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縱橫捭闔-斯大林 | 上頁 下頁
六五


  以勃勞希契和哈爾德為首的陸軍司令部,堅決主張全力進攻蘇聯首都。

  支持這個意見的有包克,他所統率的中央集團軍,正沿著公路向莫斯科進軍;還有古德裡安,他的裝甲部隊正在前邊打頭陣。他們在辯論當中,除了強調攻佔蘇聯首都的心理上的價值之外,還申述了更多的理由。他們向希特勒指出,莫斯科是軍火生產的重要來源,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蘇聯交通運輸的樞紐。拿下莫斯科,蘇聯不僅要失去一個主要的軍火來源,而且後方的兵員、供應也不能運往遙遠的各個前線,各個前線就要因此而削弱以至於崩潰。此外,將領們還向這位現在已成為他們最高統帥的前下士提出一個最後的、無可置辯的論點。他們說,種種情報表明,蘇聯的主力現在正集中在莫斯科前沿,以圖全力保衛首都。在斯摩棱斯克正東,50萬蘇軍突破了包克的雙重包圍,正在挖壕據守,以阻擋德軍進一步向首都推進。

  據哈爾德戰後供稱,德軍總參謀部提出了這樣一種看法:「我軍必須以擊敗敵人的軍事力量為作戰目標,因此,下一個最迫切的任務是,集中中央集團軍的全部力量,擊潰鐵木辛哥的部隊,進軍莫斯科,拿下敵人這個抗戰神經中樞,並擊潰敵人的新的部隊。由於季節變換在即,準備這次進攻的部隊的集結工作必須儘快完成。與此同時,北方集團軍須執行既定的任務,爭取與芬蘭人取得聯繫。南方集團軍將繼續向東推進,盡可能牽制敵人的力量。」但是,德軍總參謀部與最高統帥部經過多次討論,沒有取得任何結果,後來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把總參謀部的一份備忘錄交給了希特勒。

  納粹頭子拒絕了將軍們的建議。8月21日,希特勒向與他意見不合的總參謀部下達了一項新的指令。哈爾德在第二天的日記中逐字逐句地把指令內容抄錄下來:

  「陸軍方面提出的關於東線作戰如何繼續的建議,不符合我的意圖。在冬天到來以前,要達到的最重要的目標,不在於佔領莫斯科,而是拿下克裡米亞,拿下頓尼茨盆地的工業和煤礦區,並切斷俄國的高加索石油供應線。

  北路的任務在於圍困列￿格勒和同芬蘭軍隊會師。」希特勒在指令中規定,必須徹底摧毀南路的第聶伯河一帶的蘇聯第五軍團。這一支部隊的頑強抵抗,使希特勒傷了好幾天的腦筋。他還要求佔領烏克蘭和克裡米亞,包圍列￿格勒,與芬蘭幫兇軍會師。他最後說,「只有這樣,才能創造進攻鐵木辛哥部隊並順利打敗它的條件。希特勒現在已給同時攻佔列￿格勒和斯大林格勒的主意迷住了,因為他自信這兩個「共產主義聖地」一旦陷落,斯大林所領導的社會主義蘇聯就要土崩瓦解了。

  納粹頭子對那些不能讚賞他的戰略天才的陸軍元帥和將軍們進行侮辱,並針對陸軍8月18日的備忘錄發出了一個「反備忘錄」,例如其中說到,陸軍司令部中全是一批」腦袋已被過時理論弄得陳腐不堪」的人。為此,哈爾德在他當天的日記中大發牢騷:「不能忍受!聞所未聞!莫此為甚!」這天整個下午和晚上,他與陸軍元帥馮·勃勞希契會商,討論「元首」對陸軍總司令部和總參謀部事務進行的「不能允許的」干涉,最後他建議陸軍總司令和他本人辭職。「勃勞希契不同意,」哈爾德寫道,「因為他認為這並不實際,而且也幹事無補。」這個膽小怕事的陸軍元帥,這次仍和從前一樣,向那位以前的陸軍下士屈服了。

  這件事情發生後的第二天,即8月23日,坦克集團軍司令古德裡安將軍,來到納粹頭子的大本營晉見希特勒,竭力主張立即進攻莫斯科。希特勒對這位坦克將軍十分寵愛,因此特讓他把話說完,然後詳細說明他所以作出不同決定的種種理由。他說,將來繼續進行戰爭,十分需要烏克蘭的原料和農業。他談到有必要使克裡米亞半島失去作用。希特勒認為「克裡米亞是蘇聯進攻羅馬尼亞油田的航空母艦」。他批評將軍們「對於戰爭經濟方面的問題一竅不通」,並強調他已發佈命令,必須堅決貫徹執行。

