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弗洛伊德傳 | 上頁 下頁
六六


  ※第十四章 阿德勒與斯泰克爾

  弗洛伊德在《自傳》中說:

  在一九—一年到一九一三年間,歐洲的精神分析學運動發生了兩起大分裂。這兩起分裂是在原先居於此新興科學要津的阿德勒和容格的領導下進行的。這兩起分裂運動聲勢都很浩大,很快就有許多人追隨他們。但他們的力量並不是來自他們自己的理論上的新創造,而是借助於他們所提出的一種誘惑手段——他們說可以不必排斥精神分析學的實際內涵,而可以把其中一些令人可厭的成分驅逐出去。容格想給精神分析作一種抽象的、非人格性的和非歷史性的解釋,以便借此避免嬰兒性徵、伊底帕斯潛意識情意綜以及對幼兒時期進行心理分析等重要觀點和重要方法。阿德勒似乎離精神分析更遠,他完全否認性的重要性,把人格和神經病的形成,統統歸結為人類的權力欲及彌補人體體質缺陷的欲望上。他把精神分析學所發現的心理學原則,棄之不顧;然而,他所拋棄的東西又被他以別的名義進行改頭換面,然後又強行擠進他所設計的密閉系統中,比如說,他的所謂「男性的抗議」,其實就是不正當的、帶有性的色彩的壓抑作用。……

  弗洛伊德的這一段話,已經很清楚地說明了從一九—一年到一九一三年間所發生的重要分裂。

  很明顯,這次分裂的發生並非偶然。早在「精神分析運動」興起之時,便已埋下了分裂和對立的種子。在紐倫堡大會上,阿德勒與斯泰克爾就已經對弗洛伊德把大會領導權交給「外國人」——瑞士人容格——而不滿。但是,同樣明顯的是,這次分裂不僅起於組織上的分歧和領導權的爭奪,而且,主要是起於學術觀點上的根本性分歧;由此看來,這次分裂是不可避兔的。

  同阿德勒的分裂是在一九—一年發生的。這件事對弗洛伊德的精神打擊是巨大的,因為這一分歧不僅意味著組織上的分裂,而且,更重要的,它意味著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論體系中的一個重要觀點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弗洛伊德的性的理論在他的精神分析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現在,通過與阿德勒等人的分裂,我們將再次看到弗洛伊德的性的理論的重要內容,及其明顯的片面性。一方面,他的性的理論同他的精神分析學理論一樣是從實際工作中總結出來的,因而,它包含了某些重要的科學價值,對於治療精神病人和分析人的心理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另一方面,弗洛伊德片面地誇大了性的心理在整個人類心理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甚至走向把「性」的問題看作一切心理問題的「決定性根源」的極端中去。顯然,弗洛伊德忽視了人的其他活動對人類心理的影響。

  弗洛伊德的理論的這一弱點,從一開始就隱藏著兩種可能的發展前途:

  第一種發展前途,就是實事求是地克服弗洛伊德理論體系中的這一弱點,來糾正、改正弗洛伊德的性理論,使精神分析學這門科學沿著健康的軌道向前發展。

  第二種前途就是抓住弗洛伊德的性理論的弱點,全部否定弗洛伊德的研究成果,另起爐灶,建立一個與弗洛伊德的整個理論體系根本對立的新理論,其結果,就是把弗洛伊德的性理論連同他的其他理論一起全部拋棄掉。

  事實證明,在二十世紀第一個十年之後,上述兩種發展可能性一直存在著,並直接關係到精神分析學這門科學的命運。換句話說,兩種命運同時存在,相互交錯,使精神分析學的發展過程呈現出許多矛盾的現象。現簡略地介紹有關人物及其觀點。

  阿弗勒德·阿德勒(187O—1973)是維也納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理論的早期追隨者之一。早在一九零八年,當阿德勒作為為數不多的「維也納精神分析週三討論會」的成員而參加學術討論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了明顯的分歧性意見。有一次,在弗洛伊德的寓所召開的「週三討論會」上,阿德勒堅決反對奧多·蘭克宣讀的一篇論文的觀點。阿德勒認為在人的心理發展過程中,「性起著較小的作用」。阿德勒在批評蘭克的論文時,還明確地說,蘭克的觀點無非是重複了弗洛伊德教授的觀點。這就表明,阿德勒所反對的,不只是蘭克的觀點,而是弗洛伊德的基本觀點。

  弗洛伊德也早就發現阿德勒在理論上同自己的分歧。弗洛伊德看到,阿德勒特別重視社會環境對人類心理的影響,很重視環境、教育方面的條件的作用。阿德勒是在弗洛伊德的追隨者中最早研究教育問題的人。此外,與弗洛伊德的那種不太關心政治的態度相反,阿德勒很積極地參與政治運動,據說他是一位激進的「社會主義者」,希望通過教育方面的改革和精神治療法的作用來改造整個社會。鐘斯說,阿德勒的妻子是一位俄國婦女;當時流亡於維也納的俄國社會民主工党的領袖之一托洛茨基經常與阿德勒的妻子拉伊莎交往。

  簡單地說,阿德勒同弗洛伊德在理論上的分歧,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如果說弗洛伊德在追尋精神病根源和分析人類心理活動時很重視心理內部的因素的話,那麼,阿德勒就強調社會的和實際生活過程的作用。他尤其強調兒童所受的教育與成年人所受的再教育對改造心理所起的作用。例如,阿德勒認為,環境對兒童心理所起的重要影響可以從獨生子、孤兒與有很多兄弟姐妹的兒童在心理方面的差異中辨別出來。同樣,在治療精神病症時,弗洛伊德很重視那些已經積壓成「潛意識」的「以往經驗」所起的作用,他認為只要找出導致精神病的以往經驗,就可以很自然地找出治好疾病的關鍵。阿德勒則認為以往的經驗僅僅是產生精神病的一個根源,要治好疾病主要取決於外界環境條件的改變及病人的適應能力的培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