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縱橫捭闔-斯大林 | 上頁 下頁
七二


  德軍在莫斯科戰役和冬季戰役的失敗,標誌著希特勒「閃電戰」的徹底破產。早在制定「巴巴羅沙」計劃時,希特勒統帥部就狂妄宣稱,要在6個星期之內,消滅蘇聯。然而蘇德戰爭已經進行了8個多月,「巴巴羅沙」計劃卻遠沒有實現。它原定佔領蘇聯的莫斯科、列￿格勒和頓巴斯三個主要目標,只實現了一個,莫斯科和列￿格勒仍牢牢掌握在蘇軍手裡。至於實現他們的第二步計劃,即佔領阿斯特拉罕、伏爾加和阿爾罕格爾斯克,就更加遙遙無期了。

  希特勒在莫斯科戰役的失敗,是德國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遭到的第一次大失敗。他們曾經在短短的兩個多月裡,就佔領了西歐和北歐六個國家,逞兇一時,不可一世。他們妄想在一個半月之內,把蘇聯徹底打敗,從地球上消滅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現在,希特勒已經意識到,他要想征服蘇聯的這一賭博已經失敗了,不僅在六個月的時間內辦不到,而且永遠辦不到。

  哈爾德在1941年11月19日的日記中記下了「元首」向最高統帥部幾個軍官所作的一次長篇「訓話」。希特勒在德國軍隊離莫斯科只有幾英里而且正在死命進攻這個城市時,便已經放棄了在年內打敗蘇聯的希望,而在打第二年的主意了。哈爾德記下了「元首」的打算:「明年的目標:首先拿下高加索。

  目的:俄國南方邊疆。時間:3—4月。北路方面,今年戰事結束以後,進攻沃洛格達或高爾基,時間只能在5月底。明年還有什麼目標,尚待決定。一切將看鐵路運輸的能力而定。關於將來要建立一堵『東壁』的問題也待以後決定。」莫斯科會戰對許多德軍指揮官來說也是無法忘記的。在會戰期間。擔任德軍第四集團軍參謀長的勃魯門特裡特將軍,在他的回憶錄中流露出他的悽楚心情。他寫道:

  「莫斯科會戰,使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首次遭到重大失敗,它標誌著希特勒和德國軍隊曾賴以在波蘭、法國和巴爾幹各國贏得輝煌勝利的『閃電戰術』的完結。第一個致命的決定正是在俄國作出的。從政治觀點看,一切決定中最致命的決定,乃是決定首先進攻這個國家。因為這時我們與之交戰的敵人比我們以前遇到過的敵人要強大得多。在那無窮無盡的東線,再也不能輕而易舉地打勝仗了。

  「我國的很多領導人嚴重地低估了這個新的敵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無知,因為他們當中有些人既不瞭解俄國人民,也不瞭解俄國軍隊。

  我們的一些負責的高級軍官,從來沒有在東線作過戰。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們都是在西線度過的。因此,對於地理條件造成的困難,對於俄國軍人的頑強,他們是毫無所知的。他們對專家們提出的警告置若罔聞。」對納粹侵略者們來說,這一認識一定是起了當頭棒喝的作用的。6個星期以前,希特勒還在柏林發表過狂妄的廣播演說,「毫無保留地宣佈俄國已被打垮,再也不能站起來了」。如今,他的計劃已經給打得粉碎了,他的希望已經化為泡影了。正如勃魯門特裡特將軍所驚呼的:「東線戰場到了一個轉折關頭,我們要在1941年打垮俄國、結束戰爭的希望在最後一刻破滅了……置身莫斯科郊外的每個士兵都懂得,這是一次生死存亡的戰鬥……

