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伏爾泰 | 上頁 下頁 |
一五 |
|
§九、宮廷寵臣 伏爾泰自從踏進這個社會,多少年來就不斷地受到各種各樣的迫害。法國宮廷和教會迫害他、整治他似乎已成為習慣,而伏爾泰在此待遇下也已被迫養成受迫害和逃亡的習慣。可是人的命運總有轉折的時候,在伏爾泰已到知天命的年紀的時候,他居然一轉而為法國宮廷裡的紅人。他的這種幸運的到來,原因是多方面的。 伏爾泰自覺老年將至,為了自己的聲望和體面,不願意再繼續被宮廷視為敵人,也不想一再地到國外逃亡。和法國宮廷修好的願望,在他的內心開始變的強烈。他對待教會和政府的態度和緩了。1740年,伏爾泰寫了一部新的悲劇《穆罕默德》,劇中主人公穆罕默德是一位非常專制陰險的人物,他利用恐嚇和欺騙,要求人們對他絕對的服從。伏爾泰在劇中明顯地表出了自己反對宗教狂熱的立場。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的奠基者,伏爾泰對伊斯蘭教和穆罕默德並非有什麼特別的惡感,他只是借他們的形象來批評法國天主教會的宗教狂熱。《穆罕默德》首先在法國巴黎以外的省區上演,上演後受到觀眾的歡迎。 伏爾泰沒想到此劇的演出會獲得成功,因此受到鼓勵,要把此劇搬到巴黎公演。但在巴黎公演的結果並不令人滿意,土耳其駐巴黎的大使對劇中醜化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的內容提出了抗議,伏爾泰的仇人台豐丹納神甫也指責此劇對基督教不敬。此劇在巴黎只演出了三場,許多政府要員觀看了演出。伏爾泰為了和當局搞好關係,並沒有把劇本繼續公演下去。過後,伏爾泰考慮到與教會的關係的好壞對自己的命運有很大影響,就想把這個劇本題獻給羅馬教皇本多十四世。他托一位神甫把劇本轉交給教皇,並且附了一封信,表示自己十分尊重教皇本人,希望教皇發給自己兩枚獎章。 本多十四世是一個開明的、理智的教皇,他讀過《穆罕默德》劇本後,說這是一部「很美的悲劇」,他讀後「非常欣喜」,接受了伏爾泰的題獻,並且頒給他兩枚有自己肖像的獎章。伏爾泰這樣做,主要原因是考慮到自己的個人安危,如果獲得教皇的保護,法國天主教會就不會再毫無顧忌地迫害他了。他對他的好友、法國外交大臣達讓松侯爵說:「對善良的人進行迫害的那些人將會認識到,我披著聖衣保護著自己。」 這正是伏爾泰的目的。 伏爾泰與普魯士國王弗裡德裡希二世的友好關係,對於伏爾泰在法國宮廷裡的受寵,也有著不小的影響。 當時,法國與外國的戰爭頻繁,英法戰爭、法奧戰爭,法國都處於不利的地位。而在戰爭中,法國要取得戰爭的優勢,與普魯士的關係至關重要。法國當局認識到,可以利用伏爾泰與普魯士國王的關係,使普魯士不偏向英國,而在英法戰爭中保持中立;並且恢復普法同盟。因此法國當局對伏爾泰加以容忍,並且派他到普魯士做所謂「偵探」。遺憾的是,伏爾泰在這次作偵探的過程中,不僅沒能完成自己的「使命」,還為自己以後的生活留下了禍根。弗裡德裡希二世險惡的為人,伏爾泰當時還沒有充分地認識到。但在當時,伏爾泰卻因為與普王的友好關係,確實與法國當局的關係好轉了。 當時法國的風氣,上流社會的王公貴婦們都有自己的情人,並且是公開的。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就有不少自己的情婦。伏爾泰與國王的情婦的關係都不錯。 伏爾泰可不是美男子,而且正相反,可以說長的挺醜。 可是他的名望、他的才華、他的金錢、他的幽默,這些資本成了他的助手,他得到不少上流社會名媛的青睞。路易十五以前的情婦夏多羅夫人和伏爾泰一直保持良好的關係,在國王耳邊說過不少伏爾泰的好話。 這些好話對於伏爾泰的命運有什麼樣的改善,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猜想總不會有什麼反面作用。但夏多羅夫人正當27歲妙齡時,突然病故。路易十五很快就又寵倖了另一位夫人,埃蒂奧爾侯爵夫人,即歷史上著名的蓬巴杜夫人。蓬巴杜夫人對法國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歷史有著重大影響。且不管她在歷史上是如何影響法國的內政外交,她的奢侈豪華是如何耗費國庫的財產,僅論及她與伏爾泰的關係,就給伏爾泰帶來好多的運氣。蓬巴杜夫人不同于當時其他的夫人們,她有知識、有鑒賞力,重視真正有才氣的人。 在她的幫助下,法國不少作家的命運有了好轉。1744年秋天,伏爾泰和愛米莉回到巴黎,蓬巴杜夫人關照伏爾泰寫一個劇本,以慶祝王太子與西班牙公主的大婚。伏爾泰為寫這個劇本,把其他工作統統放下,整整用了幾個月的功夫,終於寫出一部輕喜劇《納瓦爾公主》。王太子的婚禮在1745年舉行,婚禮中上演了這部輕喜劇。上演後的結果很令人滿意,國王和王后都很喜歡這齣戲。然而伏爾泰本人很清楚,這只是一個很平庸的喜劇,實在說不上是傑出的。愛米莉也是這麼評論的,但就是這麼一出恭維拍馬的喜劇,使他滿足了進入法蘭西學院的願望。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