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盜世奸雄-希特勒 | 上頁 下頁 |
三八 |
|
當張伯倫陶醉在這種自我安慰的幻想中的時候,希特勒卻一股勁兒在政治上和軍事上準備進攻捷克斯洛伐克。9月17日,希特勒指定最高統帥部的一名參謀去協助漢萊因組織"蘇台德自由團",藉以同捷克人不斷保持衝突和糾紛。9月18日這一天,正當張伯倫忙著爭取他的內閣閣員和法國人同意他的投降政策的時候,希特勒就向他的5個軍團,共計36個師下達了行動時間表。為了對捷克斯洛伐克進行最後打擊,政治方面的準備工作也在加緊進行。他對匈牙利和波蘭不斷施加壓力,要它們參加趁火打劫的分贓勾當。9月20日,希特勒接見了匈牙利總理伊姆雷第和外交部長卡尼亞,對布達佩斯所表現的畏縮猶豫大加申斥。希特勒說,匈牙利要參與大事,現在已是最後的機會了,它要是不參加的話,他就不能為匈牙利的利益說話。他向匈牙利人提出兩項要求:第一,匈牙利應當馬上提出它所希望取得的領土內進行公民投票的要求。第二,它對任何方面提出的關於確定捷克斯洛伐克新邊界的建議不作任何保證。從希特勒向匈牙利人說的話裡可以看出,不論張伯倫願意怎麼辦,就是殘存的那個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也不打算讓它長期存在。 在柏林的鼓動下,波蘭政府在9月21日向捷克人提出,要求在有大量波蘭人居住的特青地區舉行公民投票,並且把部隊開到了這一地區的邊境。第二天,匈牙利政府也如法炮製。就在這一天,即9月22日,蘇台德自由團在德國党衛隊的支援下,侵佔了為德國領土包圍的兩個捷克邊境小城——阿舍和埃格爾。 9月22日,事實上在全歐洲都是一個緊張的日子,因為在那天早晨,為了"避免戰禍",張伯倫又再次出發到德國去同希特勒會談了。雖然張伯倫給希特勒帶來了後者在伯希特斯加登會談中所要求的全部東西,但是他們在9月22日下午在來因河畔的小城戈德斯堡再次會談的時候,兩個人都感到不自在。德國代辦在倫敦飛機場送張伯倫啟程之後,就立刻給柏林發了一個急電:"張伯倫一行是帶著沉重的心情動身的……毫無疑問,對張伯倫政策的反對正在增強。" 會談開始後,這次先由張伯倫發言。他先解釋了自己在經過"吃力的談判"以後,已經爭取到不但使英法兩國內閣而且使捷克政府也都接受了希特勒的要求。然後,他就詳盡地提出了實現這些要求的辦法。他已經接受了倫西曼關於使蘇台德區不經公民投票就轉交給德國的建議。至於雜居地區的前途,則可以交給由一個德國人、一個捷克人和一個中立國代表組成的三人委員會來決定。不僅如此,希特勒極為反感的捷克斯洛伐克同法國和蘇聯之間的互助條約也將以一項國際擔保來代替,擔保捷克斯洛伐克不致受到無故的進攻,而後者今後"應保持完全的中立"。 對於這位由英國商人出身的"愛好和平"的英國首相來說,這一切看起來都是極簡單、極合理、極合乎邏輯的。據在場的人說,他以一種顯然可見的自滿心情停了下來等候希特勒的反應。 "我是否可以理解為英國、法國和捷克政府已協議把蘇台德區轉交德國?"希特勒問道。 "是的。"首相微笑著回答。 "我極其抱歉,"希特勒說,"由於過去幾天內形勢的發展,這個計劃已經再也沒有什麼用處了。" 張伯倫聽了這話嚇了一跳,他那貓頭鷹似的臉因為又驚又氣,脹得通紅。不過顯然一點也不是因為恨希特勒騙了他,恨希特勒像普通一個敲竹槓的人一樣,只要對方一答應,就立刻漲價。張伯倫所惋惜、著急的只是,他犧牲捷克人而如此吃力地建立起來的和平大廈,就像紙牌搭成的一樣垮了下來。他告訴希特勒,他"既感到失望,又感到奇怪"。他應當有理由說,元首已經從他那裡得到他所要求的一切了。