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勝利象徵-朱可夫 | 上頁 下頁
二〇


  ◎第六章 決勝哈勒欣河

  日軍失敗後很不甘心,又開始揣摩新的計劃,準備重新發起進攻。蘇軍遠東指揮部對形勢也看得很清楚,知道防禦戰可能要繼續打下去。朱可夫認真總結了前段戰鬥的情況,認為紅軍不但兵力不足,而且,指揮仍不太有力,配合也有不夠的地方。朱可夫對敵我雙方分析得很客觀。他知道自己肩上重擔的份量,絕不允許失敗,只能取得勝利,取得決定性甚至是驚人的勝利。對完成這一任務不能有任何幻想,只能靠認真的準備。朱可夫打反攻戰有這樣一個特點,就是步兵必須占15對1的優勢,機槍17對1,炮兵和飛機幾乎2對1,而坦克要4倍於敵優勢。他的這一特點此時更加突出了。整個8月份,朱可夫帶領部隊拼命地為反擊日軍做準備,到18日,朱可夫心中基本有了數。

  敵人也在加快步伐。到8月1日,日軍又調來步兵第7師和第23師,偽滿洲國的一個步兵旅,三個重炮團和三個騎兵團,隨後,又調來步兵第14旅,還把步兵第1師的所有反坦克炮都調到哈勒欣河地區。他們還加強了空軍,並從旅順要塞調來了一個重炮部隊。8月10日,這些集中的部隊統一編為日軍第6集團軍,由狄州立兵指揮。該集團軍的全部兵力多達75萬人,裝備有304挺重機槍,500門大炮,182輛坦克和400架飛機。狄州立兵的作戰計劃是首先集中力量準備進攻出發陣地,等8月24日沿著所占橋頭堡全部43英里的戰線發起總攻。

  8月12日,日軍發動了一場規模不大的戰鬥。一個加強有炮兵、裝甲車和部分坦克的步兵團,在22架轟炸機的支持下,向位於戰線南端的蒙軍騎兵的一個團陣地發動進攻,很快佔領了這一高地。與此同時,日軍沿全線展開防禦。他們運來了大批木材,挖塹壕,構築掩蔽部,為全線進攻做了充分準備。由於日本空軍在7月23日至8月4日期間的空戰中遭到慘敗,先後損失了116架飛機,此時,只能對蘇方中央渡口、炮兵陣地和預備隊進行偵察飛行和小規模轟炸。

  蘇軍第1集團軍群指揮部充滿了戰前的緊張氣氛。朱可夫指揮部隊仔細地進行總攻的準備工作。根據敵我形勢及下一步可能出現的變化,朱可夫預定總攻不遲於8月20日,目的在於最後粉碎侵入蒙古領土的日軍。他的計劃是,打擊敵人的側翼,包圍敵人防禦的南北兩端,在敵援軍到來之前迅速殲滅之。實施這一計劃,朱可夫面臨兩大困難:一是供應問題。鐵路運輸的終點離前線長達650公里,要把戰役所需要的近6萬噸物資運到前線,需要3500輛卡車和1400輛油糟車,但集團軍群的車輛遠不能滿足這一要求。二是兵力還不充足。朱可夫這一作戰計劃要求打速決戰、殲滅戰,必須在數量上占明顯優勢。

  相比而言,第二個困難容易解決些。在朱可夫的要求下,蘇軍總參謀部又調集新的兵力、兵器及物質技術器材到哈勒欣河。計有步兵第82師和57師,坦克第6旅和空降兵第212旅,還有兩個炮兵團及通信部隊等。轟炸航空兵和殲擊航空兵的力量也得到加強,飛機增加到515架。這樣,蘇蒙軍隊在數量上超過了日軍,為打殲滅戰提供了必需的條件。

  在勇敢的蘇聯紅軍面前,第一個困難也不是不能克服的。運輸的主要重擔由部隊的汽車輸送工具和隊列車輛(包括火炮牽引車)承擔。儘管當時只有1724輛卡車和912輛油糟車,但汽車司機們鬥志昂揚,做到了不可能辦到的事。在熱風灼人的條件下,往來一趟需行駛1300公里,要花費5天時間。司機們不分晝夜連軸轉,終於如期完成了運輸任務,使蘇軍得以在極短的期限內建立起戰役所需要的物質和技術器材儲備。

