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盜世奸雄-希特勒 | 上頁 下頁
三五


  希特勒現在決意要消滅捷克斯洛伐克,決心從地圖上抹掉這個戰後根據凡爾賽和約新取得獨立的國家。他對這個國家的新生深惡痛絕。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是由托馬斯·迦裡格·馬薩裡克和愛德華·貝奈斯親手締造出來的。馬薩裡克是個馬車夫的兒子,靠自學而成為布拉格大學的哲學教授,並且成了這個國家的第一任總統。貝奈斯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他靠半工半讀,讀完了布拉格大學和法國的三個高等學府;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誕生後,他幾乎是連續擔任外交部長,在馬薩裡克於1935年退休以後,出任第二任總統。

  早在16世紀時,哈布斯堡帝國兼併了古老的波希米亞王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馬薩裡克和貝奈斯領導了捷克的複國運動,經過長期的鬥爭,終於在1918年使捷克斯洛伐克從哈布斯堡帝國中獨立出來,成為中歐最發達的工業國家之一。

  捷克斯洛伐克是法國在東歐的同盟體系的重要成員國,與蘇聯也訂有互助條約。這個國家有1400萬人口,其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950萬,少數民族500萬。少數民族中有350萬是日耳曼居民,主要居住在西部與德國接壤的邊界山區——蘇台德地區。德國併吞奧地利時,一再揚言希望改善德捷關係,事實上希特勒企圖侵略這個國家是蓄謀已久了。

  希特勒侵捷,仍然是玩弄"特洛伊木馬"的詭計。在開始時,他並不直接出面,而是唆使他在這個國家的代理人、蘇台德區日耳曼人党頭目康拉德·漢萊因出面鬧事。

  日耳曼人黨實際上是德國法西斯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第五縱隊",是納粹黨的一個分支。1935年,它每月從德國外交部領取15萬馬克的活動經費。漢萊因是希特勒的忠實走狗,完全按柏林的指使行事。

  1938年3月28日,希特勒把漢萊因叫到柏林,密令他在捷克斯洛伐克製造事端,讓他提出捷政府"所不能接受的要求"。漢萊因對其主子的意圖心領神會,把它歸結為"我們必須老是提出永遠無法使我們滿足的要求"。因此,所謂捷克斯洛伐克境內日耳曼少數民族的困境,對希特勒來說,就像一年以後但澤之于波蘭一樣,不過是一個藉口,以便讓他用來在自己所垂涎的土地上製造糾紛,進行顛覆,用來迷惑其友邦,掩飾他的真實意圖。至於這種真實意圖到底是什麼,希特勒已經在11月5日向軍事領袖們所作的演說和"綠色方案"的頭幾個指示中表示得清清楚楚了:消滅捷克斯洛伐克,攫取它的領土與人民,使之歸屬第三帝國。

  儘管有了奧地利的先例,法國和英國的領導人仍然沒有憬悟到這一點。由於他們政治上短視,懼怕戰爭和戰後可能爆發的布爾什維克革命,仇視當時的社會主義蘇聯,所以準備把捷克斯洛伐克奉送給希特勒,作為推動德國法西斯向東反蘇的禮物。

  法國和捷克斯洛伐克本來訂有同盟條約,當捷克斯洛伐克領土完整和獨立受到威脅時,法國有義務給予援助。可是一紙條約,從來不能保證帝國主義者說話算數。達拉第政府雖然口頭上多次聲明恪守對捷條約義務,背後卻同張伯倫搞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的勾當。1938年4月底,達拉第前往英國與張伯倫磋商。張伯倫對達拉第說,英國是不會為捷克斯洛伐克作戰的,勸法國也這樣做。張伯倫和達拉第說什麼希特勒的全部要求,只不過是要為他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同胞"申張正義"而已。張伯倫說,"希特勒要求的是民族自決,而不是征服"。英法會談後,法國通過外交途徑密告希特勒,他要盡力擺脫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條約義務。英法表示,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不會捲入軍事衝突。

