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山本五十六 | 上頁 下頁 |
二一 |
|
在米內和山本主持下的海軍省,在對美國的戰爭準備上,比陸軍更理智,考慮得更深遠一些。還在1937年12月12日發生「珀內」號事件時,山本就採取了低調撫慰美國的政策。那是在日本攻克上海正向南京發展的時候,美國炮艇「珀內」號載著美國使館的最後一批人員和一群西方記者,拖著美孚石油公司的3艘駁船正撤離烈焰四起的南京城。中午1時,日本海軍航空兵奧山上尉率領1個中隊的轟炸機向「珀內」號撲來,儘管炮艇上有他們可以清楚看到的美國國旗,但已被戰火燒狂了的法西斯分子,還是欣喜若狂地向炮艇沖來。 「他們在丟炸彈,隱蔽!」主舵手大聲喊道。艦長進入操舵室,幾秒鐘後操舵室就被炸彈「轟」的一聲掀開。甲板上,新聞記者諾曼·艾利本能地抓起攝影機拍攝。他不難看清飛行員的面孔,但使他吃驚的是,日本人明明看得見美國國旗,還是不停地轟炸。20分鐘後,兩條駁船中彈起火,「珀內」號則在長江的濁流中下沉。這時,副艦長阿瑟·安德斯代替受傷的艦長指揮。安德斯由於喉部受傷而不能講話,只得在一片被血染紅了的紙上潦潦草草地寫上「棄艦」二字。當艦上的最後一批人在江邊蘆葦蕩裡隱藏起來時,一艘日本汽艇溯江而上,用機槍向那艘正在下沉的軍艦和兩邊江岸猛烈掃射。兩名美國水手和一名意大利記者喪生。倖存者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他們還得在日本人追趕的情況下堅持兩天才能到中國軍隊前沿。 「珀內」號被擊沉了的消息激怒了美國人,也使山本出了一身冷汗。因為熟知美國歷史的山本十分清楚,本世紀初美國參加的三場有名的帝國主義戰爭之一——美西戰爭,就是因「梅因」號被西班牙擊沉而爆發的。山本十分害怕此時與美國發生糾葛,因而在日本外相照會美國大使館「深表歉意」並願意賠償一切損失的同時,山本也發表聲明:「這次事件的責任全在日本方面,海軍應該誠懇認錯。」並將事件的直接責任者海軍第二聯合航空隊司令三並貞三少將免職查辦。美國由於還不想馬上與日本交戰,也急於使這場危機冷卻下來,所以只簡單地相信了日本說的日機弄錯了「由內」號的國籍的解釋,在日本向美國交了一張2214007·36美元的賠款支票後,整個事件就算了結。這總算了結了懸在山本心頭上的一樁心事。 可是事隔不久,陸軍就要與美國最討厭的敵人——德國締結針對美國的條約,這自然不能為山本所同意。本來與德國結盟的意圖在於壓迫蘇聯,以有利於日本儘快結束在中國的戰爭,而現在又要同英、法、美為敵,這豈不是違背初衷?山本基於這一理由,支持海軍大臣米內光政在內閣會議中持強硬態度。但陸軍也不相讓,11月1日,德國正式提出條約草案。11月11日,首、陸、海、外、藏五相舉行會議,會上新外相有田八郎就與德國結盟問題作了諒解性的說明,強調「本協定主要是針對『蘇聯』,但英法等國一旦加入蘇聯方面則即成為對象,英法等國本身並不是對象。」由此會議才通過了促進早日締結日、德、意三國協定,並決定參考德國方案,迅速制定日本方案。但大島浩與陸軍堅持接受德國方案,不同意只把蘇聯作為對象。走投無路的近衛內閣,不得已剛過新年便於1939年1月4日提出辭職。 1月5日,樞密院議長平沼駭一郎出面組閣。在新組建的內閣中,海軍大臣米內、陸軍大臣板垣和外務大臣有田等主要閣臣皆未變動。剛剛成立的平沼內閣碰到的主要問題仍是三國同盟問題。1月6日,德國向日本與意大利重新提出三國同盟方案,其內容與1938年11月1日提出的方案完全一樣。