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盜世奸雄-希特勒 | 上頁 下頁 |
六三 |
|
"我的決心是不可變更的",他繼續說道,"我要儘快地在最有利的時機進攻英法。破壞比利時和荷蘭的中立並沒有多大關係。在我們取得勝利以後,不會有人提出這個問題的。關於破壞中立的行為,我們不會提出1914年那樣笨拙的藉口。" 希特勒最後要求全體將士要鼓起勇氣來。他說,"命運所要求於我們的,並不比對德國歷代偉人所要求的更多。只要我活著,我所想到的將只是我國人民的勝利。我不會在任何困難面前退縮,我將消滅一切反對我的人,我要消滅我的敵人!" 從各方面來說,1939年11月23日,標誌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甩開德皇威廉二世而掌握了德國軍政大權的陸軍,已被希特勒最後決定性地制服了。從這天起,這位前奧地利下士不僅認為自己的政治見解比他的將領們高出一籌,而且認為自己的軍事見解也是如此。所以他從此不再聽他們的意見,而且不許他們批評,其最後結果為全人類帶來了災難。 希特勒在那個蕭瑟的秋天,對將領們所發表的這一篇氣勢洶洶的演說,對哈爾德和勃勞希契不啻當頭一棒,使他們不敢再懷有一點點推翻這位納粹獨裁者的念頭。希特勒已經警告他們,他將"消滅"一切礙他手腳的人。過了不久,哈爾德和勃勞希契就完全變成希特勒聽話的奴才了。 第二十三章 踐踏北歐 希特勒為了確保從瑞典進口鐵礦砂的供應線,按照海軍的建議,暫時推遲了向西線發動進攻的計劃,揮師北上,向丹麥和挪威開刀了。 丹麥和挪威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德國海軍長期以來就在注視著北方。德國沒有直接進入大洋的出海口,這個地理事實,在第一次大戰期間,就已經給它的海軍軍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英國用魚雷和巡邏艦隊,從設得蘭群島到挪威海岸,橫跨狹窄的北海,佈置了一道嚴密的封鎖網,卡住強大的德國海軍,嚴重地阻礙了潛水艇突破封鎖進入北大西洋的企圖,並且使德國商船不能出海。德國的外洋艦隊從來也到不了外洋。在第一次大戰時期,英國海軍的封鎖,曾把德意志帝國窒息得喘不過氣來。在兩次大戰期間,指揮規模不大的德國海軍軍官們,仔細考慮了這一經驗和這個地理事實,認為將來再對英國作戰時,德國必須設法在挪威獲得基地,這樣才能擊破英國在北海的封鎖線,為德國海面和海底艦艇打開通往廣闊海洋之路,從而使德國能夠扭轉局勢,對不列顛群島實施有效的封鎖。 1939年10月10日,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元帥,再次向希特勒提出取得挪威基地的重要性。當時由於納粹元首正忙於準備向西線發動進攻,以及設法克服他的將領們的猶豫動搖,挪威問題,他顯然顧不上了。但是過了兩個月,嚴冬即將降臨,德國鐵礦砂的供應受到新的威脅,因此這個問題又重新提到了日程。 原因是,德國的生存要仰賴瑞典鐵礦砂的進口。戰爭的第一年,德國每年消耗的1500萬噸鐵礦砂中,就有1100萬噸要從瑞典進口。在天氣暖和的月份裡,鐵礦砂還可以從瑞典北部經波的尼亞灣越過波羅的海運到德國。即使在戰時,這一條線路也不會發生問題,因為波羅的海已經被有效地封鎖起來,英國的潛艇和艦隻無從進入。但是到了冬天,這一條海道運輸線由於結了厚冰,就不能使用了。在嚴寒的季節,瑞典的鐵礦砂只好改由鐵道運到挪威港口納爾維克,然後再用船沿挪威海岸運到德國。德國運鐵礦砂船隻的整個航行路線都在挪威領海以內,這就給英國海軍艦艇和轟炸機的破壞提供了機會。 