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臨危受命-丘吉爾 | 上頁 下頁
七九


  在4月14日夜間,英美雙方在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舉行的最後一次會議上,丘吉爾說:「在今後的兩三十月內,我們無法在沒有支援的條件下來對付日本在印度洋上的海軍力量。目前,我們還沒有完全瞭解美國海軍在太平洋的意圖和動向。在那個地區,首要的任務是在航空母艦的飛機方面取得壓倒日本人的優勢。我們本身不久將有三艘航空母艦前往印度洋,這三艘航空母艦在適當時候將同『狂暴』號會師。」英國首相雖然在口頭上不反對開闢第二戰場,但對於橫渡海峽進攻大陸的時間及其細節,一直強調「要視形勢的發展和準備工作的進展而定」。

  英國統治集團的傳統政策是,盡可能借用他人之手進行戰爭。幾個世紀以來,英國都是利用殖民地國家的居民組織起來的軍隊去攫取新的殖民地,並奴役那裡的人民。在歐洲,英國憑藉自己的金融和經濟實力建立對敵鬥爭的歐洲國家聯盟,而主要承擔鬥爭重擔的步兵總是由參加聯盟的其他歐洲國家提供。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損失較大,丘吉爾和英國其他活動家引以為戒,決心在這次反軸心國的戰爭中把主要重擔加在同盟國的肩上。不過應當指出,英國的空軍和海軍在戰爭中還是起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在保衛英倫三島期間,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丘吉爾政府在有了強大盟友之後,決定英國軍隊主要在近東和地中海地區為自己的帝國利益進行殖民戰爭,而在歐洲大陸消滅德軍主力的任務完全由蘇聯承擔。希臘記者I·傑烈比在他的《丘吉爾秘密》一書中寫道:「丘吉爾希望蘇聯在戰爭中流血犧牲,希望在勝利時蘇聯已經完全筋疲力盡,無法在歐洲和世界起首要作用。紅軍經過戰爭初期的短暫失利之後,已經成為決定同盟國能否勝利的重要因素。這時,丘吉爾企圖通過戰爭削弱蘇聯的想法更加強烈。戰爭主要是在陸地上進行的,俄國人單獨承擔對德作戰的重擔,他們期待形成鉗形攻勢夾擊敵人。為了援助俄國人,本應在開闢東線戰場的同時重新開闢西線戰場。斯大林焦急不安地緊急呼籲開闢西線第二戰場,可是丘吉爾卻始終支吾搪塞。他希望俄國人孤立地同德國人鬥。這樣,不論戰爭的結局如何,雙方都將財盡力竭。」

  按照丘吉爾的意圖,英國應當主要在外圍作戰,用局部性的打擊、海上封鎖、空襲工業樞紐和居民點等辦法削弱敵人的實力,竭力避免在西歐同德國主力激戰,以免造成重大的實力傷亡。因此,從1941年到1942年,雖然蘇聯政府一再提出開闢歐洲第二戰場的問題;但是,丘吉爾總是頑固地拒絕這一正當要求。

  然而,美國首腦對開闢第二戰場的看法與英國卻有所不同,他們出於對戰爭全域的總體利益的考慮,同意開闢第二戰場。羅斯福清楚,納粹頭目們十分害怕第二戰場,而開闢第二戰場必將大大縮短戰爭進程並減少犧牲。因此,1942年4月,美國總統的私人代表哈裡·霍普金斯和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到倫敦同丘吉爾以及英國其他領導人討論在西歐登陸的問題。當時商定,1942年小部分英美部隊(初定6萬人)首先在西歐登陸,然後在1943年再向西歐投入大部隊。

  這一決定是不符合丘吉爾的意願的,因此沒有多久他和英國的其他領導人就拒絕執行這一決定。美國人認為英國人愚弄了他們。英國伊斯梅將軍在回憶錄中寫道,當時參加會談的所有人都熱情很高,沒有一個人表示不同意,「美國朋友帶著錯覺回國,他們還以為我們已經同意」於1942年和1943年在歐洲登陸。原來丘吉爾故意迷惑美國代表。伊斯梅又說:「美國人會認為我們在對美關係上背信棄義。」丘吉爾在開闢第二戰場的問題上確實做出了許多背信棄義的事,而且對蘇聯政府的背信棄義行為要比對美國政府的多得多。

