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盜世奸雄-希特勒 | 上頁 下頁 |
四五 |
|
如果波蘭外交部長,像他自己所說,在新年開始的時候就已因為希特勒的要求而陷入悲觀的話,他的情緒隨著春天的到來更大大低沉了。當3月15日希特勒佔領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並且派兵保護"獨立"的斯洛伐克的時候,就在那天早晨,波蘭南部的邊界已經被斯洛伐克的德國軍隊包圍上了,就像它的北部邊界早已被在波麥臘尼亞和東普魯士的德國軍隊包圍上了一樣。僅僅在一夜之間,它在軍事上就三面被圍,變得無可防守了。 英國張伯倫政府對德國墨蹟未乾即撕毀慕尼黑協定、肢解捷克斯洛伐克並向波蘭提出但澤問題等一系列事件,感到極大震驚。這一系列行動使中歐的戰略形勢發生了有利於德國的重大變化,嚴重損害了英法在歐洲的利益。慕尼黑政策徹底破產,在國內外引起一片指責聲,張伯倫丟盡了臉。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張伯倫在下院發表了強烈譴責希特勒侵略的演說,並宣佈全力支持並保證波蘭的獨立。4月,英國又宣佈保證希臘、羅馬尼亞、丹麥、荷蘭等國的獨立;同時宣佈國民徵兵法,加強戰備。法國也跟著做了相應的表態。由於英法與波蘭根本不接壤,要援助波蘭,必須改善同蘇聯的關係,於是英法兩國同意從5月份開始和蘇聯在莫斯科舉行談判。這些都說明,在希特勒侵略得寸進尺的威脅下,西方國家特別是英國對德政策開始發生相應變化。 希特勒見波蘭不肯屈服,而英法又宣佈保證波蘭的獨立,就在1939年4月3日下達秘密指令,要三軍做好9月1日以後任何時間進攻波蘭的準備。5月22日,德、意兩個法西斯國家締結了軍事同盟條約,結成"鋼鐵同盟"。希特勒一貫用所謂"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怪影"來嚇唬西方國家,阻止歐洲集體安全體系的建立,並千方百計地破壞英法同蘇聯所進行的談判。 在法西斯威脅日益增長、大戰一觸即發的複雜的國際形勢下,斯大林領導下的社會主義蘇聯,一貫堅持反對侵略和維護和平的立場。在一切大小國際會議上,它一再呼籲西方國家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共同制止侵略者。但是,當時蘇聯和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各國人民的反侵略鬥爭聯合力量,還沒有強大到足以制止帝國主義戰爭,而西方國家卻企圖犧牲弱小國家來姑息法西斯侵略者。蘇聯政府爭取西方國家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各種建議都被拒絕了。 在希特勒佔領捷克斯洛伐克3天之後,蘇聯政府曾建議召開六國會議,來討論防止進一步侵略的辦法,可是張伯倫認為"還沒有成熟"而把它否定掉了。4月16日,蘇聯外長李維諾夫在莫斯科接見了英國大使,並且正式建議英國和法國同蘇聯締結三邊互助條約。這個條約要求締約國簽訂一項軍事協定來使互助條約具有實效,還要求由簽字國(如果認為合適的話,還可加上波蘭),對中歐和東歐所有認為自己受到納粹德國威脅的國家作出擔保。丘吉爾對英國政府遲遲不接受蘇聯的建議發表評論說,"如果沒有俄國的積極協助,要組成一條反對納粹侵略的東方戰線是絕不可能的。"東歐任何國家都沒有在那個地區維持一條戰線的力量。然而蘇聯的建議,卻竟然在倫敦和巴黎引起了驚愕。張伯倫一心一意要把蘇聯排除在歐洲大國集團之外,就像他在慕尼黑時代所做的一樣。那些頑固堅持反共的波蘭上校們,即使在德國人已經到了華沙的大門口,他們也拒絕接受蘇聯的援助。 