  德軍的選擇只有兩個:要麼堅守,要麼被消滅。」莫斯科戰役後,德軍的力量大大削弱了,只要納粹的武庫中失去了突然性的因素,它就要走下坡路了。與此相反,蘇聯軍隊在莫斯科戰役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壯大。蘇軍開始為爭奪戰略主動權而鬥爭。正如斯大林所指出的:「紅軍在因德帝國主義者背信棄義的進攻而暫時退卻以後,奪得了戰爭進程中的轉折,由積極防禦轉入向敵軍有效進攻,……由於紅軍的勝利,衛國戰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即從希特勒妖孽手中解放蘇聯國土的時期。」

  正是:蘇俄大地紅旗飄,最高統帥發號召;解放國土好時機,乘勝前進捉賊妖。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二十四章 合縱抗敵

  合縱抗敵搞統戰,團結多數拒凶頑;
  鬥爭聯合巧運用,戰鼓雷鳴喜開顏。

  蘇德戰爭爆發後,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了新階段。這不僅是戰爭地域的擴大和參戰人口的增多,而首先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法西斯性質更為加強了。斯大林對內放手發動群眾,抗擊法西斯侵略;對外合縱抗敵,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進一步擴大和加強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到1941年4—5月間。希特勒向蘇聯邊境大量集結兵力,發動進攻的動向已日益明顯。6月15日,英國首相丘吉爾致電美國羅斯福總統說:「看來德國即將大舉進攻俄國……如果這場新戰爭爆發,我們當然要遵循希特勒乃是我們必須擊敗的敵人這項原則,給予俄國人以最大的鼓勵和我們能夠提供的任何援助。我認為,此問不會有任何階級性的政治反映,並相信德俄衝突不致使你感到為難。」6月21日,美國駐英大使懷南特向丘吉爾口頭轉達了羅斯福的一項保證:如果德國進攻俄國,羅斯福當立刻公開支持「首相可能就歡迎俄國為同盟國而發表的任何聲明」。所以,在德國法西斯進攻蘇聯的當天,英國首相丘吉爾立即在6月22日晚上9時發表廣播演說,表明英國政府的立場。他說:

  「在過去25年中,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始終一貫地反對共產主義。我並不想收回我說過的話。但是,這一切,在正在我們眼前展現的情景對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丘吉爾表示,「我們要對俄國和俄國人民給予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丘吉爾的演說無疑地反映了英國人民的意志。6月23日,美國政府發表聲明,支持蘇聯對德作戰。24日,羅斯福總統宣佈,美國將盡一切可能援助蘇聯。

  斯大林說,「事物的邏輯勝過任何其他邏輯。」他在7月3日的廣播中指出:「我們為了保衛我們祖國的自由而進行的戰爭,將同歐洲和美洲各國人民為爭取他們的獨立、民主自由的鬥爭匯合在一起。這將是各國人民爭取自由、反對希特勒法西斯軍隊的奴役和奴役威脅而結成的統一戰線。」蘇聯領導人對英國首相的廣播演說和美國政府的宣言表示感謝。至此,蘇美、蘇英關係得到改善並逐步密切起來。

  以頑固反共著稱的丘吉爾,所以要主動地援助社會主義國家的蘇聯不是偶然的,主要是時代和局勢的推動。為了資本主義國家自身的利益,不得不改弦更張。從1940年5月底敦刻爾克大撤退和6月下旬法國敗降以後,英國空前危殆,丘吉爾一方面支持遷居倫敦的歐洲各國流亡政府,結成反法西斯同盟;另一方面大力爭取美國支援,希望美國逐漸加入同盟國。1941年3月底,隆美爾指揮的德國軍隊和意大利軍隊在利比亞的昔蘭尼加突然發動進攻,在12天中就佔領了這個省,包圍了托卜魯克,並進抵離埃及邊境只有幾英里的巴爾迪亞。英軍對希臘的援助也以失敗而告終,4月底退出希臘,5月底退出克裡特島。與此同時,德國法西斯代理人又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尋釁,企圖把英國勢力趕走。因此,英國在地中海和中近東的地位受到嚴重威脅。

  1941年5—6月間,英國危如累卵,丘吉爾憂心忡忡,極力尋找對策,以使英國擺脫所面臨的困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