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麥克阿瑟 | 上頁 下頁 |
五八 |
|
7月5 日,麥克阿瑟返回馬尼拉。在前一天,他已宣佈菲律賓戰役正式結束。實際上,克魯格在呂宋的清剿作戰還遠未結束,他只消滅了10萬餘日軍,還有6萬多躲在呂宋北部山區,他們直到戰爭結束才投降。但這股幾近彈盡糧絕、疲憊不堪的殘敵,此時已構不成什麼威脅。在菲律賓戰役(包括萊特、呂宋和南部諸島作戰)中,日軍共被擊斃40余萬人,而美軍則只傷亡6.2萬人(其中亡1.4萬)。與日軍的損失相比,美軍的傷亡是微不足道的:每陣亡1人,就有30名日軍被打死。 在婆羅洲戰役接近尾聲時,麥克阿瑟還擬制了爪哇登陸計劃,以奪取荷屬東印度群島,恢復荷蘭人的殖民統治。但參謀長聯席會議考慮到進攻爪哇在戰略上沒有什麼意義,且盟軍要全力用來準備對日本本土發動進攻,故未批准該計劃。對此,麥克阿瑟認為這是一個嚴重錯誤,是政治在干涉軍事。 為徹底摧毀日本的戰爭潛力和日軍的抵抗意志,創造進攻日本本土的有利條件,美軍從3月份開始還加強了對日本的空中轟炸和海上封鎖。3月9日夜,美軍第20航空隊在柯蒂斯·李梅將軍指揮下,從關島出動334架B一29轟炸機對東京實施第一次低空大規模"火攻",共投燃燒彈1667噸。東京頓時成為一片火海,1/4以上的市區被燒毀,8萬多人被炸死或燒死,100萬人無家可歸。以後10天,李梅又出動轟炸機1595架次,對東京、大阪、名古屋和神戶投燃燒彈9373噸,被稱之為"火攻閃擊戰"。這種要命的"火攻",其規模越來越大,並擴大到其他城市。到7月份,肯尼的飛機和哈爾西的艦載機也加入到這一轟炸行列。 肯尼說,他幾乎每天都以沖繩為基地出動600架以上的飛機對日本進行襲擊。哈爾西自7月1日率第3艦隊自萊特灣再次出海後,三次襲擊東京、兩次襲擊北海道、三次襲擊獺戶內海。大轟炸使日本98座城市遭到程度不同的毀壞,輕者被毀一半,重者全部成為廢墟;大轟炸給日本平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數十萬人被炸死,上千萬人流離失所;大轟炸幾乎使日本工業陷於癱瘓狀態,飛機、電力和煉油工業分別下降65%、70%和80%,其他軍工生產下降30%以上;大轟炸給日本的海、空軍也帶來極大的破壞,大量機場被摧毀,日本海軍殘部被基本消滅。這些連續不斷而肆無忌憚的轟炸,幾乎未引來任何報復性行動。日軍大本營已把飛機(其中大部分是"神風"特攻機)隱蔽起來,一心準備在本土與美軍決戰。 與此同時,美軍從3月份起開始對日本本土實施大規模海上封鎖,以切斷其海上運輸線,使日本列島成為孤島。美軍除組織潛艇、航空兵和水面艦隻襲擊日本商船,實施破交作戰外,還重點對日本本土實施了代號為"饑餓戰役"的佈雷封鎖。佈雷兵力主要由第20航空隊的B一29轟炸機擔任,由戰術航空兵和潛艇協同。從3月27日起到戰爭結束的4個半月時間裡,第20航空隊共出動飛機1500余架次,向下關海峽、獺戶內海以及各大海港投布水雷1.2萬餘枚,毀傷日本船隻670艘,總噸位近140萬噸,使日本本土與其西南諸島、中國和朝鮮之間的海上交通基本被切斷。結果,在轟炸和封鎖的共同打擊下,日本經濟陷於崩潰,許多工廠關閉,物資補給中斷,軍需生產停頓,油料枯竭,飛機和艦船停航;全國陷於混亂、恐慌和饑餓之中。 面臨絕境,日本統治集團一面企圖垂死掙扎,準備本土決戰,一面進行和平試探,尋求體面投降。從3月份開始,日本即試圖通過瑞士和瑞典某些中間人向美國進行這種和平試探,但由於其內部主戰派和主和派之間嚴重對抗,使執政者舉棋不定,毫無結果。4月上旬,鈴木貫太郎上臺,起用主和派東鄉茂德任外相,向盟國擺出和平姿態。