  丘吉爾的私人醫生,從1940年5月開始同他親密相處長達25年的莫蘭勳爵寫道:「丘吉爾花言巧語,千方百計地拖延開闢第二戰場的這個不吉祥的日子。」戰時內閣秘書對莫蘭說,拖延開闢第二戰場是丘吉爾繼「1940年取得成功之後的最大成就」。毫無疑問,秘書最能反映自己首長的看法。莫蘭指出,丘吉爾本人「從不宣揚他推遲進入法國的功績,之所以對此保持沉默,是不是怕後人責怪他拖延了戰爭進程」?

  丘吉爾雖然不願意在西歐採取重大行動,但是英國人民卻希望自己的國家誠摯地履行對蘇聯的盟國義務。英國進步黨派和愛國人士,要求英國政府履行開闢第二戰場的諾言。全國各個城市在迅速開闢第二戰場的口號下,舉行無數次的遊行和集會。英國人民懂得,不履行對盟國的義務不僅對蘇聯,就是對英國本身也是危險的。

  在1941年10月舉行的機器製造業工人代表會議上,一位工人在講話中說:「我們同其他各個企業的工人一樣,對於政府沒有採取一切可能手段支援俄國感到無比憂慮。我們要大聲疾呼地說出各個工廠企業的疑慮,那就是政府正在出賣俄國,之所以沒有開闢第二戰場,就是因為政府內有哈利法克斯分子、穆爾—布拉巴宗分子和馬傑森分子。我們警告政府,工人決不允許出賣俄國,因為他們知道,出賣俄國也就是出賣他們自己。工人要求英國也像俄國那樣作出貢獻,強烈要求立即開闢第二戰場。」

  為了盟國之間更好地協同作戰,1942年5月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訪問倫敦。他問英國政府,關於1942年從蘇德前線至少誘開德軍40個師的前景如何。丘吉爾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詳細地談了西歐登陸的條件,海上警衛的作用,空軍對登陸的意義,談了部隊最好在加米瑟堡和布雷斯特地區登陸,等等,但是絕口不談登陸的時間和登陸軍隊的規模等具體內容。據美國歷史學家G·菲律說,在5月21日至26日,英蘇就第二戰場問題進行會談時,丘吉爾「表現審慎、含糊。關於美國和英國準備在何時何地在西線反擊德國的問題,不作正面的肯定回答」。因為丘吉爾知道蘇聯外長要從倫敦前往華盛頓訪問,所以他建議莫洛托夫回國途中再在倫敦停留,那時他「將根據華盛頓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情況給以具體回答」。

  1942年5月30日,蘇聯外長在同羅斯福總統及其顧問會談時,美國政府提出1942年開闢第二戰場的問題。這次會談時,由哈佛大學的斯拉夫語言學和文學教授塞纓爾·克羅斯擔任翻譯。他的會談筆記有如下記載:在莫洛托夫提出第二戰場問題之後,「總統問馬歇爾將軍,情況是否已經清楚,我們可否告訴斯大林,說我們已經做好開闢第二戰場的準備。將軍回答:『可以。』於是,總統請蘇聯代表通知本國政府:『我們希望在今年開闢第二戰場。』」在同美國人繼續會談的過程中,以及後來同英國人的會談中,三方都同意發表公報,其中包括1942年美英兩國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內容。美國官方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學家深信1942年5月華盛頓會談的成果,就是明確了開闢第二戰場問題。例如麥特洛夫和斯內爾寫道,蘇聯已經得到「1942年開闢第二戰場的肯定許諾」。羅斯福給丘吉爾的信中,說明了他為什麼給此許諾。他寫道:「必須使蘇聯外長的出訪帶回一些實際的成果,並向斯大林提交一份滿意的報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