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臨危受命-丘吉爾 | 上頁 下頁 |
一〇 |
|
幾乎過了一個小時何瓦德才回來。「一切都已佈置好了,」他說,「我已和這裡的幾位英國礦工談妥,他們都願赤誠相助。今夜我們必須把你藏在礦井裡,直到想出辦法使你逃出國境為止。」隨後,約翰·何瓦德就帶著丘吉爾來到一個小院,乘著升降機來到深達200英尺的井下。在那裡,兩名蘇格蘭礦工正提著礦燈,扛著行李在迎候他們。丘吉爾在礦工的帶領下,在這漆黑的迷境內走了許久,不斷地轉彎,最後停在一個空氣新鮮的小房子裡。 嚮導把席子和毛毯鋪好,何瓦德又遞給丘吉爾兩支蠟燭,一瓶威士忌,還有一盒雪前煙。然後對他說:「你就在這裡好好休息吧,沒有我們的通知千萬不要走開,免得被人發覺。」在約翰·何瓦德他們提著礦燈走後,室內只剩下丘吉爾自己。他躺在舒服的毛毯上,思想上又燃起了希望之光,他幻想著日後回到軍中定會像英雄一樣受到熱烈的歡迎。欣慰的心情加上極度的疲倦,不久他就進入了夢鄉。 丘吉爾不知道睡了多少個小時,直到第二天下午過了很久才完全醒來。 這時約翰·何瓦德給他送來飯菜,還有一隻燒雞。「你在這裡是絕對安全的,」他說,「麥克(蘇格蘭的一位礦工)通曉所有已不使用的礦坑地點,除他再沒有第二個人能夢想找到。這裡有一個地方滿是水,僅剩一二英尺不到坑頂。 假若荷蘭布爾人來礦井搜查,麥克會帶著你從水裡泅過去,到另一個採掘地點。沒有人會想到去查看那裡。我們曾以鬼怪故事哧唬礦上的非洲人。即使這樣,為了你的安全,我們仍在繼續注意他們的行動。」12月16日,也就是丘吉爾從俘虜營逃出的第五天,何瓦德又來告訴丘吉爾,說追捕他的呼喊似乎沉寂下去了。現在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使他逃出國境。這礦場和鐵路由一條支線相連,礦場附近住有一個荷蘭人名叫伯根納,19日他將運一車羊毛到代拉高灣。此人對英國人很友好,已和他談妥,請他把你藏在羊毛車上偷運出國境。丘吉爾對此雖有些擔心,但舍此又沒有其他辦法。最後只好接受這一建議,並一切準備依計而行。 正當丘吉爾在礦井躲藏的這幾天裡,倫敦和南非各地的報紙上連續報道了有關丘吉爾行蹤的消息。幸虧丘吉爾沒有看到這些報紙,否則他會更加感到驚恐不安。例如: 「比勒陀利亞12月13日電——丘吉爾雖然巧妙逃脫監獄,但越過邊境的可能性甚微。」「比勒陀利亞12月14日電——據報道,丘吉爾已在邊境之考瑪提普特車站被捕。」「洛倫索—馬貴斯12月16日電——據稱丘吉爾已在瓦特維爾伯文被捕。」「倫敦12月16日電——關於溫斯頓·丘吉爾自比勒陀利亞逃出一事,一般人認為,他早已再次被捕,果真如此,或已被槍決。」此外,在南非各大城市和沿鐵路線,還張貼了寫明丘吉爾像貌與懸賞捉拿他的佈告。幸好,所有這些丘吉爾都沒有看到。 18日下午慢慢地過去了。丘吉爾的大部分時間用於讀斯蒂文森的小說《拐騙》。那些描述大衛柏爾弗和阿倫布瑞克在幽谷中逃亡的驚險故事,幾乎和丘吉爾今天的經歷一模一樣。丘吉爾經歷過戰場的危險,受過槍彈的襲擊,如今也是一名在逃犯,一個被通輯的人,一個被懸賞捉拿的人。「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到哪裡去?……」每當想到路卡軍警的這種盤問,他就感到周身緊張。丘吉爾正在冥思苦想時,忽聽井上槍聲大作,一種不吉祥的解釋在他心中泛起:「莫非荷蘭人來了?何瓦德和那兩個英國礦工把我出賣了?!」