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曼施坦因 | 上頁 下頁
四八


  曼施坦因對德軍戰鬥力急劇衰減感到驚慌。參加攻擊的各師都作出了慘重的代價,到了10月25日,似乎成了強弩之末。德軍有一個師的師長早已兩次報告他所指揮的各團是筋疲力盡了。戰鬥的勝負好像是擺在刺刀邊緣上,在這個時候,就要看攻擊者是否有足夠堅強的意志,能把忍耐力發展到最高限度,以克服防禦者的抵抗。

  結果還是蘇軍最先頂不住了。再經過一天的苦戰,10月27日,德軍終於取得了最後的成功。10月28日,經過10天的苦戰,蘇軍防禦完全崩潰,德軍第11軍團開始轉入追擊。

  1941年11月16日,德軍猛烈的追擊結束,除了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地區以外,全部克裡米亞都已經落入了德軍手中。第11軍團的6個師已經擊潰了蘇軍的兩個軍團(計12個步兵師和4個騎兵師)中的大部,蘇軍的20萬守軍中,至少有10萬人作了德軍的俘虜,德軍還繳獲了700門火炮和160輛坦克。那些逃入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和渡過刻赤海峽的蘇軍殘部,丟棄了他們所有的重武器。但蘇軍由於享有制海權,從海上運來的武器又重新武裝了這些逃入要塞的蘇軍殘部。

  在克裡米亞半島取得了初步勝利之後,曼施坦因把他的軍團司令部搬進了克裡米亞境內的一座較大城鎮——齊門費羅普,而曼施坦因自己則帶著副官和幾個參謀移駐城北的一個村落——查拉布斯,這是一個小農莊。副官為他的居室特地從齊門費羅普城中找一些舒適的用具。

  直到1942年8月間為止,除了短期的到過刻赤前線和塞瓦斯托波爾前線之外,曼施坦因幾乎一直都住在這裡。在過慣了遊牧式的生活以後,這種定居的生活對他們來說,完全是一種享受。

  居住在這裡的時候,曼施坦因總在思考著一個問題,指揮一個軍團的人,是這個軍團的最高裁判者,最困難的是要他批准一個死刑的宣判。一方面維持紀律是他的職責,而為了部隊本身的利益,對於違法犯紀的人也有嚴刑峻罰的必要。戰爭中每天都可以使上萬人喪失生命,可在戰場上的光榮殉國與被自己的長官執行槍決,卻是有很大的區別。

  當一個軍人作了某種卑劣的行為,使整個陸軍的榮譽都為之蒙羞,或者是使其同胞因而喪失生命,這時他是罪有應得的,難逃一死。

  每逢要批准死刑判決書時,曼施坦因總要親自把所有的檔案都仔細研究一遍,然後再作決定。還是在第56裝甲軍的時候,他手下有兩個德軍士兵曾經奸殺了一個老婦人,被判處死刑。還有一種情況,本該判處死刑,但曼施坦因卻筆下超生:有一個曾經在波蘭戰役中獲得十字勳章的士兵,在負傷出院之後,就被分配到一個陌生的機關槍班,當他到達的第一天,班中的全體就都戰死了,他也神經錯亂並當了逃兵。依照軍法,他是應該判處死刑的,但他的情節有可被原諒之處。曼施坦因本人也不能立即取消軍事法庭的審判,所以就建議這個士兵所在團的團長,把死刑延緩一個月再執行。假如這個士兵在一個月之內能夠將功折罪,就取消死刑宣判。假如沒有改觀,則再執行死刑不遲。在所有被緩刑者中,只有一個是逃到蘇軍去了,所有其他的人,不是立有戰功而贖罪,就是戰死在沙場上了。

  現在,第11軍團的任務就是攻克蘇軍在克裡米亞的最後據點塞瓦斯托波爾,這個進攻開始越早,成功機會也就越大,因為蘇軍正不斷從海上增援這個堡壘。

  依照曼施坦因的測算,進攻部隊的調動和彈藥的儲備應在11月27日或者28日全部完成,所以他把這一天定為發動攻擊的最後時限。

  不知攻勢能否如期發動,且聽下章分解。

  ◎第十六章 肅軍紀痛斬大將

  攻城巨炮絕人寰,蘇軍登陸挫凶頑;
  鴇與鱷魚露猙獰,希魔授銜獎元帥。

  進攻的日子到了,卻沒有如期發動,因為蘇聯的冬天又來到了。在克裡米亞境內,先是大雨,道路無法使用,緊接著而來的嚴冬把德軍用於補給的鐵路機車凍壞了大半。結果,第11軍團發動攻擊所需的補給,只到了少部分。聶泊河上已經結冰,但冰面不結實,不能通車,雨雪加寒冷,路面通車也困難。