  「在最高統帥部這裡,」古德裡安後來寫道,「我頭一回看到後來非常習見的一個現象:希特勒每說一句話,在場的凱特爾、約德爾等人莫不點頭稱是,只有我仍然堅持我自己的觀點。」這是戰爭爆發以來,德國最高統帥部中發生的最嚴重的一次危機。可是更嚴重的危機及其不利後果還在後頭。9月5日下午,希特勒突然改變了主意,決定重新發動對莫斯科的進攻。他咬牙切齒地發佈命令說:「中路軍必須在8天到10天之內開始行動。包圍他們,擊敗他們,消滅他們!」希特勒同意把中央裝甲集團軍的古德裡安的部隊重新調回來,這時該部在烏克蘭正打得難解難分。同時他還同意從列￿格勒前線把萊因哈特的坦克軍調過來。

  10月2日,大規模進攻終於開始了。進攻的代號是「颱風」。一股強風,一股旋風,要猛襲蘇聯人,要在莫斯科前沿殲滅斯大林的最後的作戰部隊,要把蘇聯打垮。

  1941年9—10月份,是蘇聯人民在戰爭時期經受的最艱苦的歲月之一。

  莫斯科的居民顯著減少了。男人參加了軍隊或民兵,婦女和小孩或者疏散了,或者代替男人進工廠。很多人在通向首都的道路上構築工事。就在城市裡,在大街上,也設置了樁碧、防坦克菱形拒馬和防步兵障礙物。蘇聯中央各部和外國使館急忙撤退到伏爾加河上的古比雪夫。但是,斯大林和他的最高統帥部仍然留在莫斯科,指揮全國的戰鬥。

  戰報上的消息又是越來越糟。法西斯德國軍隊突進到列￿格勒。但列￿格勒方面軍、波羅的海紅旗艦隊和列￿格勒的居民發誓,不把革命的搖籃列￿格勒交給敵人。他們光榮地格守這一誓言。雖然四面被圍,列￿格勒巋然不動。英雄的蘇聯紅軍堅守著芬蘭灣南岸彼得戈夫至沃龍卡河這一重要地段。列￿格勒方面軍第八集團軍在此多次打退敵人的進攻。它不僅堅守著奧拉甯包姆這塊「彈丸之地」,而且實施了猛烈突擊,把德軍的兵力從進攻列￿格勒的主要方向上吸引過來。希特勒企圖在列￿格勒地區與芬蘭軍隊會合的計劃破產了。德軍突擊列￿格勒的主力第四坦克集團軍遭到失敗,大大削弱了。這對於爾後的戰事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因為敵人原打算奪取列￿格勒後把此地的坦克調往莫斯科方向。

  南方出現了獨特的局勢。希特勒為了保障將來用以奪取莫斯科的中央集群的南翼,不得不從莫斯科方面把王牌第二坦克集團軍調往基輔方向。敵人被迫放棄正面突擊,實施機動,目的在於圍殲蘇軍主力。在這次突襲中,蘇聯西南方面軍受到嚴重損失。司令員基爾波諾斯上將陣亡,方面軍參謀長圖皮科夫中將和軍事委員烏克蘭共產黨中央書記布爾米斯堅科壯烈犧牲。遍體鱗傷的集團軍司令員波塔波夫和另外幾位兵團指揮員被俘。方面軍司令部的部分工作人員,由作戰部長巴格拉米揚少將率領突出重圍。

  經過幾個月來的作戰實踐,在軍隊指揮方面,斯大林又進行了調整。經驗證明,按作戰方向建立指揮部的做法效果不好。方向指揮部成了最高統帥部與方面軍之間的多餘的中間環節。方向總司令沒有決定重大戰役行動的權利。他們的意圖只有經過最高統帥部的批准才能付諸實施。他們沒有名副其實的司令部,不具備通信工具,不掌握預備隊,因此對於戰役的進程和結局不能產生實際的影響。後來這級組織撤銷了。各個方面軍和戰役集團軍群直接受最高統帥部的指揮和調遣,從而提高了部隊機動作戰的能力。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