在倫敦,英國當時的海軍大臣丘吉爾馬上看到了這一著。在戰爭爆發後的幾周中,他曾經努力說服內閣批准他在挪威領海內佈雷,以便阻止德國運輸鐵礦砂。但是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不願侵犯挪威的中立,這個建議就暫時被擱起來了。 1939年11月30日,蘇芬戰爭的爆發,根本改變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局勢,大大增加了它對西方盟國和德國戰略上的重要性。法國和英國都在蘇格蘭著手組織遠征軍,準備幫助芬蘭進攻社會主義的蘇聯。但是遠征軍只有通過挪威和瑞典才能到達芬蘭,而希特勒也立即看出,如果盟軍被允許通過這兩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的北部,那麼他們就會以維持交通為名,留駐足夠的兵力在那裡,以便完全截斷瑞典鐵礦砂對德國的供應,同時也一定會從北方對德國進行包圍。這就更加劇了這一問題的急迫性。 為了實現征服挪威的計劃,希特勒已經在挪威找到了一個叫做維德孔·阿伯拉罕·勞裡茨·吉斯林的內奸。這個人生於1887年,在挪威軍事學院畢業。當他還是20歲的時候,就被派到彼得格勒擔任陸軍武官。1917年蘇聯10月革命的成功,使這位年輕的挪威軍官頗為心折。因此,當他回到奧斯陸的時候,他就向工黨毛遂自薦,願意效勞,當時工黨還是共產國際的成員之一。他曾建議由他來組織一支"赤衛隊",但是工黨對於他和他的計劃並不信任,拒絕了他。於是,吉斯林就掉轉方向,走到另一極端去了。他在1931年至1933年期間擔任國防大臣之後,就在1933年5月,販賣剛在德國獲得了政權的納粹黨的理論和策略,創立了一個叫做"國家統一黨"的法西斯政黨。但是,納粹主義在挪威吃不開,吉斯林自己甚至連一個議員的席位也沒有弄到手。他在選舉中被本國人民唾棄以後,就轉而投靠納粹德國去了。 他和德國納粹運動的官方哲學家羅森堡建立了關係。這個哲學家曾擔任過許多職務,其中之一就是納粹黨的外交事務辦公室主任。這個希特勒的啟蒙導師,以為他已經在這個挪威軍官身上找到了機會,因為羅森堡醉心的幻想之一,就是建立一個排除猶太人和一切"不純"種族的北歐大帝國,在納粹德國領導之下,最後統治全世界。從1939年以後,他一直和吉斯林保持聯繫,給吉斯林灌輸了納粹的荒謬的哲學理論。 1939年6月,當歐洲正是戰雲密佈的時候,吉斯林乘出席在盧伯克舉行的北歐協會會議的機會,要求羅森堡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其他方面給予支持。從此,吉斯林就經常來往于奧斯陸和柏林之間,為希特勒征服北歐效勞。 在12月份,吉斯林曾帶著一個政變計劃來到柏林,他認為這個計劃一定會得到柏林的重視。因為它是從德奧合併事件抄襲過來的。按照這個計劃,吉斯林的一些衝鋒隊員將在德國由"有經驗的、頑強的、善於這種活動的國社黨人"加以緊急訓練。這些人受過訓練回到挪威之後,將佔領奧斯陸的戰略據點,同時,德國海軍和德國陸軍分遣隊,應挪威新政府的特別要求,將在奧斯陸附近的一個預定的港灣出現。 這是德奧合併策略的全部重演,只是由吉斯林擔任賽斯—英誇特的角色而已。 希特勒和雷德爾曾多次會見了吉斯林,並對他留下了"可靠的印象"。這位挪威的賣國賊,對他的德國主子們說:"英國計劃在斯塔瓦格爾附近登陸,而克裡斯丁散則被提出可能作為英國的基地。挪威的現政府、議會以及整個外交政策都控制在英國的親密友人、著名的猶太人哈姆勃羅(挪威議會主席)手中。"關於英國佔領後對德國所造成的威脅,他作了詳盡的敘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