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縱橫捭闔-斯大林 | 上頁 下頁 |
九五 |
|
至1月底在庫斯特林附近強渡奧得河,並在河西岸佔據了橋頭堡。蘇軍距離柏林只有六七十公里了。 這一戰役歷經20多天便勝利結束了。蘇軍西進570公里,粉碎了德國整編「A」集團軍群,消滅德軍35個師。僅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和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就俘虜敵人官兵14.7萬多人,繳獲敵機1360架,和1377輛坦克。蘇軍這一正面突擊的進攻方式取得輝煌戰績。在1月底2月初蘇軍抵達奧得河之後便停止下來,在該線與德軍一直對峙到4月中旬。在此期間,蘇軍的後勤部隊和軍用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到西部,以備攻取柏林之用。同時,他們還完成了上西里西亞戰役和東波美拉尼亞戰役。經過50天的激戰,蘇軍粉碎了「維斯瓦」集團軍群,佔領東波美拉尼亞廣大地區,逼近了波羅的海海岸和奧得河河口附近。這樣就消除了蘇軍北翼所受的威脅,使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可以集中力量攻打柏林。同時,蘇聯的波羅的海紅旗艦隊也擴大了活動範圍。 戰爭打到了德國本土,希特勒及其同夥竭盡全力妄圖挽救敗局。東普魯士是德國軍國主義的搖籃。早從1932年起,德軍就在這裡修築了鞏固的防禦工事,1944年又進一步加強了這些工事。該地區直接威脅著中路蘇軍的北側,又是德國海軍基地之一。在經濟上它是德國的一個重要產糧區。希特勒從1944年秋季號召德軍保衛德國領土以來,便把搜集到的一些預備隊派到這裡來。戰役開始前,東普魯士集團敵軍共有58萬官兵和28萬人民衝鋒隊。 希特勒的命令是:不惜任何代價守住東普魯士,盡可能多地牽制蘇軍,長期阻擋蘇聯白俄羅斯第二和第三方面軍前進,並使其遭受重大損失。 蘇軍參加這一戰役的部隊共有167萬人。斯大林向攻擊部隊提出的戰略任務是,消滅敵人最大的集群之一「中央」集團軍群,前出波羅的海,佔領東普魯士及其最重要的海港哥尼斯堡和波爾拉伊。經過三個多月的艱苦奮戰,終於肅清了哥尼斯堡地區的德軍。共擊斃敵軍12萬多人,生俘14萬人。 東普魯士戰役是一次艱苦頑強而持久的戰役,蘇軍取得了很大的勝利,消滅了敵軍大量有生力量,徹底肅清了德國軍國主義的堡壘。所以這一勝利具有很大的政治歷史意義和戰略意義。 由於蘇德戰場上德軍主力大量被殲滅和盟軍前出到了萊因河,法西斯德國已面臨無法挽救的徹底失敗。德國已無力繼續作戰,然而在戰爭行將結束之時,蘇聯與同盟國的相互關係發生了一系列尖銳的政治問題。 在美英軍隊統帥部的行動上,原來那種猶豫拖延的態度已為異常匆忙的行動所代替。英美兩國政府催促其歐洲遠征軍儘快向德國中心地域推進,以便在蘇軍到達之前將其佔領。 丘吉爾在1945年4月1日給羅斯福的信中寫道: 「俄國軍隊毫無疑問將佔領整個奧地利並進入維也納。倘若柏林也由他們佔領,難道他們不會不適當地得出印象,似乎是他們對我們的共同勝利作出了絕大部分貢獻?難道這種印象不會使他們產生一種將給未來造成極為重大困難的情緒?