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史迪威 | 上頁 下頁
六五


  羅斯福雖然在卡薩布蘭卡會議上批准了「安納吉姆」戰役,但他對陳納德空中作戰計劃的興趣,顯然大大超過了反攻緬甸。會議期間,他曾對英美的參謀長們說,反攻緬甸固然重要,但這不會對中國人產生直接影響,而對日軍的空中打擊則可以提高他們的抗戰信心。同時,美軍在太平洋上的逐島作戰,花費的時間太長,付出的代價太大,必須尋求其他攻擊日本的方法。他認為,增強陳納德的空軍力量,可以從中國起飛攻擊日本的海上運輸線,而且還能攻擊日本本土,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會後,空軍司令阿諾德將軍赴華,他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考察陳納德的空戰計劃,並設法支援陳納德。

  阿諾德並不喜歡陳納德,他非常瞭解這個前美國空軍上尉的人品。還在中國戰區剛剛成立的時候,陳納德就通過蔣介石夫婦向美國方面遊說,要求由他來擔任中國戰區空軍的指揮官。阿諾德對此勃然大怒,堅持讓比斯爾擔任了第10航空隊司令。因此,當蔣介石提出要讓陳納德獨立組成一支空軍部隊時,阿諾德明確地表示反對。他在寫給馬歇爾的報告中認為,儘管陳納德作為一個戰鬥指揮官還不錯,但在行政管理方面很差,因此他的部隊不應脫離第10航空隊的管轄而獨立。陳納德的空軍部隊確實取得了一些戰果,但這支部隊疏於管理,紀律鬆懈,作風放蕩,為所欲為,也是出了名的。1942年,陳納德手下的人,動用飛機從桂林和印度向昆明偷運少女充當軍妓。當事情敗露後,美國著名記者白修德曾就此事採訪陳納德,他竟堂而皇之地說:「我那個妓院太讓我操心,大兵們總得要有女人,我得給他們弄一些乾淨的。」最後是在史迪威的嚴厲干預下,陳納德才關閉了那所妓院。1943年又發生了從印度偷運和走私黃金的事件。事後查明,該案件與陳納德有直接關係。這兩件事都曾成為轟動一時的醜聞。

  羅斯福對這些「軍紀」方面的問題不感興趣,他的耳朵裡塞滿了從其他渠道聽來的一些情況。

  1942年11月,宋美齡到美國訪問並治療她頑固的皮膚病。翌年初,羅斯福夫人邀請她住進了白宮。宋美齡利用這一機會,不遺餘力地向羅斯福及其身邊的要員們散佈「對史迪威的厭惡和對陳納德的敬佩」。

  1943年2月7日,蔣介石致電羅斯福,直接向他提出了讓陳納德獨立組織一支空軍部隊等「三項要求」,並稱讚陳納德是一位優秀的戰鬥指揮官,是他可以放心地與之合作的人。

  3月,羅斯福的一個遠房侄子艾爾索普通過霍普金斯一連給」他寫了4封信。艾爾索普曾在陳納德的志願航空隊擔任新聞發佈官,不久前他通過霍普金斯的關係當上了美國租借物資管理委員會駐重慶的代表。他在給羅斯福的一連串信件中,猛烈地抨擊史迪威,說他輕視蔣介石和堅持軍事改革的做法,只會招來中國人的敵意。他認為,國民黨面臨著國內共產黨人的「顛覆」和俄國布爾什維克的「威脅」,華盛頓應當允許蔣介石保存自己的實力,並幫助他們設法「解散中國共產黨」。他提出:美國應當給陳納德以全力支持,並召回史迪威。

  羅斯福雖然重視中國戰場在戰時的作用,但更為重視在戰後的中美關係,他要把中國作為戰後美國對亞洲政策的重要支柱。為了這樣的目的,他必須緊緊地拉住中國,拉住蔣介石。史迪威的一套辦法,雖能推動中國在對日作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但確有觸怒蔣介石、損害中美合作的危險;而陳納德的空戰計劃,既能打擊日本,又能滿足蔣介石的需要,似乎成了最輕鬆的「兩全之策」。