丘吉爾隨即躲在一個大箱子的後邊作好了應變的準備。他側耳細聽,密切地注視著事態的發展。不久就明白了,可怕的事情並未發生。談話聲、笑聲和讚美聲不時地從井上經理辦公室裡傳出來。顯然,一種和善的交際正在進行。最後聲音沉寂了,並且過了一段時間,丘吉爾房間的門被打開了,露出來的是約翰·何瓦德的一張蒼白的臉。 「荷蘭騎兵軍官剛來這裡,」約翰說,「但是,他不是來找你。他說,昨天在瓦特維爾伯文你被緝拿了。但是,我不願和他糾纏。我提議和他比賽用槍打瓶子,他贏了兩鎊,就高興地走了。」「今夜我該怎麼辦?」丘吉爾急切地問。 「什麼都不需要,一切都準備好了,到時我來領你。」就在這天夜裡淩晨2時,丘吉爾裝扮成搬運工人,被送到鐵路支線上一個預定的小車站。然後被藏在伯根納的羊毛車上,上邊蒙了一塊大雨布。不久火車就徐徐開動了。幸好,在長達16個小時的運行中,路上沒有遇到麻煩。 直到下午黃昏前,火車正點抵達洛倫索一馬貴斯貨車場。一群南非工人前來卸貨,丘吉爾趁著嘈雜的人群蹣跚地從車站走出來。 伯根納在站門口等候著。他們互相交換了眼色。伯根納轉身向市區走去,丘吉爾以20米的距離在後面跟隨著。穿過兩條街後,前面是一所現代化的高大建築,這就是英國領事館。英國藍白紅三色的米字國旗迎風飄揚。丘吉爾看到這般情景,心花怒放,激動得流下眼淚。他情不自禁地默默說道:「我終於自由了!」顯然英國領事館沒有預料到他的到來,當丘吉爾提出面見英國領事時,一位年輕的外交官說:「領事今天不能見你,如果你有事明天9點再來吧。」 丘吉爾聽了大為震怒,並且一再大聲喊著要立刻見領事本人。領事聞聲向窗外探望,並走下樓來親自接待。當他們知道眼前站立的就是被荷蘭軍警正在通緝捉拿的丘吉爾時,立即把他請到館內,予以款待。丘吉爾先洗了個熱水澡,換上潔淨的衣服。用過晚餐後,他迫不及待地一口氣閱讀了這幾天的報紙。他發現,近一周來,英軍繼續失利,而且傷亡之慘重是克裡米亞戰爭以來空前未有的。這一切使他急欲重返軍中。領事本人也願他儘快離開這個充滿荷蘭人和荷蘭同情者的海港城市。 卻說丘吉爾抵達洛倫斯—馬貴斯港的消息,像野火一樣傳遍全城。當晚一群手持武器的英國僑民前來領事館,決意抗拒再行逮捕丘吉爾的人。在他們熱心的保護下,丘吉爾當晚10點搭上前去德班的「印度納」號海輪。 丘吉爾在德班像打了勝仗的凱旋英雄一樣受到熱烈歡迎。港口懸掛著許多旗幟,軍樂隊和前來歡迎的人群擠在碼頭上。海軍大將、陸軍將官、市長都上船來和他握手。隨後一束一束的電報從世界各地紛紛而來,向他慰問,向他祝賀。當天夜裡,丘吉爾懷著勝利的激情返回軍中。 圍繞丘吉爾出現的這種喧鬧場面,不是沒有原因的。在他出逃的一周內,英國軍隊在南非又遭到一連串的嚴重失敗。在英國和布爾人的戰爭史上,這一周被稱為英國軍隊的「黑暗的一周」。丘吉爾英勇無畏地、成功地逃脫危難,是「黑暗的一周」中唯一的亮點。 為了轉移各界的注意力,英國報刊抓住丘吉爾的奇遇大做文章。後來丘吉爾自己也說,報刊把他逃出俘虜營的事,當成轟動一時的新聞刊登,過分地誇大了他的冒險經歷,甚至杜撰了一些繪聲繪色的細節。 南非的奇遇給丘吉爾帶來了巨大的政治資本。他一獲得自由,就立即向《晨郵報》發了一篇描寫他從戰俘營逃跑的詳細報道。丘吉爾沒有提及那位把他藏起來的英國人,以免給他帶來危險。這篇報道被當作驚險小說閱讀,吸引了公眾的廣泛注意,大大提高了丘吉爾的聲譽,為他進入議會鋪平了道路。 正是:大難不死時運變,非洲奇遇眾稱讚;議會選舉正逢時,歷險成了敲門磚。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