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盜世奸雄-希特勒 | 上頁 下頁 |
二六 |
|
現在希特勒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以宣傳裁軍與和平的方法來迷惑德國在歐洲的敵手,同時睜大眼睛尋找他們集體甲胄中的弱點。1933年5月17日,希特勒在國會發表了"和平演說",這是他一生中最漂亮的演說之一,是欺騙宣傳的傑作,它不僅深深地打動了德國人民的心,使他們團結在他的周圍,而且在國外造成了一個使人有好感的印象。就在前一天,美國總統羅斯福剛剛向44個國家的元首發出了一封動人的信件,概述了美國在裁軍與和平方面的計劃和希望,呼籲廢除一切進攻性武器——轟炸機、坦克、機動重炮。希特勒很快地響應了美國總統的呼籲,並且加以充分的利用。希特勒說,他的政府對羅斯福總統的呼籲表示熱烈的歡迎,德國願意放棄一切進攻性武器,也願意解散它的全部軍隊,銷毀它現有的少量武器,如果鄰國和有武裝的國家也這樣做的話。他還強調,德國不想進攻別國,只想謀求安全,願意同任何國家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這篇演說,還有不少溫和的辭句和熱愛和平的表白,使得憂心忡忡的世界感到又驚又喜。給人的印象是:德國不要戰爭,戰爭是"瘋狂透頂的事"。它會"造成現有社會和政治秩序的崩潰"。納粹德國並不希望把其他國家的人民"德國化"。"上一世紀的心理狀態使人們認為,他們要把波蘭人和法國人變成德國人,這種心理狀態同我們是格格不入的……法國人、波蘭人和其他國家的人民都是我們的鄰人,我們知道,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改變這一客觀現實,否則,這種事情在歷史上是不可想像的。" 但是,其中有一個警告。德國要求同所有其他國家享有平等待遇,特別是在軍事方面。如果不能得到平等待遇,德國寧可退出裁軍會議和國際聯盟。然而,在西方世界同聲慶賀希特勒出乎意料的講道理的時候,這個警告沒有引起注意。倫敦《泰晤士報》也認為,希特勒的平等待遇的要求是"駁不倒的"。工党機關報倫敦《每日先驅報》要求相信希特勒的話。保守的倫敦《旁觀者》週刊認為,希特勒已響應了羅斯福的呼籲,這個姿態使惶惶不安的世界有了新的希望。在華盛頓,據德國官方通訊社引述羅斯福總統的秘書的:"總統對於希特勒接受他的建議感到很鼓舞。" 從這個性格暴躁的納粹獨裁者口中說出來的,竟不是如許多人所預料的蠻橫威脅,而是甜言蜜語,全世界都給迷住了。而在國會中,甚至那些還沒有被投入獄中或自行逃亡的議員,也沒有表示異議,都投票贊成希特勒的外交政策演說,使得國會能夠一致地予以通過。 但是,希特勒的警告並不是空口說說的。當10月初看到協約國堅持要在8年之後才肯把它們的軍備降低到德國水平的時候,他就在10月14日突然宣佈,由於其他大國在日內瓦不肯給予德國平等待遇,德國立即退出裁軍會議和國際聯盟。與此同時,他採取了其他三個步驟,即解散國會,宣佈他將把他退出日內瓦會議的決定交付全國公民投票來認可,最後命令國防部長馮·勃洛姆堡將軍向軍隊發出秘密指示,如果國際聯盟採取制裁行動,就要抵抗武裝進攻。 希特勒所以把公民投票和國會清一色的納粹党議員的新選舉,規定在1933年11月12日舉行,這是因為這一天容易激起德國人民復仇情緒,這是1918年停戰"國恥紀念日"的後一天。11月4日,他在布累斯勞舉行的一次競選大會上說:"我們一定要使這一天在我國人民的歷史上成為得救的一天,歷史將這麼記載:在11月11日,德國人民正式喪失了它的榮譽,而在15年後的11月12日,德國人民又恢復了它的榮譽。"在投票的前夕,11月11日,興登堡總統向全國發表廣播演說,支持希特勒政府的內外政策。他說:"明天你們要表現出堅決的民族團結和對政府的支持。同我和國家總理一起擁護權利平等和光榮和平的原則,讓全世界看到,我們已恢復了德國的統一!" 在經過了15年的挫折失望並對戰敗後果懷了15年的憤懣不平以後,德國人的反應幾乎是一致的。據《第三帝國的興亡》一書披露,合格選民之中約有96%參加了投票,其中有95%贊成德國退出日內瓦會議。甚至在達豪集中營中,被拘的2242人中有2154人投票贊成那個把他們拘禁起來的政府! 在舉行公民投票和選舉之後三天,希特勒邀見波蘭新任大使約瑟夫·利普斯基。在會談結束時發表了一份聯合公報,這一公報不僅使德國公眾而且使外面世界都感到驚異。波蘭政府和德國政府一致同意,用直接談判的手段來解決兩國共同有關的問題,並且為了鞏固歐洲和平,在相互的關係中放棄使用武力。 在德國軍官團的心目中,波蘭是比法國更為可恨和更受鄙視的敵人。他們認為,凡爾賽和約締造者的最不可饒恕的罪過,是用一條波蘭走廊把東普魯士同德國隔絕,成立但澤自由市和把波茲南省及一部分西里西亞割讓給波蘭。割讓部分的居民雖然是波蘭人佔優勢,但是自從瓜分波蘭以來一直是德國的領土。在共和國時期沒有一個德國政治家願意把波蘭的佔領看成是永久不變的事情。當時的總理施特萊斯曼甚至不願考慮同波蘭簽訂東方洛迦諾條約來補充同西方簽訂的洛迦諾條約1925年10月16日,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國代表在瑞士洛迦諾會議上通過,同年12月1日在倫敦正式簽字。 條約主要規定:德、法、比保證德法、德比邊界不受侵犯;遵守凡爾賽和約關於萊茵區實行非軍事化的協定;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一切爭端等。條約宣稱,其目的是為了"鞏固歐洲的和平",實際上是英法企圖固定戰後德國西部邊界,把德帝國主義的侵略矛頭引向東方。但希特勒上臺後,於1936年3月7日首先向萊茵區進軍,並於1939年4月28日首先宣佈廢除該條約,隨即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號稱國防軍之父和共和國初期外交政策的決定者馮·西克特將軍,早在1922年就告訴政府,"波蘭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與德國生存的基本條件不能並存。波蘭必須消滅,而且一定是會消滅的。"他又說,消滅波蘭"必須是德國政策的基本動力之一……波蘭滅亡以後,凡爾賽和約的最堅強支柱之一法國的霸權也將完蛋"。 希特勒看到,在滅亡波蘭之前,必須先使它脫離同法國的聯盟。他現在所採取的方針,除了最後的長遠利益以外,還可以取得眼前利益。由於宣佈放棄用武力來對付波蘭,他就能夠加強他的和平宣傳,並且減輕由於他突然退出日內瓦會議而在西歐和東歐所造成的疑慮。由於誘使波蘭人同他進行直接談判,他就能繞過國聯並且削弱它的權威。這樣也就能夠破壞法國在東歐的聯盟關係,而在這種聯盟關係中,波蘭是個重要的堡壘。 1934年1月26日,也就是希特勒在他執政第一周年紀念日出席國會開幕式的前4天,德國和波蘭宣佈了簽訂為期10年的互不侵犯條約。從這一天起,波蘭開始逐步脫離自從1919年複國以來的保護人——法國,而越來越接近納粹德國。這是一條導致它在"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遠遠沒有滿期之前就亡國的道路。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