  沒辦法,攻擊的時間只好拖延。11月27日沒有開始,直到12月17日,才開始了對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第一波攻擊。先是大規模的炮轟,隨後第30軍和第54軍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向要塞攻擊。

  擔任主攻的任務仍然由第22步兵師負責。這個師的指揮官是沃爾夫中將。蘇軍拼命地死守,逐個碉堡的激烈爭奪。德軍的進攻矛頭已經鄰近要塞中著名的斯大林堡壘。這個堡壘如果拿下,則德軍炮兵就可以攻擊控制整個海灣地區。

  蘇軍此時在刻赤和費多西亞登陸。這個威脅對11軍團是致命的。整個軍團的兵力,除了一個德國師和兩個羅馬尼亞旅之外,都已經全部集中在塞瓦斯托波爾;

  曼施坦因在接到關於蘇軍登陸消息的時候,也曾考慮過用最高的速度從要塞地區撤出部隊投擲在最需要的地方,但面前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只要再向前推進一小步,就可以獲得海灣的控制權。所以,曼施坦因決定再冒一次險,暫緩撤退部隊。在征得了第54軍軍長和其所屬各位師長的同意之後,他命令前沿德軍作最後一次努力。第22師的第16步兵團,在卓爾體茲上校的指揮下,已經突入了斯大林堡壘的外圍,但已經再無餘力了。

  蘇軍在刻赤半島上的登陸,正是德軍在塞瓦斯托波爾的戰事緊張的時候。不久,曼施坦因判斷,從這裡登陸不僅是蘇軍的牽制行動,蘇聯的無線電廣播宣稱,這是一個全面的攻勢,以收復克裡米亞為目的,由斯大林親自計劃和指揮。他要把第11軍團從地圖上掃除。這並非是虛言。

  12月26日,蘇軍在刻赤海峽登陸,首批用了約2個師的兵力,先是在該城兩側,不久在半島北岸也作了小規模的登陸。德軍第42軍僅靠第46步兵師1個師的兵力來防禦該半島,顯然是吃力的。於是第42軍軍長希波尼克將軍向軍團提出請求,要求撤出該半島。

  曼施坦因沒有同意第42軍撤退,因為假如蘇軍在刻赤建立一個穩定的立腳點,就等於在德軍第11軍團的背後開闢了克裡米亞第二戰場,那麼11軍團就會受到尚未攻克的塞瓦斯托波爾和剛剛在刻赤登陸的蘇軍的夾擊,這是極端危險的。所以,曼施坦因命令第42軍,應趁蘇軍登陸後立足未穩之機就立即向他們發動攻擊,把他們趕下海去;為了能使第42軍無後顧之憂,曼施坦因同時命令羅馬尼亞第4和第8山地旅警戒另外的蘇軍登陸點,抽調第73師的213加強步兵團,立即前往支援。

  到了12月28日,第46步兵師實際上已經肅清了刻赤城南北兩處的蘇軍灘頭陣地,只是在北岸上,不時傳來激烈的槍聲。此時,希波尼克將軍又再度請求第42軍撤出刻赤半島,但又受到了曼施坦因的拒絕,因為這時德軍第54軍已經開始發出對塞瓦斯托波爾的最後一次攻擊。

  12月29日清晨,曼施坦因又得到報告,說蘇軍在強大的海軍兵力掩護之下,在德軍防禦的另一個薄弱地點費多西亞夜間登陸,德軍在那裡的兵力微弱,只有一個工兵營和一些海岸炮兵,羅馬尼亞部隊直到蘇軍登陸之後才匆匆趕到那裡,故未能阻止蘇軍的登陸。軍團司令部與位於半島中部的第42軍軍部的電話聯繫中斷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