德國投降後,日本統治者不得不正視敗局已定的現實,開始真正考慮和平問題。在5月12月舉行的最高戰爭指導會議上,海軍大臣米內光政提議由蘇聯出面調停,以保留帝國國體為條件,與盟國達成不丟面子的和平。這項建議受到鈴木首相的認同,但卻遭到東鄉外相的反對。東鄉認為,蘇聯人不會幫助日本,它的要價會很高,要使它不參戰都難辦到。按他的意見,"最好還是與美國直接進行停火談判"。最後,會議還是決定求助於蘇聯,並請前首相廣田弘毅出面與蘇聯大使接觸。廣田在與蘇聯駐日大使馬立克接觸時,並未直接挑明來意,而只是希望蘇聯繼續保持中立。馬立克對廣田的建議態度冷淡,不置可否。 當時日本政府定下的方針是,最好與盟國達成體面和平,起碼應保留天皇制度,若盟國堅持要求無條件投降,那麼日本將血戰到底。因此,在進行和平試探的同時,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於6月6日通過把戰爭進行到底的決議。雖然天皇在兩天后的御前會議上批准了該決議,但他內心卻有一種不祥之兆。在宮內大臣木戶的鼓動下,他於6月22日即沖繩島被宣佈佔領的當天,召集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成員開會,親自過問和談事宜,希望立即採取行動,派使者赴蘇聯交涉。 與此同時,廣田和馬立克仍在進行接觸,他以讓出在中國東北的特權為條件,要求蘇聯再次作出中立保證。但數日過去,蘇方仍不予理會。日本人哪裡知道,他們給的這點好處,斯大林早在2月份的雅爾塔會議期間就已從羅斯福那裡得到了,甚至比日本答應的還要多。不明真相的天皇終於按捺不住了,於7月7日召見鈴木首相,指示他"切勿錯過探尋蘇聯真正意圖的時機",立即派特使到蘇聯去直接交涉。7月12日,前首相近衛文末磨被召到東京,天皇親自向他下達了出使蘇聯的命令。同時,日本駐蘇大使佐藤尚武接到政府來電,指示他就近衛訪蘇事宜同蘇方磋商。佐藤對此不抱希望,認為"通過談判締結和約得不到蘇聯的支持",除接受無條件投降外,別無他途。 此時,在美國國內,決策者們正設法尋求使日本無條件投降而又不必進行計劃中的進攻日本本土的途徑。為奪取小小的沖繩島而付出的可伯代價,使預計中的進攻日本本土的傷亡數字加碼到100萬大關了。常規轟炸和海上封鎖看來不足以使日本儘快接受無條件投降,唯一的辦法是使用即將研製成功的原子彈。6月1日,杜魯門總統收到由陸軍部長史汀生領導的臨時委員會的報告,建議儘快使用原子彈,加速結束太平洋戰爭。在6月18日總統召集的一次會議上,杜魯門接受了進攻九州的計劃,並初次討論到使用原子彈的可能性。 史汀生和馬歇爾都主張使用原子彈,轟炸一個能明確顯示其威力的目標。陸軍助理部長麥克洛伊則強調,在使用原子彈前,應給日本人以適當的警告和投降的機會。當7月16日杜魯門抵達柏林參加代號為"終點站"的波茨坦會議時,他接到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的喜訊,這使他信心倍增,"簡直要指揮整個會議"。丘吉爾在得知這一消息後,也感到無比興奮,認為進攻日本已沒有必要。在會議的前兩天,斯大林向杜魯門透露了日本人曾請他出面調停,但他未作肯定答覆,並問杜魯門是不是應該置之不理。實際上,杜魯門從軍方所截收的莫斯科與東京之間的電報中,已知道了這一情況,但由於他此時手中已有原子彈這張王牌,不想接受日本人的任何投降條件,因此讓斯大林自行其是。於是,駐莫斯科的佐藤大使便被告知,由於天皇的建議含糊不清,蘇聯無法作出答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