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縱橫捭闔-斯大林 | 上頁 下頁
一二


  1917年4月3日,列寧在長期流亡生活之後終於回到了彼得格勒。以斯大林為首的工人代表團前往別洛斯特洛夫車站迎接列寧。成千上萬的士兵、工人和水手都到彼得格勒城芬蘭車站歡迎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列寧在車站前面的裝甲車上發表了富有歷史意義的演說,號召群眾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而鬥爭。4月4日,列寧在布爾什維克大會上,以及後來在布爾什維克及孟什維克——全俄蘇維埃會議代表——的聯席會議上,作了關於戰爭和革命的報告。列寧闡明了《四月提綱》。這是黨爭取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天才計劃。列寧首先指出:目前的戰爭對於俄國來說仍然是掠奪性的帝國主義戰爭,號召不給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以任何幫助。他強調說明:

  「目前俄國的特點是從革命的第一階段過渡到革命的第二階段,第一階段由於無產階級的覺悟不高和組織不夠,政權落到了資產階級手中,第二階段則應當使政權轉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手中。」斯大林在解釋列寧《四月提綱》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斯大林在自己的論著中,如《論臨時政府》、《土地歸還農民》、《論瑪麗亞宮的會議》、《五一》等,宣傳了列寧「全部政權歸蘇維埃」和「對臨時政府不給予任何支持」的口號。

  1917年4月24日至29日,布爾什維克舉行第七次(4月)全俄代表會議。這是自建黨以來,第一次公開舉行的布爾什維克代表會議,這次會議在黨史上按其重要性來說,等於一次黨代表大會。參加這次會議的有133個有表決權的代表,18個有發言權的代表,一共代表著8萬名有組織的黨員。

  代表會議討論了關於戰爭與革命的一切基本問題,並且定出了黨對於這些問題的路線,其中包括時局問題、戰爭問題、臨時政府問題、蘇維埃問題、土地問題、民族問題等等。列寧在他所作的報告中發揮了他先前已在《四月提綱》中說明過的原理。黨的任務就是要實行從革命第一階段過渡到革命第二階段。第一階段使政權落到了資產階級手中,第二階段則應當使政權轉歸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掌握。列寧提出了「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作為黨的最近任務。

  「全部政權歸蘇維埃」這一口號的意義,就是說必須結束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即結束臨時政府和蘇維埃分掌政權的局面,必須使全部政權轉歸蘇維埃,並將地主資本家代表驅逐出政權機關。代表會議認定,黨的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始終不倦地向群眾解釋「臨時政府按其性質說是地主資產階級的統治機關」這一真理,同時必須揭穿社會革命黨人和孟什維克所持妥協政策含有的致命危險,因為他們用虛偽的諾言欺騙群眾,叫民眾去受帝國主義戰爭和反革命勢力的打擊。

  「四月會議」之後,斯大林協助列寧在工人和士兵中進行了大量的組織工作。在他的領導下,創辦了《士兵真理報》和《戰壕真理報》。這兩張報紙在動員士兵參加革命工作上曾起了很大的作用。斯大林非常重視這兩張報紙。他在《士兵真理報》上刊載的《我們期待于代表會議的是什麼?》的文章中,通俗他說明了布爾什維克黨的目的和任務,號召大家研究布爾什維克黨「四月會議」的決議。在《昨天和今天》以及其他的文章中,斯大林向士兵和工人們揭露臨時政府的帝國主義性質及其在戰爭中的掠奪目的。從6月16日到23日,列寧和斯大林領導布爾什維克党各軍事組織的全俄代表會議的工作。在這次會議上,斯大林代表黨中央向大會致敬並作了《論民族運動和民族軍隊》的報告。會議通過了斯大林提出的關於民族問題的決議。

  斯大林和列寧一起組織了6月18日有歷史意義的示威。斯大林以中央名義寫了《告彼得格勒全體勞動者、全體工人和士兵書》。斯大林寫道:

  「讓明天(6月18日)這個和平示威的日子,變成革命的彼得格勒對又猖獗起來的專橫暴虐提出嚴重抗議的日子吧!

