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伏爾泰 | 上頁 下頁
四一


  伏爾泰對公眾在拉拜爾事件上的麻木態度甚為不滿,他對達蘭貝爾說,人們只是隨便談論幾句這件事,便聚集到歌劇院尋歡作樂,而把無辜慘死的青年早已忘到腦後。他不能昧著良心隨波逐流,他拖著贏弱的身軀不屈不撓地為拉拜爾和戴塔隆德的冤獄平反而奔走呼喊了十多年,由於巴黎高等法院贊同亞眠法院的判決。國王路易十五也表示支持,伏爾泰的努力最終沒有取得任何結果。對此,他十分遺憾,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憤慨地寫道:「這些小花臉!吃人者!……你們從跳舞的篝火場邊和從演滑稽歌劇的格雷弗廣場趕來,車裂卡拉,燒死這可憐的青年,我簡直不願意同你們呼吸同一種空氣。」①機智、愛說笑話和喜歡嘲諷的伏爾泰,現在暫時放棄了他慣用的武器,因為在與殺人犯的鬥爭中需要的不是這個武器,這裡需要的是人民代言人的像鋼和劍一樣鋒利的語言。他說:「不!不!現在不是說笑話的時候,在屠宰場上講究機智是不適當的。」①

  ①參見王子春《伏爾泰》,第55-56頁。

  ①參見C·阿爾塔莫洛夫《伏爾泰傳》,第36頁

  為拉拜爾伸冤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是伏爾泰並沒有心灰意懶,他仍然十分關心那些蒙受冤屈的人們,並積極為他們伸張正義,討回公道。因他的幫助而得救或得到昭雪的人很多。1769年,一個名叫馬丁的農民被誣告殺人而受車裂,後來真正的兇手招認了,伏爾泰設法爭取為馬丁平了反。1770年聖奧曼地區的蒙巴義夫婦被誣告殺害自己的母親,法院把蒙巴義夫婦判了死刑,蒙巴義被當場處死,妻子緩刑。伏爾泰照例為他們仗義執言,他發表了題為《阿拉斯法院的謬誤》的小冊子,猛烈抨擊腐敗的司法制度草菅人命。在伏爾泰的出面干涉和爭取下,蒙巴義的妻子終於獲釋,法院承認死者是無辜的。後來法屬印度總督拉裡·篤朗達勒又被誣告叛國通敵,法院在嚴刑逼供之後對其處以死刑,伏爾泰瞭解真相後又挺身而出、據理力爭,反對這種輕率的判決。他得到了公共輿論的一致響應,拉裡伯爵的冤案又得以平反昭雪。

  伏爾泰就是這樣以罕見的膽略,不懈的鬥爭精神,為不幸的人民奮力抗爭,維護永恆的理性和正義。他的行動,使法國專制政體的威信每況愈下,人民大眾對封建專制和宗教狂熱的仇恨情緒與日俱增,費爾內成了歐洲輿論的中心,當時的進步人士都尊敬地稱伏爾泰為「費爾內教長」。這是伏爾泰的榮譽,也是法蘭西民族的驕傲。維克多·雨果曾激動地說:「伏爾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只是一個人,而是整整一個時代。」②

  ②參見王子春著《伏爾泰》,第58頁。

  4.歐洲客棧的老闆

  1760年底,伏爾泰收到巴黎一位朋友勒布朗的信,信中說17世紀著名劇作家高乃依的親戚瑪麗·高乃依小姐十分貧窮,在一個女修道院裡過著非常艱難的生活。勒布朗請求伏爾泰以慈悲為懷,把他在文學作品中蘊涵的仁愛之心和摯愛人類之情傾注給這位不幸的名人後裔。伏爾泰經過慎重考慮,動了惻隱之心。12月10日,他寫信答覆勒布朗說,雖然自己已到垂暮之年,不能再做什麼事情了,但是他的外甥女有很好的教養,可以擔當瑪麗的監護人,他做瑪麗的教父,德尼夫人做瑪麗的教母,並願意負擔全部費用。

