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專制魔王-墨索里尼 | 上頁 下頁 |
五三 |
|
1941年1月間,在普拉特將軍的指揮下,開始了肅清蘇丹的戰役。在最初階段,戰事進展順利。由英印第五師和第四師,在六個空軍中隊的支援下,于1月份向卡薩拉的意軍發起了猛攻。1月19日,兩個意大利師在遭受沉重的打擊後,主動撤離了這個城市。不久,他們又放棄加拉巴特,退出了蘇丹。與此同時,在阿比西尼亞境內發動起義的工作也取得了進展。在桑福德準將指揮下的一支規模不大的部隊,其中包括一個蘇丹營和一些經過選拔的英國軍官和軍士,他們構成了武裝起義的核心。由於他們的成就越來越大,援助他們的愛國人士也越來越多。阿比西尼亞塞拉西皇帝于1月20日重返他的王國,戈賈姆西面大部分地區內的敵人也逐步被肅清。 在丘吉爾首相的強令督導之下,韋維爾將軍于2月中旬發起了以攻佔基斯馬尤為重點的「帆布」作戰計劃。坎甯安將軍也奉命參加了這一戰役。由六個旅和六個就地徵募的大隊組成的一支意大利部隊據守著朱巴河,基斯馬尤就在朱巴河的河口。坎甯安將軍于2月10日面對著這支部隊部署了四個旅團。英軍於14日進佔基斯馬尤,未曾遇到抵抗。意軍的重要陣地部署在基斯馬尤港之北、朱巴河對岸的傑利布。22日,英軍從敵軍兩翼及其後方進擊該陣地,獲得很大戰果。意軍全線崩潰,陣亡、被俘、或逃入叢林的有3萬多人。 意大利空軍遭到南非飛機的痛擊,未能參加戰鬥。再向北200英里便是意屬索馬裡的主要港口摩加迪沙,現在向這座港口推進已沒有什麼障礙了。英軍摩托化部隊於2月25日進入該港,發現大批器材和糧食服裝,還有40余萬加侖的寶貴汽油。飛機場上有21架被擊毀的飛機。坎甯安將軍斷定,他的下一步行動不致遭到敵人的強烈抵抗。經韋維爾將軍同意,他確定以距摩加迪沙740英里的季季加為下一攻擊目標。部隊僅僅休整了三天,3月1日就開拔了。沿途排除了敵人一些微弱的抵抗,他們於3月17日攻佔季季加。至此,意屬索馬裡全境光復。 丘吉爾首相聞訊十分高興,立即致電韋維爾將軍,祝賀索馬裡大捷。電報說:「我衷心祝賀你們在意屬索馬裡的戰役中獲得輝煌的戰果。坎甯安將軍率領他的士氣昂揚、訓練有素、組織完善的軍隊進行了一系列勇猛、果敢而又非常成功的戰役,請向他傳達英王陛下政府的感激與嘉許。望你請他將這封賀電傳達給他的部隊。」 坎甯安將軍攻克季季加後,繼續率輕裝部隊向摩加迪沙以北200英里的費爾弗推進,這將最終完成對意屬索馬裡的佔領。英軍統帥部從亞丁派出空軍前去支援,除了在紅海值勤外,還要襲擊意大利的空軍基地。3月16日,英軍兩個營在柏培拉登陸。意守軍一個旅被瓦解,200人被俘。這時,英屬索馬裡全部收復。因此可以通過柏培拉港更方便地支援坎甯安將軍繼續向哈拉爾挺進了,該地守軍於3月26日投降。他於3月29日進抵迪雷達瓦。在這裡稍作休整,並集結人力、物力,以便直搗阿比西尼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在3月份一個月中,坎甯安的部隊跋涉了850英里,自從越過朱巴河以來,他的部隊共擊斃、俘虜或擊潰意大利軍隊達5萬多人;而他的部隊傷亡還不到500人。 在這個時期,阿比西尼亞戰役也有了新的進展。克倫守軍頑強抵抗,激戰三天,英軍傷亡3000人,不易得手,戰事曾一度中斷。3月20日,戰鬥繼續進行。意軍曾一再猛烈反攻,儘管他們的損失極其慘重,但尚無立即崩潰跡象。顯然,意軍為保全這座要塞,要決一死戰。