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史迪威 | 上頁 下頁 |
八一 |
|
如果你不為你在緬北的幾個師提供補充兵員,如果你不 向薩爾溫江派遣增援部隊,而是撤回這些部隊,我們將會失 去打通與中國地面聯繫的全部機會,並將立即危及飛越駝峰 的空中航線。對此,你必須準備自己接受其後果,並承擔個 人責任。 近幾個月來,我再三敦促你採取果斷的行動,以抵禦一 直在向中國和你迫近的災難。由於你至今尚未委派史迪威將 軍指揮所有在華軍隊,致使我們面臨著華東要地的失陷,面 臨著可能造成的災難性後果…… 雖然我們在世界各地正迫使敵人敗退,但這在相當時期 內無法救助中國的形勢。我們的軍隊正跨越太平洋迅速推進, 但如果你不採取迅速和有力的行動,這一推進對中國來說也 太晚了。只有你依靠自己的力量,立即採取果斷的行動,才 能保住你們多年苦鬥的成果和我們為支持你而作出的努力。 我確信,現在你要阻止日軍達到其在華目的的唯一辦法, 就是立即增援薩爾溫江的部隊,並加強他們的攻勢;同時,立 即授予史迪威將軍指揮你所有軍隊的全權。我要求你採取的 行動,將會使同盟國在保持和增加對華援助方面作出進一步 的努力。 史迪威把羅斯福的電報,看成是羅斯福採取強硬路線的重要轉變,他認為:「羅斯福終於把話說明白了,差不多句句都帶有火藥味,很濃的火藥味。」他立即驅車趕往黃山別墅,想把這封電報親自交給蔣介石。 那天下午,蔣介石正和赫爾利、宋子文、何應欽、白崇禧等人召開會議。史迪威先把赫爾利叫到外面,讓他看了總統的來電。然後走進房間,把已譯成中文的電報交給了蔣介石。「我把這包辣椒面遞給了他,然後如釋重負地坐了下來。這一槍打中了這個壞東西的要害,然後穿透了他。這是徹底的一擊,但他沒有臉色發青,失去說話的能力,他眼睛眨都沒眨。他只是對我說:『我知道了。』然後坐在那裡,輕輕地搖著一隻腳。」 當天晚上,史迪威充滿勝利的喜悅,他在日記中寫道:「在今天的日曆上,我用紅筆做了標記……漫長的兩年過去了,但至少羅斯福睜開了眼睛,抬手沉重地給了一擊。」 蔣介石在黃山別墅,卻是滿心的沮喪和憤怒,他在當天的日記中寫下了這樣的話:「今日實為余平生最大之恥辱也。」 形勢的突然變化,使衝突的雙方都一時陷入了迷茫。蔣介石絕不願屈服於美國方面的壓力,他在國內的地位由於軍事上的失敗、經濟上的崩潰和民主運動的高漲已經十分虛弱了,退讓一步就意味著他的徹底垮臺。但是,他又不能徹底地得罪美國,要找出一個既不觸怒羅斯福又拒絕史迪威的兩全之策並不容易。9月20日,他批准了史迪威擬定的桂林防禦計劃,冷靜地在尋找反撲的機會和途徑。 史迪威在勝利的喜悅中產生了錯覺,羅斯福給了他前所未有的堅決支持,似乎總統已完全接受了他的主張,乘勝前進,蔣介石就不得不退縮。他認為:「顯然蔣介石在傾聽我們的建議,他改變了桂林的計劃,派白崇禧前去指揮,槍決了第93軍軍長,準備從西北調6個師南下。顯然他準備移交指揮權,並將使用共產黨部隊。」 9月23日,他找到了一套自認為可以「打破僵局」的辦法,其中主要的一條就是派他去延安同共產黨談判,說服他們接受中央政府的領導和他本人的指揮。他設想了5個條件:1.共產黨承認大元帥的最高權力,通過史迪威本人接受命令;2.在黃河以北使用共產黨的部隊,不與中央政府的軍隊接觸;3.