  在勒布朗給伏爾泰寫信之前,佛勒龍也從別的渠道瞭解到了瑪麗的情況,他準備勸說法蘭西喜劇院的演員們為瑪麗舉辦一場救濟義演。當他聽說伏爾泰的計劃後,對其動機和意圖表示懷疑。伏爾泰不顧佛勒龍和一些宗教狂熱分子的阻撓,毅然履行自己的諾言,1761年元旦來臨之際,瑪麗小姐來到了德利斯,她開始跟隨伏爾泰生活。儘管她當時既不會讀書,也不會寫字,但是伏爾泰對他的養女的面貌和個性表示滿意。他特意為她雇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他本人也親自關心瑪麗的教育,他和家庭教師首先對她進行語言訓練,使她很快就能夠講一口優雅流利的法語。伏爾泰還規定瑪麗每天寫一篇文章,並親自動手為她修改,瑪麗心靈手巧,不久還學會了微針刺繡。她到費爾內後,伏爾泰經常陪她去教堂望彌撒,為此,他招來了許多流言蜚語,他的敵人乘機誹謗他企圖破壞瑪麗的童貞。

  這位懷有善良動機的長者,並沒有被敵人的誹謗和無恥攻擊所嚇倒,他決心要更好地履行監護人的責任。在對瑪麗進行教育培養的同時,他又為瑪麗的未來操心了,為保證她以後有一筆穩定的經濟收入,他決定贊助出版高乃依著作的豪華本。當時,法蘭西學院提出重新整理出版法國所有古典作家的著作,伏爾泰立即給學院秘書杜克洛寫信,除表示贊同外,他還建議這套著作最好從高乃依出起,因為高乃依是第一位使法蘭西文學在國外得到尊重的作家。他提出這個版本由自己贊助出版,收益由出版商和瑪麗平分。法蘭西學院確定下來以後,他馬上認購了6部,後來增加到100部。他還通過自己的熟人和朋友爭取到許多人認購這部巨著。為編輯好高乃依的著作,伏爾泰嘔心瀝血對其所有劇本都詳細地撰寫了評注。這些評注全面、深刻,其數量也非常巨大,後來在莫蘭版的《伏爾泰全集》中居然占了整整兩卷的篇幅。

  瑪麗成年之後,伏爾泰和德尼夫人又關心起她的婚事。他們衷心希望瑪麗能找一個稱心如意的郎君,但是決不以自己的好惡標準來束縛瑪麗對意中人的選擇。費爾內先後來了多位求婚者,瑪麗看中了瀟灑多情而又非常富有的騎兵軍官杜比依。伏爾泰立即根據法律規定財產的所有權和分配原則,為他們定好了婚約,並允許他們在費爾內居住。1763年2月,由他一手操辦的婚禮在費爾內隆重舉行,伏爾泰感到由衷的欣慰和喜悅,他終於把一位無依無靠的女孩子撫養教育成人,如今她又找到了幸福的歸宿。現在他可以自豪地說,他對得起偉大的高乃依。

  1768年,伏爾泰在給德芳夫人的信中詼諧地說,自從他到日內瓦定居後,他就當上了歐洲旅店的老闆。事實確實如他所說的那樣,他在德利斯和費爾內的別墅是歐洲各國旅行者巡禮朝拜的聖地,他們之中有些是來此求助於這位名聲顯赫的歐洲知識界元老幫助解決難題的,也有一些純粹是出於好奇,想來此親眼見識一下這位頗富傳奇色彩的大師。當然,他接待更多的還是一些來自歐洲各地的啟蒙思想家。

  來訪的客人中,最有名的是西班牙啟蒙思想家威安·巴勃羅·奧拉維德。1762年初,他在德利斯住了10天,深受主人的讚賞。伏爾泰像其他啟蒙思想家一樣,很瞧不起西班牙人,孟德斯鳩在《波斯人信劄》中曾經指責西班牙人愚昧、野蠻、宗教迫害登峰造極。伏爾泰也經常對客人講西班牙人的壞話,他認為那個國家是歐洲最為野蠻的地區,但是對奧拉維德他卻抱有好感。後來,他還向巴黎的朋友極力推薦奧拉維德,說他是一個知道怎樣更好地思維的西班牙人,肯定他不同于野蠻的同胞,勇於承認天主教和宗教審判所是有害的,伏爾泰誇張地說,如果馬德裡有100個他這樣的人,它將成為另一個巴黎。奧拉維德是啟蒙運動的殉道者,1778年被殘酷的西班牙宗教審判所以火刑處死。狄德羅在《文學通信》中曾經寫了一篇感情真摯的祭文,熱情讚揚他保衛自由的英勇行為,無情地揭露了宗教當局的慘無人道。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