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伏爾泰 | 上頁 下頁


  伏爾泰在流亡英國之前,他的好友英國駐法大使霍雷肖·沃波爾就給他寫好了許多介紹信。這位駐法大使是英國首相羅伯特·沃波爾勳爵的兄弟,由於這樣一層關係,伏爾泰到倫敦後也很快進入上流社會的交際圈。他曾受到首相和首相夫人的熱情款待,會見了許多政界要人和社會賢達,拜訪過哲學家貝克萊主教和克拉克。在接識自然神論思想家切斯菲爾德勳爵之後,伏爾泰與上層社會的關係更加密切。正是由於這位勳爵的幫助和引見,伏爾泰認識了卡洛琳娜王后。伏爾泰模仿笛卡爾把《哲學原理》題獻給波希米亞的伊麗莎白公主,他把自己的《亨利亞特》英文版題獻給卡洛琳娜王后。王后派人給伏爾泰送來了兩枚金質獎章,作為尊敬他詩才的紀念。1727年1月,他還受到英王喬治一世的接見,國王賜給他2000克朗作為出版《亨利亞特》的贊助。

  伏爾泰在與英國文學界、政界及其它社會各界的廣泛交往中,積極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和贊助,終於在倫敦公開出版了《亨利亞特》的英文版。在出版之時,伏爾泰還對以前發表過的部分進行了必要的修改,進一步補充了很多詩篇,這部史詩也因此而顯得更加完整、恢宏。這部在法國不得不秘密出版的作品,在英國卻大受歡迎,頭三個星期就印了三次,全部銷售一空。由於《亨利亞特》的出版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伏爾泰不僅贏得了上層社會的尊敬,而且也得到了英國人民的普遍讚揚。

  在英國生活的時間越來越長,交往的範圍越來越廣,伏爾泰對英國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有一天,伏爾泰在泰晤士河邊散步,偶爾碰上一位水手,彼此攀談起來,那個水手自豪地讚歎英國的「自由」。可到了第二天,他卻被戴上了手銬。後來這名水手再次遇見伏爾泰時,他把事件的真相告訴了這位法國流亡者。他說:「這個可惡的政府要招募我到挪威國王艦隊去當水兵,使我拋妻別子。為了使我無法逃跑,他們給我戴上了鐐銬,並把我關進監獄,一直關到出發的那一天。①」水手的頭腦冷靜了,伏爾泰的認識也深化了,他懷著痛苦的心情發出感歎:「大地上完全沒有自由,在英國有權有勢的投機商和騙子占了統治地位。」②

  ①[蘇]C·阿爾塔莫諾夫:《伏爾泰傳》,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25-26頁。

  ②[蘇]C·阿爾塔莫諾夫:《伏爾泰傳》,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25-26頁。

  2.投向舊制度的第一發炮彈:《哲學通信》

  伏爾泰流亡英國期間,由於和上流社會有著良好的關係,他享受到了某些在他自己的祖國所不能享受到的政治或宗教上的自由。在這裡,他可以與名流權貴展開平等的爭論,可以出入各大劇院欣賞英國著名戲劇家的作品,並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對其評頭品足,不必像巴黎那樣需要時時提防戒備。在這相對寬鬆、自由的環境中,伏爾泰在汲取英國先進的思想文化滋養的同時,埋頭進行著辛勤的創作。

  1727年,伏爾泰完成了《論法蘭西內戰》的歷史論文,由於篇幅不長,他將其作為《亨利亞特》的附錄一同出版。這篇短論簡要地敘述了法國內戰的主要事件和一些軼事。後代史學家們認為這篇論文沒有什麼創見,缺乏深刻的分析。

  1728年,他花三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成熟的歷史著作——《查理十二史》。這部著作按年代順序記敘了查理十二即位,到波蘭戰爭,俄羅斯兵敗,土耳其人的囚徒以及最後在1718年逝世。它細緻地描繪了17世紀末、18世紀初盛極一時的瑞典國王窮兵黷武、身敗名裂的一生。

