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勝利象徵-朱可夫 | 上頁 下頁
一九


  兩次失敗後,日軍仍企圖奪取衝突地區的制空權,日軍指揮部把在中國作戰的所有部隊中最優秀的空軍力量調來參戰。6月26日,近60架日機進攻蘇軍陣地,在蒙古貝爾湖上空與蘇軍發生激戰。這次空戰十分激烈、殘酷,雙方都出動了最強的陣容。儘管日軍花了血本,但最終仍未取勝。

  在這三次空戰中,日軍共損失了64架飛機,蘇軍也有一定的傷亡。6月26日後,空戰雖然規模小了一些,但一直沒間斷。通過這一系列的空戰,蘇軍飛行員提高了技能,鍛煉了必勝的意志。

  日本空軍的猖獗活動不是偶然的,它實際上是日軍大規模進攻計劃的組成部分,其目的是:嚴重挫傷蘇空軍力量並奪取制空權,以保障其部隊將要進行的大規模進攻戰役。因此,在日空軍行動的同時,日陸軍在哈勒欣河地域秘密集結,準備實施所謂的"諾門罕事件第二階段"的戰役。戰役的當前目標是:一是圍殲哈勒欣河東岸全部蘇蒙部隊;二是渡過哈勒欣河,前進至河的西岸,以便消滅蘇方預備隊;三是奪取並擴大哈勒欣河西岸之登陸場,以保障爾後的行動。日軍指揮部的如意算盤是,7月上半月以快速突擊方式完成這一戰役,進而在秋季到來之前結束在蒙古境內的全部軍事行動。

  為了實施這一戰役,日軍把設在海拉爾的第6集團軍調到哈勒欣地域,並組成一些預備隊。日本軍事當局對這次戰役的勝利充滿信心,他們甚至把德國、意大利等國的武官和一些國家的新聞記者邀請到作戰地區,觀看他們的"勝利大進軍"。

  7月初,在戰爭一觸即發的前夜,蘇、日雙方兵力對比的情況是:日軍兵力38萬人,擁有135輛坦克,10輛裝甲車及225架作戰飛機。蘇蒙軍隊兵力只有125萬人,要防守哈勒欣河東岸46英里的戰線,兵力比較分散。但蘇軍的裝甲部隊處於優勢,有186輛坦克和226輛裝甲運兵車,這給坦克部隊出身的朱可夫一個施展才華的好機會,朱可夫也得以利用這次難得的實戰機會考驗了蘇聯坦克和戰術的效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7月2日,日本發動了進攻。由於日軍在兵力上處於三倍于蘇軍的優勢,日軍作戰意圖是全面包圍哈勒欣河東岸的全部蘇蒙軍隊,進而全部消滅之。他們的作戰計劃是:用一支強有力的部隊,繞過蘇軍防禦正面,從左側偷渡哈勒欣河,奪取巴英查崗山,實施迂回包圍,從後方展開猛烈攻擊。進攻按此計劃開始後,最初比較順利。日軍的步兵和坦克按預定位置插入蘇蒙陣地,一直推進到河邊才遇到蘇軍的狙擊。7月2日夜晚,日軍開始偷渡哈勒欣河,到7月3日淩晨已完成了這一行動。然後,他們繼續向南推進,準備迅速攻佔巴英查崗山,包圍河東岸的蘇蒙軍隊。

  7月3日拂曉前,蒙軍的蘇聯總顧問阿弗甯上校到巴英查崗山視察蒙軍騎兵第6師的防禦。他出乎意料地發現,日軍已乘夜色偷渡了哈勒欣河,正向蒙軍騎兵第6師進攻。由於日軍在數量上佔優勢,加上蒙軍準備不足,日軍很快佔領了巴英查崗山及其鄰接地區。蒙軍騎兵第6師撤到巴英查崗山西北地區。阿弗甯上校意識到了形勢的嚴峻,便迅速趕到蘇軍前敵指揮部,向朱可夫報告了巴英查崗山一帶的情況。指揮部裡空氣頓時緊張起來。因為情況很明顯,從這個地域展開進攻,日軍可以絲毫不受阻攔地對蘇軍主要集團的翼側和後方進行突擊。

  朱可夫冷靜地分析了日軍的意圖,立即決定發動三路反攻。坦克11旅由亞科夫列夫旅長帶領從北面反攻;摩托步兵第24團由費久甯斯基上校率領從西北方面反擊;摩托裝甲第7旅由列索維伊上校帶領從南面向敵人突擊。朱可夫命令所有部隊接到戰鬥警報後立即出動,毫不遲疑地向巴英查崗山前進,並在行進間發起進攻。

