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如鋼似鐵-鐵托 | 上頁 下頁


  布羅茲家也不例外。他們分到4名士兵,這4條大漢在他們家足足吃了一個月方才離去。

  接著,庫姆羅維茨又平靜下來,一切又恢復了老樣子。

  過了沒多久,一個星期日,約瑟夫又陪著媽媽去教堂了。庫姆羅維茨人信奉天主教。馬麗亞是虔誠的信徒。她每星期日都帶著約瑟夫及妹妹們去教堂。聖羅科禮拜堂是庫姆羅維茨最高的建築物。

  約瑟夫被牧師看中,每次做彌撤,弗熱科斯拉夫·歐姆斯塔列奇牧師總是要約瑟夫擔任他的跟班。這一次,牧師有事要急著離開。做完彌撤之後,他讓約瑟夫儘快脫掉他身上的祭袍。牧師長得肥胖異常。越著急,祭袍越脫不下。牧師急了,回手朝約瑟夫就是一巴掌。約瑟夫呆住了。坐在下面為兒子脫不下牧師祭袍正在著急的媽媽也呆住了。

  「我再也不進教堂了,媽媽!」出得教堂之後,約瑟夫平靜地對媽媽說。

  「那怎麼可以呢,約紮……」「不,媽媽,再也不進了。」路上,約瑟夫想起了過「勒諾」節的情形。聖誕節過後,新年來了,這時就過起「勒諾」節。神父們到每一個村子去,手裡拿著十字架,身後跟著一名教堂司鋒。司鐸手裡拖著一個布口袋。神父在每個門上用粉筆寫著「耶穌紀元……年」,表示對住戶新年的祝賀。被祝賀者的「報答」是給神父拿出準備好的幾磅玉米、一捆金黃色的麻,或者交出相當於兩天工資的銀幣。

  每逢農戶這樣「奉獻」時,村裡的孩子就默默地發出痛借之聲。大家自己還吃不飽哩,怎麼就……

  「對!再也不到教堂去了!」約瑟夫暗地再下決心。

  約瑟夫畢業了。他先是到舅舅家幹了一段,後來又回到了家裡。

  有一天,村裡來了一個名叫朱列加的人。他從軍隊那邊來,是個上士。

  他喜歡上了約瑟夫,起勁兒地動員約瑟夫跟他一起走,進城去。他說約瑟夫應該到城裡當一名侍者。他對約瑟夫說,侍者穿得好,整日價跟上等的優雅之士呆在一起,有意思得很。

  穿得好這一點又打動了約瑟夫的心。他永遠不能忘記來村裡的那位男爵。他不曉得男爵的名字,只知道他是一名工程師。男爵身材高大,還有一輛汽車,這不算不體面、不威風了吧?但男爵每駕著汽車出現在村裡時,孩子們總是圍上去吵吵鬧鬧。大家並不尊重他,原因就是他的褲子有一塊補釘。

  孩子們暗地裡笑他:「褲子上打補釘,跟我們穿的沒啥兩樣,還算得上什麼男爵哩!」父親對朱列加的主意不大熱心。他已經把大兒子放走了。再放就遠走高飛:去美國。克羅地亞已經有成千上萬的人去了美國。他想讓約瑟夫也到美國去。但是,一個窮農夫上哪里弄那麼多的錢呢?

  無奈,父親只好答應了約瑟夫的請求。

  朱列加高興地帶著約瑟夫離開了庫姆羅維茨,把小約瑟夫投入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這時,約瑟夫15歲。

  欲知約瑟夫離家後的情形如何,請看下文分解。

  正是:

  萬事紜紜過稚胸,母愛師教外鄉風。
  離家尚無鴻鵠志,為著新裝別父兄。

  第二章 進入社會

  學曾為業業為尊,幸遇啟蒙動乾坤。
  青春贏得三分志,欲見歐陸渡遙津。

  且問約瑟夫·布羅茲所進入的,是一種怎樣的社會呢?

  當時,在巴爾幹半島存在著南斯拉夫人,但不存在統一的南斯拉夫國。

  可以這樣認識20世紀初的南斯拉夫人:當時他們大約有1100萬之眾。

  他們分別處在5個國家的統治之下,隸屬於11個不同的省政府,所遵守的是13種不同的立法制度。

  約瑟夫·布羅茲的故鄉克羅地亞,以及他的外祖父家所在地斯洛文尼亞,當時都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

  西部靠海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處境最慘,它們還處於殖民保護領地的地位——是歐洲大陸唯一的一塊殖民保護領地。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1908年。這一年,臭匈帝國強行將它們吞井,從此波黑才結束了殖民領地的歷史。當然,對波黑的南斯拉夫人來說,這無非是跳出了火坑又陷進了牢籠。

  馬其頓人當時居住在奧斯曼帝國的薩洛尼卡、斯科普裡和比利三省,連自治的地位都還尚未獲得。

  當時,只有塞爾維亞和黑山是南斯拉夫人自己治理的獨立國。

  政治上不獨立,經濟上就難以發展。可以說,南斯拉夫各國是歐洲最末走上政治和經濟現代化的地區。

  西歐各國在17世紀和18世紀已經實現了民族統一。德國和意大利也已於19世紀後期完成了民族統一的任務,而南斯拉夫形成一國之內的統一民族,卻是1918年以後的事。

  歐洲資產階級在阻撓甫斯拉夫民族的統一進程。

  我們且具體地看一看約瑟夫的故鄉克羅地亞的情況。

  奧匈帝國的皇帝是弗蘭茨·約瑟夫。這位皇帝在1848年歐洲舞臺最熱鬧的年代登基,到20世紀開元,他正好慶賀70大壽。他人老思想也老。他的政策無法適應日益變化著的新形勢。他也活該倒黴處在了一個倒黴的時代。

  他無論如何都無力扭轉帝國的頹勢。先是在與法國拿破崙第三的較量裡吃了大虧,隨後,1866年,他的「無敵之旅」又被俾斯麥的普魯士現代化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從那時起,帝國就一蹶不振。

  無奈,弗蘭茨·約瑟夫只好聽從大臣們的意見,採取軟硬兩手,來加強對各非奧地利行省的控制。

  對匈牙利,弗蘭茨做了重大讓步。他不但允許了匈牙利的自治,而且答應匈牙利實際控制克羅地亞,推行所謂的「二元帝國」體制。這種體制的一個重要後果,是使克羅地亞的南斯拉夫人成了「三等公民」,從而激起了克羅地亞南斯拉夫人更加激烈的反抗。

  表面上看,克羅地亞比起其他南斯拉夫人居住區還算是好的。匈牙利人允許克羅地亞設立自己的議會「沙布爾」,並在議會中設立自己的主席「巴昂」。克羅地亞的地方行政事務也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權。但是,議會的選舉完全是有錢人的事,當時,約有200萬的居民當中,有選舉權的僅有3萬。

  農民有80%被剝奪了選舉權。

  選舉也是鬧戲一場。選舉日變成了選民的「節日」——選舉日的上午,每個選民可以得到一盤土豆燒牛肉外加一公升酒,或者選舉前發給一隻新靴子,投票後再發另一隻。候選人當然是指定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