提供5個師的裝備和軍火,並給予大炮支援;4.使這些共產黨的師始終保持充分的實力;5.國共雙方在打敗日本之前停止討論政治問題。 史迪威提出這一問題可能基於兩點想法。首先,他確實對共產黨人有好感,而共產黨人也向他表示過願接受他的指揮。他曾在一篇筆記中寫道:「根據我的觀察來評判國民黨和共產黨,國民黨腐敗,玩忽職守,混亂,經濟崩潰,苛捐雜稅,言行不一……共產黨的綱領則是……減稅,減租,減息,提高生產和生活水平,參加管理,實踐諾言。」9月13日,他在重慶會見了兩名共產黨的使者,他們轉達了朱德和毛澤東對史迪威的問候,「他們表示願意在我的指揮下進行戰鬥」。同時,美軍觀察組也從延安轉來過同樣的信息。其次,如果能把共產黨的軍隊置於他的指揮之下,並通過他接受中央政府的領導,這或許能解決蔣介石的一個重大疑慮。 9月24日,當赫爾利拿著史迪威的建議去見蔣介石的時候,蔣介石以十分堅決的態度,要求美國方面召回史迪威。他對赫爾利說,我絕不能變更三民主義之民主政治,坐看共產黨赤化中國。史迪威完全缺乏政治頭腦,我已經對他失去了最後一點希望和信心。因此,我不能讓他擔負中國戰區的指揮權。據赫爾利說,他曾盡力規勸蔣介石收回成命;而據國民黨方面的記錄,赫爾利也攻擊了史迪威性格粗暴,聲稱他曾起草電報,要求美國政府把租借物資管理權交給蔣介石,但史迪威拒絕簽發等等。蔣介石交給赫爾利一封給羅斯福的電報,要求另派一名「富於友誼合作精神」的美國將軍來接替史迪威,並保證「竭誠歡迎」和「全力支持」繼任者。第二天,赫爾利將電報轉給了羅斯福。 史迪威聽到這一消息,感到十分氣憤。他隨即向馬歇爾報告了發生的全部情況,希望能得到有力的支持。他認為,蔣介石一貫是朝三暮四,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只要美國方面堅持立場,局面還是可以挽回的。 華盛頓在對待這一問題的態度上發生了嚴重分歧。馬歇爾和陸軍部主張支持史迪威,他們起草了一份措詞激烈的電報,以反駁蔣介石的各項指責。但是,羅斯福總統不同意簽發這份電報。他曾接到赫爾利的報告,認為蔣介石並不是拒絕接受美國人執掌中國軍隊的指揮權,而完全是由於個人性格上的不和,拒絕接受史迪威。這種虛假的表像,掩蓋了這場衝突的根本原因和實質。蔣介石也確實信誓旦旦地保證,「竭誠歡迎」除史迪威以外的任何美國將軍。特別重要的是,剛剛結束的第二次魁北克會議,已經決定改變把中國大陸作為擊敗日軍主要戰場的方針,美國已經沒有必要再去堅持對中國軍隊的指揮權。 當華盛頓還在就此事爭執的時候,羅斯福的高級助手霍普金斯私下裡把總統願意召回史迪威的個人想法,透露給了當時正在華盛頓的孔祥熙。孔祥熙立即於10月1日,將這一消息電告蔣介石。根據蔣介石的授意,宋子文馬上用這個白宮後門出來的「總統信息」,加強了對赫爾利的影響。形勢在朝著對史迪威非常不利的方向發展。 10月1日,史迪威在寫給妻子的信中傾訴了心中的苦悶,他寫道:「羅斯福顯然拋棄了我。如果這個老傻瓜在這上面讓了步,『花生米』從現在起就會失去控制,顯然他已經這樣做了。徹底的失敗。我的良心是清白的。我貫徹了給我的命令。我沒有什麼可遺憾的,除了看著美國受到欺騙。」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