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麥克阿瑟 | 上頁 下頁
七五


  對麥克阿瑟在戰爭初期的戰略指導,曾有人提出非議,認為他把部隊小股分批地逐次投入戰鬥,是危險而無效的作戰方式,致使強大的人民軍像獵取兔子一樣,輕而易舉地一口口吃掉了許多小股部隊,造成重大傷亡而又毫無成效。對此,麥克阿瑟辯解說:"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美國部隊從日本運來,然後把他們分批投入戰鬥,這個孤注一擲的決定,卻是挽救危局的唯一希望……通過這種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方法,我即能在釜山集結一支軍隊,使那裡成為日後反攻的一個基地。"實際上,面對當時十分危急的形勢,麥克阿瑟也只能這麼做。他手中可調用的兵力很少,增援的兵力又不能很快到達,而人民軍進展神速,若等他集結起大部隊再投入戰鬥,那時南朝鮮恐怕已經不存在了。

  在此期間,美國當局對臺灣的命運憂心忡忡,擔心中共可能進攻臺灣,從而嚴重削弱美國在遠東的戰略地位。杜魯門一改他在1月5日聲明中所持的不干涉中國收復臺灣的立場,於6月27日在宣佈將第7艦隊部署在臺灣海峽的同時,競厚著臉皮公然提出臺灣地位未定的謬論,推行所謂"臺灣中立化"政策。但杜魯門的此項政策仍滿足不了反華反共勢力的胃口。國會中有些人特別是共和黨人攻擊政府"束縛"蔣介石的手腳,不讓他去"光復大陸",消滅共產黨軍隊,重新奪回中國。

  麥克阿瑟也認為該政策"實際上保護了中國大陸,使之免遭蔣介石50萬軍隊的攻擊"。參謀長聯席會議則擔心僅靠第7艦隊和蔣介石的現有實力能否保衛臺灣。他們于7月27日向杜魯門提出一系列激進的建議:立即給蔣介石提供作戰物資和補給品;向臺灣派出軍事調查團;允許國民黨空軍對大陸實施空襲和佈雷;增派美國軍隊去臺灣。對軍方的這些建議,杜魯門沒有完全採納,只同意立即向蔣介石提供大規模軍事援助和向臺灣派駐軍事調查團,允許國民黨飛機對大陸實施不間斷的偵察,但不能進行空襲。

  麥克阿瑟在得知上述決定後,以為政府已放棄了"臺灣中立化"政策,因此覺得有必要親自去趟臺灣,給蔣介石撐腰打氣。在經過參謀長聯席會議(未通報社魯門和艾奇遜)同意後,他於7月31日率一個由16人組成的盟軍總部代表團前往臺灣。由於天氣惡劣,麥克阿瑟一行比預定時間晚到了一個半小時。在臺北機場,他受到國家元首般的迎接,蔣介石親自在那裡恭候。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與蔣介石會晤。他同蔣進行了兩天的會談,討論了美軍與國民黨軍的合作安排,在設立美"駐台軍事聯絡組"及臺灣軍隊劃歸他統一指揮等問題上取得一致意見。在會談中,蔣還主動提出要派軍隊赴朝參加"聯合國軍",但麥克阿瑟考慮到華盛頓方面認為在這個時候採取這樣的行動會嚴重危害臺灣的防務,因此未置可否。

  麥克阿瑟對臺灣的訪問,立即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杜魯門和艾奇遜"大為吃驚地從8月1日的新聞報道中看到麥克阿瑟將軍到了臺灣,吻了蔣夫人的手,並同他丈夫舉行了會談"。在臺灣,蔣介石則利用麥克阿瑟的訪問大造輿論,宣稱:"由於我們能再次同老戰友密切合作,勝利就有了保證。"這給人造成一種印象:似乎美國已經同蔣介石結成或即將結成密切的反共同盟;美國甚至要把臺灣武裝起來反攻大陸。杜魯門寫道:"這一切意味著,麥克阿瑟擯棄了我的使臺灣中立化的政策,而熱衷於一項更具冒險性的政策。"麥克阿瑟說他 對"美國國內某些集團"對他的臺灣之行進行攻擊,"多少感到吃驚",並把這些攻擊看作是"不負責任的諷刺和謾駡",明顯懷有惡意。他覺得有必要"糾正"這些"錯誤言論",因此 發表聲明說:

