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麥克阿瑟 | 上頁 下頁
一八


  歐戰的擴大特別是法國的淪陷,大大震動了一直奉行中立政策的美國政府。羅斯福認識到,如果英國被德國打敗,那麼美國將成為下一個侵略目標;與其等到那時孤軍奮戰,不如現在援助英國使之免於滅亡,以牽制德國。因此,自1940年6月起,美國的態度開始轉變,向英國提供大量的武器裝備,公開支持英國與德意法西斯對抗。12月29日,羅斯福發表著名的"爐邊談話":"如果大不列顛一旦崩潰,我們所有的美洲人都將生活在槍口之下……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就我們所能支配的人力和物力,生產武器和艦隻。……我們必須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三個月後,美國國會通過租借法案,該法案授權總統向對美國安全至關重要的國家,以出售、轉讓、交換或租借方式,提供武器和軍用物資,這實際上等於介入了歐戰。

  對日本,美國則奉行了完全不同的政策,儘管它對日本也採取了一些遏制措施,但卻沒有改變其避戰求和的妥協政策。這是受其"先歐後亞"的戰略決策支配的,該決策的宗旨是,在德國這個頭號敵人已經佔領西歐大陸的情況下,美國應將主要力量用於對付德國的威脅,打敗德國之後再打日本。在打擊德國的同時,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採取防禦戰略,穩住太平洋局勢,推遲或避免與日本發生直接軍事衝突。在這種戰略思想指導下,美國對日本幾乎採取了一種類似大戰前英法所推行的綏靖政策,企圖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來換取日本放棄其南進計劃。美國的這種政策後被文學家稱為"遠東慕尼黑陰謀"。

  直到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美國才徹底放棄了與日本避免衝突的幻想。蘇德開戰,為日本加速推行其"大東亞共榮圈"侵略計劃提供了大好時機。7月2日,天皇御前會議確定了"不管遇到什麼障礙",都要奉行向南擴張的政策。7月25日,日本通知美國,日軍將進佔印度支那南部,美國對此發出嚴重警告。26日,美國宣佈凍結日本在美資產,並對日本實行包括石油在內的全面禁運,緊接著,英國與荷蘭也採取了同樣的措施。但日本對美國的反應不予理睬,於28日進駐印支南部。

  就在美國宣佈凍結日本資產的同一天,羅斯福宣佈以中將軍銜將麥克阿瑟召回美軍現役,並成立由他領導的遠東美軍司令部,統轄遠東全部陸軍和空軍。與此同時,總統還從應急資金中撥出1000萬美元供麥克阿瑟動員菲律賓的軍事力量,並將其與美國守備部隊合併。陸軍部也很快行動起來,以現任參謀長喬治·馬歇爾為首的參謀部加緊向菲律賓運送武器裝備,並向麥克阿瑟保證,將優先提供給菲律賓340架新式轟炸機和130架新式戰鬥機。

  由於得到馬歇爾的優先保證,麥克阿瑟被他將能得到那麼多"空中堡壘"的美妙前景沖昏了頭腦,以致認為一旦發生戰事,就要他執行退守巴丹半島的"橙色計劃",未免"太消極了"。因此,他在10月1日的報告中要求修改這個計劃。他聲稱,轟炸機的到達"改變了亞洲地區的整個面貌",他的部隊已做好在灘頭擊退任何入侵者的準備,而無需在呂宋島放馬後炮,也不必撤到巴丹半島。他認為,日本人至少要到第二年的4月份才能發動進攻,而到那時,他的地面部隊就可達到20萬人,只要增援的美軍能夠趕到,他完全能夠遏制住日軍的進攻勢頭。在他的樂觀情緒影響下,參謀長聯席會議于11月初同意了他的方案,並答應給他提供更多的裝備。

  當新任遠東空軍司令劉易斯·布裡爾頓少將把這個消息帶給麥克阿瑟時,他像小孩子似地高興得跳了起來:"劉易斯,你像五月的鮮花那樣受歡迎。"他一面說著,一面激動地從辦公桌後面跑過來同布裡爾頓擁抱,同時對他的參謀長薩瑟蘭喊道:"邁克,他們要給我們所要的一切東西!"

