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史迪威 | 上頁 下頁
六一


  陳納德在信中聲稱,只要能給他105架新式戰鬥機,30架中型轟炸機,在最後階段再給他12架重型轟炸機,並一直保持這個水平,他就能在「半年或者至多一年的時間內,有把握地摧毀日本空軍並打敗日本」。我們用不著過細地去追究這一計劃的事實根據,只要看看戰爭的實際進程,就可以瞭解陳納德的極度荒唐。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在對日作戰方面僅空中力量就投入了9個陸軍航空隊和90艘航空母艦上的作戰飛機,共計14847架;戰爭持續了3年零8個月,而且最後還在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而陳納德卻大言不慚地要用147架飛機在一年之內就打敗日本,牛皮實在吹得太大了。正如馬歇爾後來所說的那樣,陳納德的空戰計劃「只不過是一派胡言;戰略倒不錯,就是毫無意義」。

  其實,陳納德的主要目標也並不在這個空戰計劃上,他的真實企圖在於信中的幾個附加條件。首先,他提出要賦予他指揮中國戰區美國空軍的全部權力;接著,他就向史迪威的地位提出挑戰,要求「擁有作為美國駐華軍事指揮官的全部權力」;同時,他還要求取得「直接與蔣委員長和中國軍隊打交道」的自由,並認為「我得到了蔣委員長和中國高層領導人的信任」,「蔣委員長也希望我這樣做」。他許諾,只要能取得這些權力,「我不僅能打垮日本,而且能使中國人成為美國持久的朋友。我深信,我能培植這種友誼,使中國世世代代成為美國巨大的,友好的貿易市場」。

  羅斯福對陳納德的來信很感興趣,信中的高度浪漫主義非常適合他的胃口。他從報紙上看到了不少關於「飛虎隊」輝煌戰績的報道,因此,很願意採納陳納德要求並不太高的建議,或許這小小的代價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況且他本來就已抱有撤換史迪威的念頭。羅斯福把陳納德的來信轉給了陸軍部。

  同時,陸軍部還收到了海軍部長諾克斯轉來的駐華海軍武官傑姆斯·麥克休的一份報告。麥克休是蔣介石和陳納德的密友,他在重慶期間,幾乎每個星期都三四次出席蔣介石的家宴。他在報告中認為,史迪威堅持奪回緬甸,完全是在遭受恥辱性失敗之後個人復仇野心的表現。收復緬甸的計劃,妨礙了陳納德的空軍力量充分發揮作用。他提出:「只要撤換史迪威和比斯爾(美國駐華空軍司令、第10航空隊司令),解散他們龐大的參謀機構,特別是把權力移交給陳納德,就能鼓舞蔣委員長,使這個戰區的局勢得到根本的改變。」

  史汀生和馬歇爾對陳納德、麥克休的來信火冒三丈,他們要求海軍部不准正在回國途中的麥克休再去中國任職,並由陸軍部寫報告給羅斯福,批駁了單一空中作戰的荒謬性,強調了奪回緬甸的重要意義,同時再次表示了對史迪威的堅決支持。儘管羅斯福對陳納德仍有所偏愛,但他不能不考慮兩位陸軍首腦一致的堅定態度。柯裡又去見了馬歇爾,表示他要收回關於撤換史迪威的建議。

  經過一段波譎雲詭的紛擾,史迪威的處境開始出現一些積極的變化。

  10月12日,羅斯福致電蔣介石,有保留地答覆了他在6月29日提出的三項要求。羅斯福同意向中國戰區提供265架作戰飛機』,並答應派出100架運輸機,以保證從1943年1月起每月經駝峰航線向中國運送5000噸物資,但拒絕了為反攻緬甸派遣美國陸軍部隊。他告訴蔣介石,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正在研究史迪威反攻緬甸的計劃,由於駝峰空運十分有限,只有重新打通滇緬路才能擴大對華援助的數量。他沒有採納史迪威和陸軍部的建議,對這些援助提出附加條件,但也在電報中委婉地指出,如果蔣介石能夠在雲南部署和整編軍隊,「這對實現我們共同的目標是極為重要的。」