這一次平沼內閣打算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德國的願望,但仍沒有走得像陸軍所要求的那麼遠,只是答應可擴大到蘇聯以外的「第三國」,但如德國直接攻擊蘇聯以外的第三國,而蘇聯未參戰時,日本仍要視情況決定是否援助德國。 這一妥協不為陸軍中的右翼分子所滿足是在預料之中的。剛升任駐德大使的大島浩和駐意大利大使白鳥堅決要求完全接受德國的方案,並在與納粹外長裡賓特洛甫談判時,以欺騙手段答應了德國的要求。對此有所察覺的天皇,特意訓令平沼首相,如果駐外機構不服從國內訓令時應召回或作適當處理。為此內閣迫不得已,改變了過去以電報發出訓令的辦法,而採取派遣由外務、陸軍和海軍組成特使團的辦法,直接到國外去傳達國內的指令。 特使團于2月下旬前往德國和意大利,向大島和白烏兩位大使傳達國內關於締結三國同盟條約的指示。然而,可笑的是這兩位大使不僅不服從政府的指示,反而向外務省提出要按照德國的要求,以蘇聯以外的第三國為對象,包括武力援助在內。由於兩位大使在外拒不執行國內政府的命令,並分別答應裡賓特洛甫和齊亞諾說,在德、意與英法開戰時,日本將負有參戰的義務。這是明目張膽地無視國內指令,超越權限的獨斷專行。海軍大臣米內光政在山本五十六的支持下,堅持要將大島和白鳥召回國內,但遭到陸軍的反對而未果。 到了5月,德國外交部條約局局長高斯提出了妥協案。這個妥協案雖然在表面上作了若干讓步,但實質上卻和過去的德國方案沒有什麼區別。5月7日,五相會議研究了高斯方案。陸相和首相主張立即接受,但海相米內堅決反對。為討論三國同盟問題,平沼先後召集了70多次五相會議,每次都毫無結果,一直到8月下旬,平沼辭職。當時社會上襲用江戶時代的做法,編了一首打油詩來形容平沼的窘境: 平沼礙難買斗米, 只好—— 今日買半鬥, 明日買五升。(五相、五升日語發音相同,意為今日五相,明日複五相。) 德國等得不耐煩了,而日本的答覆就像日本人喜愛的一種套箱一樣,箱子裡面還套有更小的箱子。於是5月21日,對於日本的遲疑已急不可耐的德國,便先和意大利締結了「鋼鐵盟約」。在這一形勢下,日本國內法西斯分子掀起狂熱的反英運動,海軍首當其衝成為他們攻擊的目標,尤其是山本五十六更成為他們所痛恨的對象。由於海軍大臣米內光政一向寡言少語,看起來十分木訥、柔弱,在社會上有「金魚大臣——裝飾」之稱,因此對海軍的非難主要集中在好鬥的山本身上。社會上到處傳言,說山本是米內的真正後臺老闆,指責山本是阻止簽訂三國同盟的「絆腳石」和幕後策劃者,是「親英美分子」。就連他參加了一次英國大使館的電影晚會也受到大肆攻擊。 其實事情遠不是如此簡單。日本海軍很早就已經確定美國為其假想敵國,而且在為最後與美國決戰作著嚴格而精心的準備。早在1936年9月,海軍即任命了預備役海軍大將小林臍造為臺灣總督,把長期以來一直由文官擔任的臺灣總督一職改由海軍武官擔任。接著又在1938年4月,在總督府內新設了一個專門負責籌劃南進政策的海軍武官府,為最後實施南進作準備。1939年2月,帝國海軍完成了對海南島的佔領,3月又佔領了南中國海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中國南沙群島。海軍的目標是確保日本國家的戰略資源,只要日本海軍一旦可以——哪怕是短暫的在太平洋上佔據優勢,它就可以奪取馬來亞的橡膠和婆羅洲、荷屬東印度的石油而免於從西方進口。那時,也只有那時,它才可以向西方國家挑戰,同他們公開較量。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