  3月8日,羅斯福致電蔣介石,同意讓陳納德的駐華空軍脫離第10航空隊,組成獨立的第14航空隊,並保證儘快向陳納德提供500架作戰飛機,至於空運物資也答應提高到每月1萬噸。

  同一天,羅斯福還寫信給馬歇爾,對他轉交的史迪威的來信提出了嚴厲指責,並闡述了對中國的一系列政策。他在信中說道:

  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史迪威在與蔣委員長打交道時採取
  了完全錯誤的方式。

  委員長認為,必須保持他的至高無上的權威。他既是行
  政首腦,又是最高統帥,我們不能用嚴厲的口氣同這樣的人
  說話,或是像對待摩洛哥蘇丹那樣去逼迫他作出許諾。
  在對緬甸戰役寄予希望的同時,我仍然相信,我們在

  1943年的重點應當放在陳納德的空中作戰上,發揮他的戰略
  作用。我希望看到這個問題得以加強。
  更重要的是,必須在中國確立一項空中政策、保證陳納
  德在經過史迪威批准的情況下,對空軍作戰和戰術有絕對的
  自主權。

  我們相信史迪威和委員長的關係會得到改善,同時我
  希望不要妨礙陳納德以適當的方式與中國人討論空中作
  戰問題。

  我們和中國的關係有重要意義,希望你告訴史迪威和陳
  納德,他們作為我們在那裡的代表,應當更清楚地意識到這
  一點。他們應當成為我們在中國的最好的外交使節,這與他
  們承擔的軍事任務是完全一致的……

  此外,我希望通過你讓陳納德有機會去做他認為能做到
  的事情。

  羅斯福的信表現了他對國民黨政權的錯誤分析和對陳納德空戰計劃的過高估價,這與史迪威通過實際觀察得出的結論截然相反。羅斯福的這些觀點,給史迪威造成了巨大壓力。不過,馬歇爾沒有改變支持史迪威的立場,他一方面不得不執行總統的某些具體指示,把信中的部分內容轉告了史迪威;隨即又馬上覆信羅斯福,再次闡述了他對中國問題的不同看法,並為史迪威作了積極的辯解。

  關於對中國領導人的看法,馬歇爾避開了羅斯福大加讚賞的蔣介石,他把抨擊的矛頭指向了何應欽等人。他認為,何應欽之流採取的政策是「等待和觀望」,其目的是要讓同盟國去作戰,自己坐收漁利。如果不進行軍事改革,就無法改變中國的這種狀況。

  馬歇爾明確指出了陳納德空戰計劃面臨的兩個嚴重問題:第一是供應問題,單靠駝峰空運無法滿足實行大規模空戰的需要,只有收復緬甸、打通地面交通線,才能使這個問題得以根本解決。第二是如何保護空軍的地面機場。如果不提高中國地面部隊的戰鬥力,日軍就可以輕鬆地摧毀這些機場。他舉出了浙江的例子,那些準備用來停放轟炸日本本土的飛機的機場,已經被日軍摧毀,至今尚未收復。

  在對史迪威的評價問題上,馬歇爾指出:「毫無疑問,史迪威將軍在許多問題上同委員長進行了非常直率的交談,這是為了取得他的支持,以創造條件使我們的援助在對日作戰中發揮效用。為此,有時會引起委員長的不快,這是令人遺憾的。儘管如此,我認為沒有一個美國軍官能像史迪威那樣,既瞭解中國人和他們的語言,又具有一個軍人和指揮官的能力。他是強硬了些,但是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使緬甸戰役取得成功,克服英國人對我們所有計劃的消極抵制,並為整編中國軍隊取得一些進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