  《查理十二史》因涉及到路易十五的岳父——波蘭前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而沒有得到法國政府的出版許可。伏爾泰不得不採取出版《亨利亞特》的老辦法,求助於裡昂市長西德維爾,1731年10月在那裡秘密出版,然後偷偷運回巴黎銷售。《查理十二史》出版後,伏爾泰根據後來收集到的材料不斷地修改、完善,並連續出了好幾版。他也聽取了不少批評意見,正是這些客觀公允的批評意見對伏爾泰的史學觀的轉變起了促進作用。他開始意識到歷史事件中存在著的「本質真實」,著眼於社會發展的重要事實的分析。從此開始,他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歷史觀,這就是後來在史學上有重要影響的啟蒙主義歷史學。

  伏爾泰在英國居住了三年,這個國家在他心中留下了許多深刻的印象,為了向自己的同胞介紹他在英國的所見所聞,訴說自己真切的感受,他於1728年開始動筆創作《哲學通信》,回到法國後最後定稿。1733年,洛克曼根據手稿譯成英文首先在倫敦出版,當時書名為《英國通信》。

  這是一部以書信體形式寫成的著名哲學通信集,也是18世紀法國思想界接受英國影響的濫觴。全書由25封信組成,其中前7封信討論英國的宗教信仰,第8、9封信研究英國議會制度和政體結構,第10封信讚揚英國的商業成就,第11封信介紹種牛痘的好處,第12至17封信評述英國哲學家和科學家,第18至22封信介紹英國詩歌和小說家,第23、24封信論述英國文人的地位,第25封信是全書的附錄,逐條批駁帕斯卡《思想集》中的57條謬誤。

  作為哲學家的伏爾泰,他的基礎是在倫敦歲月裡奠定的。在這裡,他研究了唯物主義的哲學,熟悉了英國科學的成就。特別是唯物主義哲學家和自然科學家牛頓的著作,給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哲學上,伏爾泰並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特體系,基本上是個洛克和牛頓的信徒。他極為佩服洛克頭腦的明智,邏輯上的嚴謹,他向法國同胞介紹洛克如何反對天賦觀念,承認人的一切認識都來源於感覺和經驗的唯物主義思想。

  把洛克和牛頓的學說加以通俗化的解釋,這是伏爾泰完成的一項重要的工作。由於牛頓的萬有引力學說和光學原理深奧難懂,伏爾泰用最通俗、淺顯、明晰的語言,向法國人民解釋牛頓學說,使大家聽懂牛頓的話。這樣,牛頓的大名才傳遍了整個巴黎。

  1734年,蒂埃裡奧將《英國通信》從英文譯成法文,在法國裡昂秘密出版,並將書名改為《哲學通信》。由於在書中讚賞英國的信仰自由和政治自由,推崇英國的科學和文藝成就,批評法國政府,法國當局大為震怒,高等法院下令逮捕出版商,焚燒存書,通緝作者,伏爾泰被迫逃亡洛林避難。不久該書轉移到荷蘭出版。法國著名現代哲學家和歷史學家古斯塔夫·朗松曾把《哲學通信》形象地稱之為「投向舊制度的第一發炮彈」。現在這發「炮彈」既然已經引發,那麼愈是給它禁錮,它爆炸的威力就愈大。一年之內,該書居然連續再版10次,均很快銷售一空,引起了歐洲文化界的廣泛重視。

  《哲學通信》是伏爾泰最有影響的一部著作,它不僅是他旅英三年所見所聞的心得體會,也是他多年來政治、哲學、文學、宗教等方面積澱起來的思想結晶。它的出版標誌著35歲的伏爾泰政治思想和哲學思想的成熟,也標誌著聲勢浩大的啟蒙思想的宣傳運動正式拉開序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