1939年4月7日,墨索里尼派兵侵佔了阿爾巴尼亞,這更加劇了動盪不安的歐洲局勢,一些軍備薄弱的國家愈加膽戰心驚。4月中旬,戈林專程到了羅馬,同墨索里尼就準備一場"全面戰爭"問題舉行了兩次長談。這次會談也談到了在4月15日發到羅馬和柏林的羅斯福總統的一項呼籲。據意大利外交部長齊亞諾說,墨索里尼開頭對這項呼籲連看都不屑一看,戈林說,根本不值得給予答覆。墨索里尼認為,"這是小兒麻痹症的結果";但是戈林的印象是"羅斯福害了初期的神經病"。 美國總統在給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電報裡,要他們作出保證,聲明德意武裝部隊不會入侵英、法、波、蘇在內的31個國家。羅斯福說,如果能作出這種保證的話,他答應美國將參加世界範圍的談判,來使世界解除"軍備競賽的重負",並且打開國際貿易的道路。 羅斯福的呼籲似乎過於天真,但是希特勒卻頗為狼狽,對他正在進行的侵略擴張提出了難題。為了答覆羅斯福的質問,德國外交部在一份外交照會中,向除了波蘭、蘇聯、英國和法國四個國家而外的所有羅斯福曾提到的國家,提出兩個問題:它們是否感到自己受到德國的任何威脅?它們曾否授權羅斯福作這一呼籲?徵詢的結果,絕大部分國家,包括南斯拉夫、比利時、丹麥、挪威、荷蘭和盧森堡在內,都對以上兩個問題作了"否定的答覆"。這些答覆為希特勒提供了彈藥,他利用這些材料,在4月28日的國會上,作了足足有兩小時以上的"精彩"演說。 他雄辯滔滔,機鋒橫溢,對羅斯福的呼籲極盡諷刺挖苦、虛偽狡詐之能事。他的演說,不僅在德國電臺上廣播,而且在全世界幾百家電臺上廣播;在美國也由各大廣播公司轉播。在此以前和以後,都不曾有過他那天那麼遍及全世界的聽眾。在通常一上來先訴說一通凡爾賽和約的罪惡和它所加在德國人民頭上的種種不平和長期痛苦的開場白以後,這篇演說首先對英國和波蘭作了答覆,這個答覆震動了憂心忡忡的歐洲。 他先說,他對英國的欽佩和友誼,然後就攻擊它對他不信任,攻擊它對德國實行新的"包圍政策",並宣佈廢除1935年的英德海軍條約。他說,"它的基礎已經消失了。"對波蘭也一樣,希特勒公開了他一直保守秘密的關於但澤和走廊地帶向波蘭提出的建議,把這個建議稱做"為了歐洲和平的利益而可能想像得出的最大的讓步",並且告訴德國國會,波蘭政府已經拒絕了這個"獨一無二的建議"。波蘭同英國訂立了軍事協定,因此波蘭已經背棄了波德互不侵犯條約。因此,他認為這一協議已經受到波蘭單方面的破壞,從而已經不再有效。 希特勒接著就轉向羅斯福總統,德國獨裁者的辯才幾乎在這裡發揮到頂點。在普通人聽來,這些話充滿了偽善與欺騙,但是對那些仔細挑選出來的國會議員們說來,他那運用自如的喜笑怒駡,聽起來卻真是一番享受。當德國"元首"用越來越動人的效果,幾乎無休無止地取笑美國總統的時候,那些腦滿腸肥的議員們不斷地哄堂大笑。他先把羅斯福來電中的論點一一列舉出來,然後就一臉奸笑地予以譏諷和詭辯。 羅斯福總統來電說,他認為一切國際問題都可以在會議桌上解決。希特勒就此回答說,"要是這些問題果真能在會議桌上得到解決的話,我將不勝高興。然而,我的懷疑是有事實做根據的,那就是,最明顯地表示不信任會議有用處的國家正是美國自己。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會議就是國際聯盟。"希特勒提醒美國總統,德國曾參加過在凡爾賽召開的一次會議,它不是去參加討論,而是去聽別人捉弄。它的代表"受到的屈辱甚至比蘇安族的酋長所受到的屈辱還要大"。 希特勒對羅斯福總統要求他保證不進攻31國中任何一國所作的答覆,最後接觸到了核心。希特勒反問,"羅斯福先生怎麼知道哪一個國家認為自己受到德國政策的威脅,而哪一個國家又認為自己沒有受到這種威脅呢?"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