  兵貴神速。7月3日淩晨,朱可夫和幾位助手火速趕到了巴英查崗山地區,連發三道命令:命令炮兵第185團的重炮營派出偵察群並對日軍集結地域發動炮擊;命令位於河東岸用以支援摩托裝甲第9旅的炮兵向巴英查崗山上的日軍炮擊;命令所屬蘇軍飛機接到戰鬥警報後全部起飛。

  上午7時,蘇軍第一批轟炸機和殲擊機飛抵巴英查崗山上空,開始對日軍進行轟炸和強擊。在己方實施反突擊的預備隊到達以前,用空軍的襲擊和炮兵的火力把敵人控制並阻止在作戰區域,是朱可夫的重要戰法。

  上午9時,蘇軍坦克11旅前衛營的先頭分隊進抵巴英查崗山地域。9點15分,朱可夫見到了隨前衛營行動的坦克11旅旅長亞科夫列夫。朱可夫和亞科夫列夫一起分析了當前的敵情和三路蘇軍的力量。

  這時,雙方直接在巴英查崗山的兵力對比是,日軍有1萬多人,而蘇軍只有1000多人;日軍有100門火炮和近60門的反坦克炮,而蘇軍只有50餘門炮。但是,蘇方參加戰鬥的王牌部隊坦克11旅有近150輛坦克,戰鬥力很強。朱可夫深諳己方的長處所在。他認為,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蘇軍的"殺手鐧"是裝甲坦克。他決定,必須立即用這些坦克從行進間殲滅剛渡河的日軍,不給日軍構築工事和組織對坦克防禦的機會。對敵軍的反突擊絕不能拖延。朱可夫認為,如果等敵人採取防禦措施後再反擊,坦克不但不能充分發揮作用,而且還會遭到敵空軍的空襲,這時坦克完全暴露在連灌木叢都沒有的開闊地上,後果將不堪設想。

  朱可夫下了死命令,命令所有部隊再加快行動,進攻時間不能遲於10點45分。至10點30分,蘇軍三路反攻部隊都已到位。

  蘇軍的反攻10點45分準時開始,造成了戰役的突然性,取得了預想的效果。蘇軍如從天降,日軍陷入一片混亂。有一個名叫中村的日本士兵在他的日記中描繪當時的情形說:"幾十輛坦克突然向我們沖來。我們當時驚慌失措;戰馬嘶叫,拖著火炮前車四處奔跑;汽車也四處亂竄;空中我軍兩架飛機被擊落。官兵上下都膽顫心驚。我們嘴裡越來越常說的字眼是'可怕','可悲','心驚膽顫','驚心動魄'。"

  日軍在三面包圍的情況下,進行拼命掙扎,企圖守住巴英查崗山頭。7月4日,日軍發起反攻,但被蘇軍空軍和炮火的猛烈轟炸所挫敗。當天晚上,蘇聯紅軍向山頭發起總攻。到5日下午,紅軍攻佔了巴英查崗山頭,日軍的抵抗被粉碎。日軍見勢不妙,便開始倉皇向渡口撤退,企圖渡過哈勒欣河。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日軍工兵由於害怕蘇聯紅軍坦克突破後長驅直入,已把唯一的浮橋炸掉了。為了求生,很多日軍官兵在泅水時淹死了。日軍第6集團軍司令官狄州立兵將軍看到局勢不妙,於7月3日晚就撤到了河對岸。狄州立兵事後仍心有餘悸地稱"那是一個可怕的夜晚"。

  7月5日晨,巴英查崗山和哈勒欣河西岸已無槍聲。這次戰鬥以日軍的失敗而結束。日軍上千具屍體,大量被擊斃的馬匹,一堆堆被擊毀的火炮、迫擊炮和車輛鋪滿了巴英查崗山。這一仗是蘇軍積極防禦的典範,體現了朱可夫的作戰風格。朱可夫深深地體會到,"一支善於同空軍和機動炮兵協同作戰的坦克摩托機械化部隊,是實施帶堅決目的的快速作戰行動的決定性武器"。

  此時,在哈勒欣河東岸戰鬥仍然緊張地進行著。在巴英查崗山被擊潰的敵人把殘餘部隊調到河東岸,企圖支援擔任箝制任務的部隊。但這支部隊也遭到慘重損失,沒有取得任何進展。蘇軍這兩次勝利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大大鼓舞了蘇蒙軍隊的鬥志。

  但是,朱可夫絲毫沒有鬆懈,他感到身上的責任更重了。此時正是蘇聯與西方國家談判的關鍵階段,哈勒欣河戰役分外引人注目。前蘇軍軍官魯斯蘭諾夫評論道:"哈勒欣河戰鬥的重要意義不可低估。全世界都在注意這場戰鬥的結果;這對蘇聯的國際威望很有影響,更重要的是,這是實戰情況下試驗新裝備、新技術的難得機會。朱可夫自己明白,這次任命是對他能力的考驗,他必須經受這一考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