因此,我認為從政治觀點來看,我們應盡可能向德國東部推進,如果柏林是在我們能達到的範圍之內,我們毫無疑問應當將它佔領。」隨後蘇方得知,英軍統帥部和許多美國將領採取了一切措施,力求佔領柏林以及柏林以北和以南的地區。因此就在東波美拉尼亞戰役還在進行的時候,斯大林急召朱可夫返回莫斯科,商談軍務。 在朱可夫向最高統帥彙報了前線情況後,斯大林說:「我們出去走一走好嗎?我感到有點精神不爽。」在朱可夫看來,斯大林的整個面容、動作和言談都給人一種身體相當疲憊的感覺。在4年戰爭期間,斯大林的確是過度疲勞了。他的工作非常緊張,經常睡眠不足,特別是在1941年至1942年曾為紅軍所受挫折而萬分擔憂。 這一切不可能不影響到他的健康。 散步時,斯大林出人意外地開始同朱可夫談起了他的童年生活。在交談了一個鐘頭以後,他說:「我們喝茶去吧,還有些事需要同你談一談。」在往回走的路上,朱可夫問道:「斯大林同志,我早就想知道有關你的兒子雅可夫的情況。有沒有關於他的消息呢?」斯大林沒有馬上回答這一問題。在又走過100來步之後,他才以一種低沉的語調說道:「雅可夫無法從戰俘營逃出來。法西斯強盜會把他槍斃掉的。 據說他們把他同其他戰俘隔開,誘勸他背叛祖國。」沉默了一會,他又以堅定的語氣補充說:「不會的,雅可夫寧願死也不會背叛祖國。」朱可夫覺察到,斯大林為自己的兒子而十分難過。他坐在桌旁,沉默了很久,一點東西也不吃。 後來,他仿佛一面繼續思考著這一問題,一面沉痛他說道:「多麼艱苦的戰爭!它奪去了我們多少人的生命。看來,我們很少有誰的家庭沒有犧牲親人……這種體驗只有在鬥爭中受到鍛煉的、意志堅定的、受過共產黨教育的蘇聯人才能忍受住。」斯大林給朱可夫講述了雅爾塔會議,要他作好攻克柏林的準備。一場搗毀希特勒老巢的戰鬥就要開始了。 正是:運籌帷幄多奇計,決勝千里有大謀。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三十章 勝利前夕 勝利前夕事務忙,外交穿梭費思量; 三方首腦再會晤,相互攤牌亮主張。 1944年夏秋兩季,英國首相在致羅斯福的信件中,三番五次地談到了隨著紅軍的勝利西進而發展的對蘇關係問題。丘吉爾特別擔心的是,希特勒侵略者被蘇聯軍隊從東歐和東南歐國家趕出去,會削弱西方國家在這一地區的影響,並導致倫敦和華盛頓所不希望產生的社會和政治後果。因此,英國人想儘快舉行新的「三巨頭」會晤,以便「弄清俄國人的意圖」,並企圖用某些義務「約束」莫斯科。 英國駐蘇大使克爾奉丘吉爾首相之命,在同蘇聯政府首腦的談話中,多次提出三國領導人再次會晤的問題。但斯大林推辭說,由於醫生的反對和戰場軍務繁忙,他最近不能離開莫斯科遠行。另一方面,羅斯福也認為,舉行最高級會議時機不當,因為美國總統大選臨近,需要他隨時關注競選活動,因而不能出國與會。 在此情況下,丘吉爾和羅斯福於1944年9月中旬在魁北克舉行了會晤。 雙方討論了亞洲和歐洲今後的戰事問題。英國統帥部計劃可歸結為:搶在紅軍之前,佔領中歐和巴爾幹。英國政府對地中海戰場尤為關心。倫敦把巴爾幹看作是歐洲的經濟和戰略要地,對之非常重視。此外,丘吉爾及其親信同僚還將巴爾幹視為美英聯軍進入匈牙利和奧地利的捷徑。在魁北克會談中,美國代表團原則上同意丘吉爾的計劃,但認為必須首先加速歐洲西部的進攻,以便在把德國人從法國、比利時與荷蘭趕出去之後儘量多地佔領德國領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