為了做到這一點,張伯倫把他的全部政治生命作了孤注一擲,他被英國的正直人士指責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向希特勒屈膝投降,而且在那天早上離開英國的時候,確實還有人噓他。 但是,英國首相的個人不幸並沒有打動希特勒的鐵石心腸。他仍然要求,蘇台德區必須立即由德國予以佔領。這一問題至遲要在9月28日完全地最後地解決。 這樣,張伯倫心裡"充滿了凶事臨頭的預感",只好退回到來因河彼岸去考慮他該怎麼辦。那天晚上,他在電話中同自己的閣僚以及法國政府的大員商量以後,幾乎看不出有什麼解決的希望,大家只好同意倫敦和巴黎應當在第二天通知捷克政府:它們不能再繼續承擔建議捷克政府不要動員的責任。 顯然,德國的獨裁者並不願張伯倫就此脫鉤而去,因此提出了一項讓步。把捷克人撤退的期限推遲在10月1日。希特勒賣乖地說:"張伯倫先生,買你的面子,我願意在日期上作一個讓步。我很少給別人做過這樣的事,你是難得的一個。我可以同意規定10月1日為撤離期限。"說著,他拿起筆來,在備忘錄上把日期改了一下。 希特勒還表白說,如果他用武力,那麼,從捷克斯洛伐克手裡取得的土地和他現在提議割讓的地區就完全不一樣了。張伯倫隨即表示,他準備將德國備忘錄轉交捷克政府。第二天上午,希特勒和張伯倫在"非常親切友好"的氣氛中分手告別。在分手之前,他們兩人又單獨會談了一會兒。希特勒說,就他而言,蘇台德問題是必須予以解決的最後一個大問題。他還說到德英的密切關係以及兩國之間的合作,說與英國保持良好關係,是他最為關心的事。他又耍起他的老一套來了。"我們兩國沒有必要產生分歧",希特勒說,"我們不會干預你們在歐洲之外的利益,而你們讓我們在中歐和東南歐自由行動,也無損於你們。當然,到一定時候,殖民地問題也得解決,現在不急,況且也決不會因這個問題而打仗。" 然而就是這一點,對英國首相來說,也似乎頗有作用。他對希特勒的"開恩"十分領情,並表示願向有關方面轉達。最後,張伯倫真摯地同"元首"道別。他說,他感到由於過去幾天的會談,他和"元首"之間已產生了一種相互信任的關係。他仍然希望目前困難的危機將能克服,那時他將本著同樣的精神同"元首"討論其他懸而未決的問題。 希特勒感謝張伯倫這一番話,並告訴他,他也抱有同樣的希望。他再次保證捷克問題是他在歐洲提出的"最後一次"領土要求。 希特勒否認還要攫取領土的聲明,看來對告辭回國的英國首相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為他隨後在下院發表的報告中,曾強調指出,希特勒作這番表示時"懷有極大的誠意"。 事實上,張伯倫在9月24日回到倫敦後,就馬上設法說服英國內閣接受希特勒的新的要求。不過,這次他碰到了沒有料到的反對。海軍大臣達夫·古柏堅決反對他。令人驚訝的是哈利法克斯勳爵也提出了異議。張伯倫已控制不了他的內閣了。這時英國廣泛開展要求張伯倫下臺,反對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的抗議運動。他同樣也不能說服法國政府,後者在9月24日拒絕了戈德斯堡備忘錄,並且在同一天下令部分動員。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憤然拒絕納粹的要求,而且徵召入伍的兵員總數近一百萬人。 面對這些,張伯倫十分焦急。他要向德國獨裁者作一次最後的呼籲,他急忙趕寫了一封親筆信給希特勒,並且在9月26日下午,由他的心腹霍拉斯·威爾遜爵士乘專機趕送到柏林。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