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伏爾泰 | 上頁 下頁
三四


  當時的歐洲,盛行著一種唯心主義的樂觀哲學,法國的萊布尼茲,英國的博林布洛克等人,都是「一切皆善」的哲學鼓吹者。他們認為惡是暫時的,善是永久的,現實中的一切都會走向更完美更崇高的和諧。這一哲學觀的產生是有其深刻的社會基礎的。17世紀,歐洲的反封建鬥爭遭到挫折,隨著君主專制統治的加強和唯理主義的盛行,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對封建王權的謙讓、妥協傾向日趨明顯,鼓吹安於現狀、忍辱求生、知足常樂的盲目樂觀主義哲學也就應運而生。它成了束縛人們頭腦的一種新的精神枷鎖,嚴重阻礙著反封建鬥爭的深入發展。針對這一現狀,伏爾泰覺得非常有必要戳穿「先天和諧論」的畫皮,提醒人們保持清醒的頭腦。他決定採用自己最得心應手的鬥爭工具——諷刺小說來批駁這一為舊制度辯護的哲學,並借機宣傳啟蒙思想。

  伏爾泰在《老實人》中,通過對老實人、居內貢、邦葛羅斯等人苦難歷程的描繪,深刻揭露了歐洲封建社會和教會制度的腐朽黑暗,無情地嘲笑了樂觀主義哲學的盲目性和虛偽性,同時也批判了這種哲學給人們精神所造成的危害。伏爾泰在小說中還刻畫了一位悲觀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瑪丁,他堅持「人類只是在焦灼不安和無聊昏睡中生活一世」的悲觀論調,堅信災難、卑鄙行為和無聊之事主演歲月。這也是伏爾泰所不贊成的消極處世哲學,他主張啟迪人們的智慧,正視現實,積極謀求新的變革。小說的最末一句話:「種咱們的園地要緊。」這句名言,構成了伏爾泰全部哲學思想的真諦。它說明,人類社會並不美好,要改變現狀,不能坐等天賜恩澤,一切都得從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工作開始。

  伏爾泰最擅長、最能體現其詼諧幽默的性格特點的是諷刺。在《老實人》中,他諷刺的筆鋒從德國到英國、從法國到西班牙,橫掃整個歐洲。他嘲笑荒淫無恥的貴族和教士時更顯得辛辣無情。當小說寫到邦葛羅斯身染髒病的來歷時,伏爾泰突然不動聲色地抖出了一份神秘的「家譜」:邦葛羅斯是從使女巴該德那裡染上了這個病,巴該德的病「是一個方濟會神甫送的,神甫的病是得之于一個老伯爵夫人,老伯爵夫人得之于一個騎兵上尉,騎兵上尉得之于一個侯爵夫人,侯爵夫人得之于一個侍從,侍從得之于一個耶穌會神甫,耶穌會神甫當修士時直接得之於哥倫布的一個同伴。①」短短一段描述,把貴族和教士可恥的面目揭露得淋漓盡致。

  ①參見伏爾泰《老實人》,《伏爾泰小說選》,第86頁

  伏爾泰是唯物主義的思想家,他用自己的小說抨擊封建專制制度和宗教勢力的同時,也積極宣傳唯物主義的科學思想。《老實人》中,作者如實描繪了1755年裡斯本大地震的災難。當時,反動教會有意利用唯心論愚弄民眾,他們置人民的生死於不顧,還要用「上帝對人類的懲罰」之類的謊言來恐嚇群眾。伏爾泰通過對裡斯本舉辦功德會,以人祭禳解地震場景的真實描繪,有力地揭露了專制制度的黑暗和宗教勢力的猖狂。一個個無辜的異教徒被活活燒死了,可是地震照樣發生,這是對教會神權邪說的絕妙諷刺。伏爾泰力圖啟示人們:自然規律是不受人們的善惡觀念驅使的客觀存在,自然界對人類造成的災難決不應看成是神靈對人類的懲罰。如果說《詠裡斯本災難》是用嚴肅的哲理詩來批判現實社會的黑暗與腐朽,反對愚昧的樂觀主義,那麼《老實人》則是用風趣十足的諷刺文學來揭露社會生活的種種醜惡,一層一層地戳穿「先天和諧論」的畫皮。

  《老實人》中,伏爾泰精心安排了一個老實人在威尼斯巧遇六位失去王位的國王的情節:這些曾經囂張煊赫一時的國王們,在威尼斯度狂歡節時,竟然現出了付不起飯錢的窮酸相。敏銳的伏爾泰已經從封建專制勢力的瘋狂猖獗中,預感到它窮途末日的來臨。30年後的1789年,一場蕩滌封建殘渣餘孽的革命風暴,終於如火如荼地爆發了。

  伏爾泰在《老實人》中,不僅揭露了專制制度和封建教會的腐朽與黑暗,而且也為人們展示了一幅理想社會的美好藍圖。老實人無意之中來到了黃金國,在這一自由的國度裡,人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既無迫害,又無牢獄;有高聳入雲的現代化建築,有擺滿數學和物理儀器的科學館。國王英明有為,民眾虔誠和睦。顯然這一理想中的黃金國,只不過是伏爾泰烏托邦式的社會和政治理想的圖解,是不可能實現的理想國。然而,它作為封建專制社會的對照物卻也顯得賞心悅目。伏爾泰正是希望通過黃金國的理想生活圖景,來激勵人們解放思想,崇尚科學,追求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遠大理想。

  《老實人》是伏爾泰哲理小說的代表作,它以樸素的題材,鮮明的形象,生動地概括了17、18世紀歐洲各種哲學派別的論爭,並把這種爭論從談玄說理的神秘迷霧中解放出來,使之面向現實社會,具有明顯的針對性和濃厚的哲學含義。它所描寫的荒唐可笑、奇異怪誕、幽默有趣的故事表明,伏爾泰作為古典主義的文學大師,也開始嫺熟地運用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和技巧。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