  「為了使自由和社會主義的敵人恐懼,讓明天飄揚著勝利的旗幟吧!

  「讓你們的呐喊,革命戰士的呐喊飛遍全世界,讓一切被壓迫者和被奴役者都歡樂吧!」《告彼得格勒全體勞動者、全體工人和士兵書》,深刻而真實地表明瞭工人和士兵群眾的期望和要求,表明了他們對和平與自由的意願。

  1917年6月18日的示威成了對布爾什維克黨的力量的真正大檢閱。示威表明了群眾的革命傾向日益增長,表明了他們對布爾什維克党越來越信任。當4月18日臨時政府宣佈要繼續戰爭時,10萬人響應布爾什維克黨中央的號召,舉行抗議示威。這次示威是臨時政府危機的開端。6月18日又發生了50萬人大示威。示威群眾高呼口號:「打倒十大資本家部長!打倒戰爭!

  全部政權歸蘇維埃!」這次示威表明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遭到了完全的失敗。示威群眾向彼得格勒蘇維埃和全俄蘇維埃中央執委會方面走去,要求蘇維埃掌管政權,要求蘇維埃同帝國主義和資產階級決裂而實行積極的和平政策。

  儘管這次示威是和平性質的,但臨時政府經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人的蘇維埃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同意之後,即調來哥薩克隊伍和士官生隊伍加以鎮壓。在這之後,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與資產階級白衛軍便共同對布爾什維克黨施加壓力,加以迫害。7月5日清晨,《真理報》編輯部,以後還有布爾什維克黨中央的勞動印刷所均被搗毀,工人區遭到搜查,工人和示威者團隊的武器被收繳,党的許多積極分子被逮捕。彼得格勒駐軍中的革命部隊被撤出首都而調往前線。臨時政府還以「叛國」罪和舉行武裝起義的罪名發出了逮捕列寧的命令。由於環境已經改變,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結束了。

  全部政權都掌握在臨時政府的手中,反革命贏得了勝利。革命的和平時期已告終結,布爾什維克黨轉入秘密狀態並開始準備起義,以便用武力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蘇維埃政權。

  「七月事件」之後,資產階級開始瘋狂地迫害列寧。他們採取一切辦法,對列寧施加報復,使革命失去領導。資產階級報刊對列寧進行誹謗污蔑,要求列寧到反革命的臨時政府法庭去受審。當時,拯救列寧的生命,設法使他轉入秘密狀態,成了黨的頭等重要任務。然而,加米涅夫、李可夫等人,極力主張列寧應當到反革命法庭去受審,斯大林則堅決反對列寧到法庭受審,他認為這不是什麼審判,而是一種摧殘手段,臨時政府會把列寧當作威脅最大的敵人而加以肉體上的摧殘。斯大林進行妥善安排,使列寧避開臨時政府的迫害,並設法讓他離開了彼得格勒。與此同時,斯大林還在黨內外組織了抗議迫害列寧的廣泛活動。

  面對資產階級的反動行徑,斯大林立刻寫了《把隊伍團結起來》、《發生了什麼事件?》、《反革命的勝利》以及其他幾篇文章。斯大林在這些文章中說明當前局勢的特徵,號召布爾什維克要力持鎮靜,聚集力量以便同反革命作堅決的鬥爭。

  斯大林在《發生了什麼事件?》一文中寫道:「反革命的勝利就是地主的勝利。但是,農民無地再也活不下去。因此,同地主作堅決的鬥爭是不可避免的。

  「反革命的勝利就是資本家的勝利。但是,如果不根本改善工人的生活,工人與資本家是不會相安無事的。因此,同資本家作堅決的鬥爭是不可避免的。

  「反革命的勝利就是戰爭的繼續,但是戰爭不能長久繼續下去,因為全國都在戰爭的重壓下喘不過氣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