他們的空軍活動頻繁,瘋狂進行輪番轟炸,為垂死的守軍打氣助威。3月25日,英軍再次發動猛攻,在陸、空軍緊密配合下,意軍防線終於在27日崩潰,克倫攻下來了。追兵勢如破竹。阿斯馬拉於4月1日攻克,馬薩瓦守軍於4月8日投降,俘虜達1萬餘人。 在東非其他戰場肅清敵軍的戰鬥也取得顯著成效。墨索里尼宣佈參戰時,意大利在紅海擁有驅逐艦九艘,潛艇八艘和許多小型艦隻。現在,所有這些艦隻已被英國海軍和海軍航空隊擊沉。到了4月11日,羅斯福總統宣佈,紅海和亞丁灣已經不是「交戰水域」,這裡已對美國船隻開放了。 4月6日,坎甯安將軍率領的部隊,經過長途跋涉,以飛快的速度進入阿比西尼亞的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這時,飛機場上意大利空軍的殘餘飛機已被炸毀。他隨即派遣輕裝勁旅經由德西埃向北挺進,堵截阿姆巴阿拉吉的意軍。墨索里尼雖然一再下令「死守」,但是兵敗如山倒,抵抗是難以持久的。因為他們的退路已被切斷。同時;普拉特將軍的部隊也從北面進擊;更加上阿比西尼亞愛國者的武裝部隊,連同向阿皇投誠的意大利上著部隊,把戈賈姆的敵軍1.2萬人逐至德布臘馬科斯。其中一半被俘,其餘逃往北部的岡達不,後來也被從剛果橫越非洲2000英里前來參戰的一支人民志願部隊消滅了。5月5日,阿比西尼亞皇帝塞拉西在凱歌聲中,重返首都亞的斯亞貝巴。 墨索里尼的幫兇阿奧斯塔公爵,是意大利國王的堂兄弟。自從1937年以來,他就出任意屬東非總督兼阿比西尼亞總督,並從1939年起擔任這些屬地內意大利軍隊的總司令。阿奧斯塔曾留學英國,妻子是一位法國公主,他素日不得墨索里尼的歡心。「領袖」根據某些理由認為他「心慈手軟」,也缺乏軍事指揮的才能。他率同他的殘部於5月17日投降,1942年作為一名戰俘死于內羅畢。 自1月開戰以來,在墨索里尼原有的22萬余人中,半數以上已被俘或被殲,現在只有小股散兵游勇還流竄在深山密林之中。阿比西尼亞全境已在英軍控制之下。至此,墨索里尼想用武力征服的方法來建立一個非洲大帝國,並用古羅馬精神向那裡移殖意大利人的迷夢,徹底破滅了。 墨索里尼因此十分傷心,從而更加強了他對德不滿的情緒。他埋怨希特勒「見死不救」,他說,我們應當記住:「是他們使我們失去了一個帝國。」這個法西斯獨裁領袖,非常依戀阿比西尼亞,稱之為「政權的明珠」;他稱1935年和1936年,是「法西斯主義的浪漫年代」,而現在卻是一江春水東流去了。正是:兵敗如山倒,頓足呼天叫,問題在哪裡?關鍵在失道。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二十一章 兵不厭詐 敵眾我寡用奇兵 指揮如意笑談中 以弱勝強多妙哉 老謀深算廣傳頌 雖說墨索里尼夢寐以求的非洲帝國潰滅了,但這一勝利卻是來之不易的。這除了首先應歸功於英聯邦各國軍隊和非洲人民的英勇鬥爭外,還應歸功於那位智勇雙全的英國中東總司令韋維爾將軍。在當時敵我兵力極為懸殊的條件下,他憑著自己的智慧,用偽裝和詭詐行動,扭轉了戰局,創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戰例。雖然後來他敗于狡黠的對手隆美爾,並因此被解除中東總司令職務,但是他以兵不厭詐所創造的那種「獨特的戰爭」卻被英國將領們廣泛使用。韋維爾的事蹟至今還在英國、非洲和全世界廣為傳頌。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