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尼米茲 | 上頁 下頁
四七


  尼米茲要求哈爾西發起一次「瞭望台」行動,並於11月初實施。決戰在即,哈爾西毫不遲疑地向海軍發出全面戰備的命令。「企業」號經過簡略修補,在修理艦陪伴下,從努美阿出航。該編隊還包括「華盛頓」號和「南達科他」號2艘戰列艦。哈爾西吸取聖克魯斯海戰的教訓,指示金凱德將軍謹慎小心,任何時候都不要進入所羅門群島以北海域。

  哈爾西派出的增援部隊於11月12日下午安全登陸。當天傍晚,特納的護航隊撤向東南方向的努美阿。為了挫敗包括「比睿」號、「霧島」號戰列艦在內的日軍炮擊大隊即將對亨德森機場的夜襲,特納從護航船隻中抽出5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在海軍少將丹尼爾·卡拉漢的指揮下,重返鐵底灣,掀開了瓜達爾卡納爾島海戰的序幕。

  這是一個星光閃爍的夜晚,美日兩支編隊在瓜島以北的海面上不期而遇。雙方進行了一場約30分鐘的混戰,其激烈程度為海戰史上所罕見。幸運的是,日戰列艦只攜帶的是356毫米的殺傷彈,而不是穿甲彈,美軍編隊才免遭覆沒的厄運。交火中,雙方隊形被打亂,不時發生同室操戈的情況。待天明才發現,兩軍損失均很嚴重。日軍除喪失兩艘驅逐艦外,旗艦「比睿」號中彈50多發,在薩沃島漂泊中,被美機擊沉。美軍喪失4艘驅逐艦,其重巡洋艦「波特蘭」號和1艘驅逐艦失去機動能力。斯科特將軍、卡拉漢將軍及其大部分參謀人員在海戰中陣亡。此戰,日軍編隊佔有絕對優勢,但美軍打亂了其進攻時間表,迫使阿部弘毅的戰列艦撤回到肖特蘭島基地。

  日軍以戰列艦實施炮擊亨德森機場的企圖雖未得逞,但並沒有放棄原有的進攻計劃。11月14日淩晨,以山川海軍中將指揮的巡洋艦編隊,又從肖特蘭島南下,並開始炮擊亨德森機場。

  當日拂曉時分,美軍偵察機發現日軍的2個艦船群。工支是山川的炮擊編隊,另1支是田中的增援編隊。此時,金凱德率領的「企業」號編隊已將所羅門群島置於其艦載機的突擊範圍之內,所以形勢對日軍不利。從亨德森機場起飛的轟炸機和「企業」號航空母艦的轟炸機,對日本兩個艦船群進行了輪番轟炸。擊沉巡洋艦1艘,擊傷巡洋艦3艘。同時,1支由「霧島」號戰列艦、4艘巡洋艦和9艘驅逐艦組成的日軍炮擊艦隊,向美軍猛撲過來。擊沉美軍2艘驅逐艦,並使「南達科他」號和其他2艘驅逐艦喪失戰鬥能力。美僅存的「華盛頓」號利用雷達指揮系統,集中轟擊「霧島」號,使之在7分鐘內喪失了機動能力。日軍戰艦放棄了作戰企圖,撤離戰場。4艘倖存的日運輸艦穿過戰區沖上瓜島淺灘。天亮後,美軍飛機、艦艇和岸炮摧毀了這4艘運輸艦。這樣,統稱為瓜達爾卡納爾島海戰的一系列戰鬥至此全部結束。

  瓜島爭奪戰是太平洋戰爭中一場空前殘酷而激烈的搏殺。這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爭奪戰,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戰役之一。尼米茲表示,瓜達爾卡納爾戰鬥的重要階段已經過去。他還認為南太平洋部隊不怕危險的精神主要是由於南太平洋海區司令的英明領導,他讚譽哈爾西:「智勇雙全,神機妙算。」羅斯福總統為獎勵哈爾西取得的勝利,特擢升他為海軍四星上將,並很快得到了國會批准。

  瓜島海戰之後,所羅門群島的日軍全面轉入防禦。但日軍不甘心失敗,又在塔薩法隆加挑起了一次夜戰。此戰日軍以弱勝強,將裝備新式雷達的美巡洋艦編隊打得落花流水,以損失1艘驅逐艦的代價,取得了擊沉美重巡洋艦1艘、重創巡洋艦3艘的戰果。但從戰略上而言,日軍的勝利為時已晚,已經無力扭轉戰局了。