  然而,亞洲分艦隊司令托馬斯·哈特海軍上將對這一新計劃卻抱懷疑態度。他認為,即使有一支比麥克阿瑟所想像的還要大10倍的空軍力量,憑他所指揮的3艘巡洋艦、13艘驅逐艦和29艘潛艇這樣有限的海軍支援力量,要防守比美國海岸線還要長的菲律賓群島幾乎是不可能的。

  就在麥克阿瑟為將得到他所要的一切東西而歡呼雀躍的時候,他沒有料到,由於在預測日本人進攻時間上有誤,這些東西直到第二年5月才真正得到。而在戰爭爆發時,他所能掌握的軍隊只有13.4萬人(其中美軍1.2萬人、菲律賓軍隊1.2萬人、民兵11萬人),另有108輛輕型坦克,有限的幾門大炮,以及35架B一17轟炸機、72架P一40戰鬥機和40架菲律賓空軍老掉牙的飛機。

  與此同時,日本也在加緊戰爭準備。1941年8、9月間,日軍大本營具體擬訂了戰爭計劃,確定戰爭第一階段在突襲珍珠港的同時,對菲律賓和馬來亞①發動進攻,並佔領關島、威克島和香港等地;第二階段奪取爪哇、蘇門答臘、婆羅洲(即今加里曼丹島)及俾斯麥群島;第三階段佔領緬甸、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上述計劃預定在5個月內完成。為順利執行這一計劃,日軍大本營強調要實施突然襲擊,摧毀對方的海空力量和基地設施,奪取海空控制權。為此,日軍把駐紮在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作為重要打擊目標,每天進行模擬飛行訓練。而此時,美國方面卻認為,日本的主要進攻目標將是菲律賓和關島,日本艦隊的主要任務是為南進作戰提供海上支援,它沒有能力實施遠距離、單獨的航母突擊,因此也就不可能襲擊珍珠港。這種敵情判斷上的失誤最終導致了美國歷史上那個"永遠蒙受恥辱的日子"的到來。

  ①又稱西馬來西亞,簡稱西馬,位於今馬來半島南部,當時為英國殖民地。——作者

  11月3日,天皇批准了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制訂的襲擊珍珠港的計劃。兩天后,御前會議最終決定對美、英、荷開戰,時間是12月初。 11月68,日軍大本營即下令組建以寺內壽一為總司令的南方軍,下轄4個集團軍和兩個飛行集團。同一天,日軍大本營還下達了向南進軍的預先號令,要求月底前完成作戰準備。為掩護其進攻的突然性,東條內閣大放和平煙幕,指令駐華盛頓大使野村和特使來棲繼續與美方談判。

  11月26日,執行襲擊珍珠港任務的日本特混艦隊在南雲忠一指揮下,從千島群島的單冠灣秘密啟航。在出發前,山本給南雲的最後指示是:"如果同美國的談判獲得成功,特混艦隊將立即調頭返回本土。"經過12天航行,南雲的艦隊於12月7日(夏威夷時間)拂曉到達瓦胡島珍珠港以北230海裡區域展開。與此同時,執行南進作戰任務的各部隊也已開始行動。進攻關島和威克島的部隊在特魯克群島和塞班島等地集結完畢;進攻馬來亞和菲律賓的部隊在馬公島、臺灣、帕勞群島、三亞港等地集結待命。

  就在日軍特混艦隊啟航的同一天,美國國務卿赫爾正式拒絕東京謀求暫時解決危機的和平方案,並提出一個措辭十分強硬的備忘錄,要求日本必須從中國和印度支那撤走一切軍事力量。這項條件日本當然是不會接受的,東條英機把它看作是最後通牒,說他看不到任何希望了。12月1日,日本天皇批准了對美宣戰詔書,並親自確定12月8日(東京時間)為開戰日。

  在菲律賓,11月27日,麥克阿瑟收到陸軍部發來的戰爭警報:"看來,與日本的談判要告結束,日本政府回到談判桌上來的可能性極小。日本今後如何行動尚難預料,但隨時都可能出現敵對行動。如果敵對行動不可避免,美國希望日本先動手。此政策不應被認為是限制你只能執行防範可能危及你區的行動方針。你有權在日方敵對行動前採取你認為必要的偵察和其他措施。"接此警報後,麥克阿瑟立即命令部隊進入戰時狀態,同時派出飛機進行夜間巡邏。他向華盛頓保證說,他已做好"應付任何不測事件的準備"。

  同一天,夏威夷警備司令肖特將軍和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也接到類似的戰爭警報,告誡說"日本在幾天後就可能採取侵略行動",希望嚴加防範。但無論是肖特還是金梅爾,都不相信日本會遠隔重洋來襲擊固若金湯的珍珠港。因此,肖特對這一警報的反應只是在基地周圍佈置警戒以防止島上的日本人進行破壞活動,而根本沒有讓他的部隊進入全面戒備狀態。金梅爾更是粗心大意,他讓艦隊的官兵們像往常一樣上岸去過'"神聖週末"的夜生活,自己則在豐盛的晚宴上喝得醉意醺醺,然後回家睡大覺去了。正是:山雨欲來不見風,戰爭警報不管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