  同時,馬歇爾和史汀生分別會見了正準備回國述職的中國外長宋子文,指出目前的關鍵問題是要打通向中國提供物資援助的地面交通線,這就要求中美英三國採取一致的軍事行動。因此,「美國駐華代表必須是一位驍勇善戰的軍事將領,而不應當是一個油嘴滑舌的外交官」。他要宋子文轉告一句美國的俗語:「現在需要的是胡椒,而不是蜜糖。」宋子文保證,他將把建立委員長和史迪威之間的和諧關係當作他的「唯一目的」。回國之後,宋子文成為史迪威和蔣介石互相溝通的主要渠道。

  馬歇爾還以個人名義致電史迪威,向他透露了蔣介石通過柯裡、威爾基、陳納德、麥克休等人向羅斯福總統施加影響的情況。他一方面對史迪威保證,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另一方面也勸告史迪威「培養更大的忍耐力和寬容能力。這種忍耐力和寬容能力必須超過對一般人的要求,尤其要大大超過你現在的狀況」。史迪威並不是不想這麼做,只要蔣介石能改變他那種消極的頑固立場,他很願意給以積極的合作。隨著蔣介石態度的變化,史迪威和蔣介石的關係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

  10月14日,蔣介石在收到羅斯福對他三項要求的答覆之後,正式交給史迪威一份中國方面關於反攻緬甸的作戰計劃,並約史迪威到他的官邸一同就餐。蔣介石不僅同意派印度和雲南兩個方面的中國軍隊參加反攻緬甸的作戰,而且同意由史迪威全權指揮中國駐印軍,並提出雲南方面的中國軍隊可以由10至15個師增加為15至20個師。但是,他又表示,英國和美國必須向孟加拉灣派出足夠的海軍和空軍力量,掌握制海權和制空權,並在仰光實施登陸作戰,他堅持以此作為反攻緬甸的先決條件。

  現在問題的關鍵是要說服韋威爾,讓英國人承擔起他們的義務。第二天,史迪威便興沖沖地飛往印度。為了使中國和英國這兩個不和睦的盟國協同一致,史迪威採取了兩邊「扯袖子」的辦法。他在日記中作了這樣的描述:「我跑到重慶拉拉委員長的袖子,告訴他最好南下向薩爾溫江進攻,因為英國人正打算從南面攻入緬甸……如果英國人單獨佔領了緬甸,中國人可就無地自容了。接著我又飛到印度,拉拉阿爾奇(韋威爾)的袖子說,委員長正準備南下薩爾溫江,你們最好也迅速採取行動。如果中國軍隊勇敢地揮師南下,而你們卻按兵不動,你們英國人沒有盡到白人的義務,往後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英國人對中國軍隊參加反攻緬甸的作戰憂心仲忡。他們擔心這會威脅英國在戰後對緬甸的殖民統治,並刺激印度人的民族主義情緒。他們甚至還懷疑中國對緬甸有領土野心。因此,韋威爾列舉種種困難,表示了消極抵制,並製造藉口反對中國繼續向駐印軍空運補充兵員。史迪威給馬歇爾發去了求援的急電,他認為英國人的態度將會「毀掉我們的一切工作,激怒中國人,危害未一來的所有合作」。馬歇爾通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對英國施加影響,韋威爾終於改變態度,有條件地原則同意了反攻緬甸的計劃。

  史迪威立即返回重慶,於11月3日同蔣介石、宋美齡、宋子文等人召開了討論緬甸作戰的會議。蔣介石又一次作出了一系列使史迪威感到「驚訝」的積極態度。他同意在1943年2月15日以前向雲南部署15個師和盡可能多的炮兵部隊,並同意由史迪威來挑選這15個師和這支部隊的最高指揮官。他還提出再向印度增派1個師,參加蘭姆加爾的訓練,作為駐印軍的預備隊。同時,他也再次強調,如果英軍不能在孟加拉灣掌握制海權和制空權,以阻止仰光方面的日軍北進增援,他就將不派一兵一卒參加此次作戰。儘管如此,史迪威仍對會議的結果感到非常高興,他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我們向前邁出的最大一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