  這次訪問所涉及的只是軍事方面的問題,而且只限于如總統所指示的防止臺灣被軍事進犯的問題,而執行這個指示是我的責任。它與政治事務無關……那些過去一直鼓吹在太平洋地區推行失敗主義和綏靖政策的人向公眾惡意歪曲了這次訪問。我希望美國人民不要被那些狡猾的暗示、輕率的推測和無恥的謊言引入歧途。這一切只是那些隱姓埋名之人的慣用伎倆,由那些遠離實際情況萬里之外的人從國內和國外居心險惡地傳播給公眾。這一切即使不是別有用心,也勢必在此世界面臨嚴重危機之時引起分裂,從而破壞了人們對美國目標、美國制度和美國代表的信任。

  麥克阿瑟的這項聲明無異于火上澆油,向政府挑戰,令杜魯門大為光火。他本來就對麥克阿瑟沒有好感,知道他是個刺頭。早在1945年6月,他就感到,戰後美國的一大問題是"對那位趾高氣揚、權勢很大的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先生究竟該怎麼辦"。"我們居然不得不派這種自命不凡的老頑固出任要職,真是令人遺憾透頂。我真不明白,羅斯福當年為什麼不把溫賴特調出來,而讓麥克阿瑟為國捐軀。"現在,他完全有理由撤麥克阿瑟的職,但他努力克制住了這種想法,因為麥克阿瑟的威信太高了,撤了他會帶來很多麻煩。為了讓麥克阿瑟能夠全面理解美國的對台政策,他派助手艾夫裡爾·哈裡曼於8月4日赴東京作詳細的解釋。同時,他還命令國防部長約翰遜向麥克阿瑟發去一份措詞強硬的電報,說明"為了國家的最大利益,決不允許美軍採取可能觸發全面戰爭的任何行動"。

  哈裡曼在東京向麥克阿瑟詳細解釋了美國的政策。麥克阿瑟從這些解釋中得出的印象是:美國在遠東沒有固定而全面的政策;外國特別是英國對華盛頓的影響十分強烈;美國並不明顯地要向共產黨採取攻勢,而是滿足於試圖阻止他們的行動;一旦臺灣受到攻擊,美國會去保衛它;杜魯門對蔣介石懷有一種強烈的敵意,任何對蔣介石表示好感的人都可能引起總統的不悅。上述印象使麥克阿瑟產生了"一種憂慮和不安的感覺,即華盛頓的上層人士對遠東的形勢瞭解得很少,而且錯誤地降低了它的重要性"。

  他向哈裡曼發誓說,如果赤色中國進攻臺灣,他將火速趕去負責指揮,"使他們遭受慘敗,從而使這場戰鬥成為世界上決定性的戰鬥之一。這將是他們的一場大災難,它將震撼亞洲,可能還會擊退共產主義浪潮……我每天晚上都祈禱赤色中國能這樣做,我常常是跪下來在那裡祈禱。"哈裡曼知道他並未能完全說服麥克阿瑟,因此他向杜魯門報告說:"我並不認為我們在應以何種方式處理臺灣和大元帥(指蔣介石)的問題上取得了完全一致的意見。他接受了總統的立場,並答應照此行事,但並不完全心悅誠服。"對此,杜魯門很不放心,於8月13日又指示參謀長聯席會議向麥克阿瑟發出一項指令:未經參謀長聯席會議同意,無論如何不得在臺灣駐紮任何美軍。

  杜魯門滿以為費了這樣大的勁,事情總該了結了。但沒出半個月,麥克阿瑟又給他捅了婁子。8月17日,麥克阿瑟接到"海外作戰老兵協會"的邀請,要他出席即將舉行的第51屆年會並發表講話。他沒有接受邀請,但他向大會發去了一封供宣讀的信,其中談到臺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及其與美國的關係:

  臺灣若落在一個敵對國家手中,就好比成了一艘位置理想、可以實施進攻戰略的不沉的航空母艦和潛艇支援艦,與此同時,它還可以挫敗沖繩和菲律賓友軍的防禦或反攻作戰行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