  朱可夫堅定地認為,戰役戰術的突然性是決定這次戰役勝敗的決定因素。蘇軍此次的作戰將以突然的行動使敵人既無法抵擋我方殲滅性的突擊,也無法進行反擊。因為此時朱可夫已特別注意到了日軍沒有良好的坦克兵團和摩托機械化部隊,無法迅速從次要地段及縱深調來部隊抗擊蘇軍突擊集團。

  為了加強突然性效果,蘇軍對行動絕對保密。朱可夫在制定戰役計劃的同時,還精心擬制了一套迷惑敵人的計劃,主要包括:隱蔽運輸和集中為加強集團軍從蘇聯內地調整來的部隊;隱蔽調動在哈勒欣河東岸進行防禦的兵力武器;部隊和物資儲備隱蔽地渡過哈勒欣河;對出發地域、部隊的行動地段和方向進行現場勘察;參加此次戰役的各兵種特別隱蔽地演練各種科目;各軍種兵種隱蔽地實施補充偵察;發佈假情報,欺騙敵人,使敵人弄不清蘇方的真實意圖。蘇軍通過這些措施極力給敵人造成這樣一種印象:蘇軍沒有任何進攻性質的準備措施,使敵人認為,蘇軍進行的大量工作僅僅是為了組織防禦。

  為了確保戰役欺騙的效果,朱可夫對各種細節考慮得很周到,大刀闊斧的作風與嚴謹細緻的作風在他身上得到了和諧的統一。他命令,部隊的一切運動、集中、變更部署只在夜間進行。因為夜間日軍的航空偵察和目視觀察都受到極大的限制。他還命令,在8月18日以前,嚴禁部隊進入出發地域(發起突擊的起始地),進入該地域進行現場勘察的指揮人員必須穿紅軍士兵服裝,必須由小車改乘貨運卡車。

  蘇軍預料到日軍會進行無線偵察和竊聽電話,他們便將計就計,製造假情報傳遞給敵人。蘇軍擬制了全套無線電和電話通話計劃。通話涉及建立防禦和秋冬戰役的防禦準備,無線電通話主要使用易於被破譯的密碼,有意識讓敵人獲得"重大情況"。

  更為奇妙的是,朱可夫還印製了幾千張傳單和一批《蘇聯紅軍戰士防禦須知》發給戰士,使敵人看到,一向重視思想教育的蘇聯紅軍,現在已經把防禦作為思想教育的重點,進而對紅軍正在組織防禦深信不疑。

  僅此還不夠。為了掩護部隊的行動,蘇軍還使用了各種音響器材,逼真地模擬打樁、飛機飛行、坦克運行的聲音。在突擊集團開始調動前的12~15天,蘇軍就開始模擬這些音響,使敵人對此習以為常。起初日軍把這些聲音當成部隊真正行動的聲音,於是向發出聲音的地方進行射擊,可到後來,日軍也習以為常了,便對任何聲音都不再注意。而這一點對於蘇軍真正變更部署和進行集中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為使發動進攻戰役的消息不洩露出去,在集團軍群司令部內,總攻計劃由司令員、軍事委員、政治部主任、參謀長和作戰部長親自擬制。各兵種司令員和政委、後勤部長只根據司令員批准的計劃分別制定有關計劃。戰役計劃、命令、戰鬥號令及其他作戰文書的打印只由一名打字員負責。在戰鬥行動開始前4天至前1天,逐次向各級指揮人員傳達戰役計劃。在進攻前3小時才向戰士下達戰鬥任務。

  蘇軍對自己的行動如此地保密,然而卻十分重視對日軍進行仔細的偵察。

  偵察是一項十分困難的工作。由於作戰地域內沒有居民,這就增加了獲取敵人情報的困難。日軍方面沒有逃兵,跑到蘇軍方面的都是呼倫貝爾人(居住滿洲西北部的蒙古牧人),他們對日軍的配置和數目一無所知。

  從軍事上說,用火力偵察得來的情報算是最好的情報,但這些情報只能提供前沿和淺近的炮兵陣地的情況,對縱深的情況無法得知。蘇軍也曾想派小分隊深入敵後,但由於日軍對其軍隊配置地域進行嚴密的封鎖,要進行詳細的觀察,很難達到目的。儘管蘇軍的偵察機常常給朱可夫提供很好的有關敵人防禦縱深的情況,但由於日軍通常廣泛地佈置模型並採取其他欺騙措施,所以,朱可夫在利用空中偵察情報時十分慎重,反復核對,力求分辨真偽。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