  不過,尼米茲還是從戰術上發現美國海軍需要改進的問題,美軍儘快提高夜戰能力已成當務之急。為此,尼米茲實事求是地向美海軍提出「訓練,訓練,再訓練」的口號。他還讚揚日軍的艦炮和魚雷射擊技術,並說日軍「有能力,有耐性,有勇氣」。

  然而,戰局畢竟發生了實質性的改變。經過曠日持久的爭奪,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的兩支部隊(麥克阿瑟率軍攻佔了巴布亞半島)分別奪取了日軍賴以繼續擴大侵略的前進基地。美軍取得了制海權,由開始時的勢單力薄,被動防禦,轉為步步進攻。

  12月7日,在珍珠港被襲一周年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有記者請尼米茲從軍方的角度展望一下未來戰爭的結局,尼米茲回答說:「我不想用日期來回答你的問題,但我可以用地圖回答你。」他指著牆上的大排地圖宣佈:「當日軍在地圖上所示的地方被窮追猛打、無處躲藏,有生力量被摧毀時,戰爭就結束了。」

  12月底,範德格裡夫特領導的陸戰第1師撤出瓜島,由帕奇率領的陸戰第2師和陸軍第25師予以替換。新的守島部隊繼續在島上執行肅清日軍殘部的任務。

  尼米茲在「所羅門海區未來戰鬥」的備忘錄中,明確提出了下一階段的作戰原則和方針。這些原則與金上將的構想完全不同。金建議繞過所羅門群島和俾斯麥群島,奪取阿德默勒爾蒂群島。這樣,盟軍就能封住日軍通往臘包爾的主要運輸線,使自己處於摧垮並進而攻佔這個基地的優越地位。尼米茲在備忘錄中指出,盟軍兵力有限,企圖越過兩島上許多相互支援的日軍基地是危險的。他認為,進攻應穩紮穩打,以基地戰鬥機所能覆蓋的掩護範圍為前提。首先,進佔離亨德森機場300海裡的布因基地。在瓜島和圖拉吉島地區建成海、空基地,並且等盟軍兩栖作戰部隊增多之後,再進一步向前推進。其次,當美國制空力量逐漸取得優勢之後,再進一步加快進攻步伐。為了說明自己的觀點,尼米茲專程奔赴舊金山會晤金上將。這回,金上將沒有固執己見,他為尼米茲細緻入微的分析所打動,幾乎全盤接受了尼米茲的建議。

  為了緩和海、陸軍種間的關係,尼米茲還在人員任命上作了一次精心安排:由曾擔任過外交官的金凱德接替經常與陸軍爭吵的西奧博爾德將軍,出任北太平洋海區司令。

  尼米茲還就太平洋艦隊的未來發展提出了一整套構想。此時,美國已經建成或將要完工的共有22艘航空母艦。這些艦隻將可能組成一支史無前例的大艦隊,那時美軍將以嶄新的姿態出現在太平洋海域。尼米茲打算以這樣一支艦隊橫越太平洋,打開太平洋的交通中軸線。這些地方無大片陸地,只有數百個大島嶼和環礁,可以選擇許多目標為登陸地帶及作戰基地。

  與此同時,麥克阿瑟也提出了帶有鮮明個性色彩的方案。該方案建議,以陸軍為主力沿著新幾內亞進軍菲律賓群島,最終以此為基地,直搗日本本上。在一系列陸軍為主攻的躍進中,以海軍擔任陸軍的人員護送和供給服務。

  以龐大的太平洋艦隊擔任陸軍的輔助手段,使海軍成為陸軍隨意擺佈的工具,這是美艦隊總司令金上將和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上將無論如何不能苟同的。尼米茲為此辯駁道,麥克阿瑟進攻日本的方案捨近求遠,耗損人員和供應,並且將曠日持久。金則認為,這是典型的麥克阿瑟主義,意在突出自己。

  金返回華盛頓,向馬歇爾彙報了各司令部之間的關係問題,尤其是尼米茲的部屬哈爾西進入麥克阿瑟管轄的海區作戰之後的有關指揮問題。這是涉及到尼米茲和麥克阿瑟誰高誰下的問題。最後,參謀長聯席會議作出妥協,哈爾西在戰略上受麥克阿瑟的原則指導,戰術上則由他自己決定。

  尼米茲為了使自己合理的作戰方案能夠為參謀長聯席會議和他們的各小組委員會所選中,作了許多努力。最後,華盛頓的決定傳達下來,他們接受了尼米茲的方案。麥克阿瑟雖竭力反對,也未能勸阻住最高當局。因此,尼米茲的進攻方案為主線,麥克阿瑟則繼續從南面進攻。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