  事實上,當春天一天比一天暖和起來的時候,英國和法國政府就開始對捷克政府施加壓力,要它給予蘇台德日耳曼人以範圍極廣的讓步。5月3日,德國新任駐倫敦大使赫伯特·馮·狄克森向柏林報告,哈利法克斯勳爵曾告訴他,英國政府不久將在布拉格採取一項步驟,其目的在於勸說貝奈斯對蘇台德日耳曼人表示最大限度的和解。4天以後,據德國公使向柏林報告說,駐布拉格的英、法公使就在5月7日採取了這一外交步驟,敦促捷克政府"盡最大限度"來滿足蘇台德人的要求。希特勒和外長裡賓特洛甫看到英法政府如此熱心幫助,甚為高興。

  希特勒越來越急於採取行動。5月19日,來比錫有一家報紙曾發表了一則德軍調動的消息。蘇台德的納粹領袖漢萊因曾在5月9日宣佈,他的黨同捷克政府之間的談判已告破裂,而且據說,在蘇台德發生了開槍射擊的騷動。在柏林,戈培爾博士大肆渲染捷克對蘇台德日耳曼人的"恐怖行動"的宣傳戰,有增無已,緊張局勢似乎正在趨向頂點。

  從5月20日那一個星期五開始的週末,演變成了一個危機的週末,後來被稱為"五月危機"。在此後48小時之中,倫敦、巴黎和布拉格的政府,都惶惶不安,以為歐洲迫近戰爭之程度為1914年夏天以來所未有。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德軍開始在德、捷邊境集結和德國進攻捷克斯洛伐克的新計劃可能被洩漏所造成的。這個計劃是德軍最高統帥部為希特勒所草擬並且在星期五向他提出的。無論如何,至少在布拉格和倫敦,人們都認為希特勒馬上就要對捷克斯洛伐克發動侵略了。從這種看法出發,捷克人就開始動員,而英國和法國政府在迫在眉睫的德國威脅面前,在國內外輿論的壓力下,也曾一度表現了同蘇聯政府的團結精神。但為時不久這種精神就消失了,直到一場新的世界大戰差點兒把它們消滅掉的時候才又重新出現。

  捷克的動員,雖然只是部分的,也使希特勒暴跳如雷,柏林外交部送來的電報也不能使他息怒。這些電報都是報告蘇聯的譴責和世界輿論的警告,侵犯捷克斯洛伐克就意味著一場歐洲大戰。阿道夫·希特勒在他的伯希特斯加登山間別墅裡反復思量,認為自己受到了捷克人的極大侮辱也受到了支持捷克鬥爭的蘇聯政府的極大侮辱。對於這個德國獨裁者來說,丟人之難堪,莫此為甚。尤其使他生氣的是,他打算要犯的侵略罪行在將犯未犯之際就受到了控告。他心中怒不可遏,要向捷克斯洛伐克、特別是向貝奈斯總統報復。在他5月30日簽發的關於"綠色方案"的新指示中說,"我的不可變更的決心就是在最近以軍事行動粉碎捷克斯洛伐克"。

  所謂"最近"的涵義,已由凱特爾在一封隨件附發的指示信中加以說明。他命令:"務須保證『綠色方案』;最遲到1938年10月1日能夠付諸執行。"這是希特勒不惜赴湯蹈火,不惜冒一次又一次危機,甚至不惜冒大戰的危險也要鍥而不捨、務見其成的一個日期。

  希特勒如醉如狂的侵略行動嚇壞了德國的將軍們,陸軍參謀總長路德維希·貝克將軍堅決反對這種行動。他在5月5日的條陳中說,他深信,德國如果對捷克斯洛伐克發動進攻,就會引起歐洲大戰,英國、法國和蘇聯都會反對德國,而美國將成為西方民主國家的兵工廠。德國要取勝,實無希望。僅僅缺乏原料這一點就使它無法贏得戰爭。他認為,事實上,德國的軍事、經濟狀況比它在1917至1918年德皇的軍隊開始崩潰時的處境還要糟糕。

  雖然如此,希特勒還是一意孤行。他當時正在他的山間別墅避暑,周圍都是些阿諛奉承的屑小之徒;他一直不斷地玩火,情緒時而高漲,時而低沉。6月18日,他又發出了一項新的關於"綠色方案"的總的原則性指示:"目前並無對德國發動先發制人的戰爭的危險……只有在我堅信……法國不會出兵,因此英國不會干涉之時,我才會決定對捷克斯洛伐克採取行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