鋪蓋回到家裡。他很是有些沮喪,感到前途渺茫。對於一個18歲的青年來說,思想和精神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愁雲彌漫著家庭,大家都為甘地前途發急。 正在這個需要仙人指路的非常時期,甘地家的一位老朋友、學識淵博的婆羅門馬福濟·達維先生前來看望甘地一家。當達維先生瞭解到甘地所處的窘境後,以他三寸不爛之舌,為甘地指點迷津。他非常明確提出,時代不同了,青年人不接受高等教育,就不能幹出大事,赴英國學法律是年輕人創造未來的通途。這位朋友進一步鼓動說,甘地只有接受高等教育,將來才能繼承令尊的事業。如果在國內念上四五年書,畢業後充其量也只能謀取一個月薪60來盧比的職務,但是「帝萬」卻無論如何落不到甘地的頭上。現在大學畢業的學生大都把目光瞪在這個職位上。上英國讀法律,不到幾年就可回來,花費也不過四五千盧比。到那時,甘地是一個從英國回來的律師,社會地位就會明顯不一樣,「帝萬」的職位便自然會被送上門來,何樂而不為? 這的確是一個高明之見,它站在一個足以鳥瞰明天的歷史制高點,為甘地設計一個前程似錦的未來,把甘地挑逗得躍躍欲試起來。他用詢問的目光望著坐在一邊的兄長,兄長聽了達維的話,眼前也是豁然開朗,不過他比甘地顯得老練,於是只得巧妙地說:「我們毗濕奴教派不應做解剖人體的事情,那樣的事情與我們的教規不符。而且父親生前也曾說過希望你能學法律當律師。」 達維先生是天生的鼓動家,聽了甘地哥哥的一番話,趁熱打鐵說:「我倒不像你們父親那樣反對甘地學醫學,我只是覺得作為一個青年,要想大展拳腳,對社會、對家庭擔當更重要的責任,就得學法律,就得有勇氣去競爭『帝萬』這個職位。」這位朋友在離開甘地家時,還不忘叮囑一直沉默無語的甘地母親一句:「我希望你們仔細考慮我的意見。我希望下次來的時候,聽到的是他準備赴英國的消息!如果有困難,儘管開口好了。」 客人一走,全家人啞然無聲。誰都知道,毗濕奴教派禁止其教徒航海遠行。如果甘地要赴英留學,漂洋過海,這不是違背了教規嗎?一旦觸犯教規,就意味著缺乏信徒之心,後果極其嚴重。這個宗教家庭正面臨著兩難選擇。 甘地母親心亂如麻。她何嘗不想讓兒子成才成龍!但是這位以虔誠著稱的母親,面對教規與現實的理想心裡充滿矛盾。她不可能向教規提出挑戰。 沉默一會之後,她想到一個主意,說:「叔叔現在是家中長者,我們應該先和他商量商量。如果他同意,我們再作打算不遲。」 甘地心急如焚,先坐牛車,後騎駱駝,趕了五天路,來到波爾班達見到了叔叔。叔叔知道甘地來意後,給了他一種稍有鬆動但又不露聲色的意見。 他說:「我不知道你到英國去與我們的教規有什麼衝突。我擔心的是,經常遇見那些大律師,他們的生活與那些歐洲人沒有什麼區別,他們的嘴上永遠叼著雪茄,他們的穿著也像英國人一樣,所有這一切都與我們家族的傳統背道而馳。現在我已是風燭殘年,我怎麼敢答應你遠涉重洋?不過我不願意阻攔你,要緊的是你母親的意見,她同意,我也祝你一路平安!」 當時波爾班達邦有一名政務官叫裡賴,他一向對甘地家族很敬重。甘地對叔叔說:「您能不能介紹我去認識一下裡賴先生?」 叔叔不同意介紹,但是他又說:「不過裡賴是個好人,你可以告訴他你的親屬關係,約他面談一次,他一定會接見你、幫助你。」 甘地寫了一封信給裡賴先生,他約甘地到他住所見面。在樓梯上這位政務官接見了甘地,很是簡單地說:「等你大學畢業後再來找我,現在我不能幫助你!」說完匆匆忙忙走了。望著他那官味十足、左右晃動的身影,甘地心裡很不是滋味。好大的架子! 何必捨近求遠?甘地想,不如回到家裡集中精力說服母親。眼看母親已經動心,這時卻有人告訴她,青年人到了英國就會墮落,不是吃肉就是喝酒。 母親表示擔憂。甘地拍著胸脯表示到英國絕不會幹這些事情。母親說:「我可以信任你,但是你身在異國,叫我怎能放得下心!你還是再去問一問貝恰吉·史華密先生吧!」 史華密先生與達維先生都曾是甘地家的顧問。但是現在卻成了耆教僧侶了。不過這個人性格爽朗,頗有主見,處理任何事情總是幹淨利落,從不人云亦云,拖泥帶水,也不喜歡墨守成規。正是因為這一點,他幫了甘地的忙。 他說:「我要這個孩子莊嚴地許下三個願,就可以讓他出國留學。」於是甘地便當著家人的面許下三個誓願:第一,不喝酒;第二,不接觸女人;第三,不吃肉。在這種情況下,母親也只好答應甘地的要求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