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蒙巴頓 | 上頁 下頁 |
六二 |
|
他果然是這樣做的。1945年9月12日,東南亞盟軍司令部的一正式受降儀式在新加坡舉行。由於日本南方軍總司令寺內壽一元帥(1945年4月晉升)事先被告知了儀式的程序,忍受不了這種格外的侮辱而稱病不去,由板垣大將代表他參加儀式。這一天,板垣大將率領緬甸方面軍司令官木村、第3航空軍司令官木下、第18方面軍司令官中村、南方軍總參謀長沼田、第10方面艦隊司令官福留以及第2南遣艦隊司令官柴田等高級將領來到新加坡特別市政廳,他們當場解下佩刀雙手遞交給盟軍軍官,然後在投降文件上簽了字。 板垣等幾位日軍將領,想走上前去與身著筆挺的白色皇軍海軍上將制服的蒙巴頓握手寒暄,被蒙巴頓斷然拒絕了。事先,所有將要參加儀式的盟軍軍官還得到通知:無論對方怎樣主動,所有人都不得與日本人握手。 「接著,我命令他們離開市政廳。」蒙巴頓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我一生中從來沒有見過如此令人厭惡、噁心和野蠻的臉。一想到如果在他們的統治下世界將會是什麼情景,我就不禁感到戰慄。當這些日本人離開座位,蟎跚地走出去的時候,他們看上去就像是一群猩猩,穿著布袋一樣的馬褲,膝關節幾乎拖著地面……」 儀式結束之後,蒙巴頓乘車「穿過密集的人群,在無盡無休的雷鳴般的吹呼聲中」返回幾公里外的英軍司令部。不過,他對當地居民真誠祝賀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歡呼聲卻理解錯了:「我想,這一情景生動地體現了新加坡人民歡迎英國重返的心情。」正像一位英國傳記作家後來所評論的那樣:「如果不是感情激動,蒙巴頓是不會對人群的熱情發出以上有政治傾向性的見解的。但是,在勝利的時刻,他的失言應該是可以諒解的。」 為了獎賞蒙巴頓在整個戰爭期間的功勞,特別是他指揮英印軍隊在緬甸擊敗日軍的輝煌業績,艾德禮首相向英王提議封他為「緬甸蒙巴頓伯爵」。喬治國王為王室成員中能有人憑著自己的功績而獲得這個榮譽,感到特別愉快。由於蒙巴頓沒有兒子,英王還作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決定,准予蒙巴頓的女兒們繼承爵位,以免使這一榮譽在蒙巴頓身後中斷。 蒙巴頓聽到這一喜訊後,高興之餘也夾帶著一絲傷感。他對從父輩那裡繼承下來的「路易斯勳爵」的稱號抱有終生的留戀,有著近乎迷信般的那種感情,認為它給自己帶來過許多好運。然而,他在領受更高一級的榮譽時便顧不得那些了,毫不推辭地接受了「緬甸蒙巴頓伯爵」這一稱號。 儘管離開英國海軍艦隊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但蒙巴頓內心最喜愛的還是真正的海上生涯。戰爭結束了,做為一個戰區的最高司令官、一個獲得了伯爵稱號的海軍將領,他為皇家海軍帶來了榮耀,現在他想要回到海軍去,繼承他先輩的事業,繼續尋覓他少年時的夢想。1946年6月,蒙巴頓抱著重返海軍艦隊的強烈願望回到了英國。正是:東南亞戰區功名成,光榮返國奔前程。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第二十章 印度總督 重返海軍夢難成,印度獨立掀颶風; 蒙氏赴任忙折衝,是非功過待議爭。 從東南亞返回倫敦後,蒙巴頓和夫人埃德維娜過了一段安靜的家庭生活。在此期間,他還愉快地主持了時年22歲的長女帕特裡夏的婚禮。女婿是個令人喜歡的年輕人,他的父親也曾經在皇家海軍中服過役。 1946年晚些時候,倫敦的小道消息流傳說,蒙巴頓將出任駐澳大利亞或南非的英國總督;也有的說,他會被派往中東地區擔任駐某一個國家的大使。蒙巴頓對這些傳聞不屑一顧,戰爭的需要使他立志像他父親那樣成為英國第一海務大臣。但是理想的風帆並非那般順心遂意,然而他卻一如既往初衷不改。此外,他覺得一個有著擔任過戰區最高司令官的經歷、並且年富力強(蒙巴頓此時46歲)的人,能為皇家海軍幹不少事情。 海軍也需要他。1946年底,蒙巴頓被預任為英國地中海艦隊第一巡洋艦隊司令。轉年1月6日,他被送往朴茨茅斯海軍學院高級將領班進修,為擔任這個新職務接受崗位培訓。然而不久,蒙巴頓發覺自己又將要離開皇家海軍了。 此時,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已岌岌可危。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印度人要求獨立的呼聲和力量在穩步而強勁地增長,雖然屢遭英國殖民當局的鎮壓,但獨立的火焰一直沒有被撲滅。蒙巴頓回想起兩年前在德裡跟尼赫魯的一次聊天時,他提到1922年與埃德維娜在德裡大學第13號房間私訂終身時的幸福情景,尼赫魯聽罷,皺著眉頭不無譏諷意味地說:「當您和您的姑娘在13號房間裡歡樂時,我還正在貴國設在德裡大學附近監獄裡的第13號牢房關著。」一席話,說得蒙巴頓一臉尷尬色。是共同的反法西斯戰爭,減緩了印度人民及其各黨派對英國的壓力。然而戰爭結束後,印度民族獨立運動又迅猛發展起來了。 丘吉爾的保守黨內閣執政時,儘管在對殖民地政策方面作了一些調整,但他們在印度獨立問題上的基本態度是強硬的。1945年夏季,艾德禮的工黨政府上台後,已明顯感覺到英國經過長達六七年戰爭的折磨,經濟實力大為削弱,再去大規模鎮壓印度的獨立運動確已力不從心,因而允許「在大多數印度人同意的前提下,印度可以取得獨立地位,並保持同英國悠久而特殊的友誼」。此後,工黨政府便開始從印度逐步撤出英國的一些人員和機構。 當從英國殖民統治下獲取獨立的希望還很渺茫時,印度(當時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兩大教派——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教眾們聯合起來為獨立而鬥爭。但在1945年英國工黨政府答應給印度獨立地位時,兩大教派本來就有的潛在矛盾開始公開化了。當時的印度,信奉印度教的人約有2.55億,而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只有約9200萬人。穆斯林們擔心在一個中央政府之下,他們會成為受迫害的少數。此外,還有為數眾多的其他小民族和小教派,在印度歷史即將發生轉折性變化時,紛紛起而爭取自己的地位和權力。各派之間的衝突和角逐是如此之激烈,以至於曾在一次流血衝突中竟有8萬餘人傷亡。以印度教信奉者為主體的國大党要求建立一個獨立的、統一的次大陸國家,而穆斯林們則要求建立自己的國家——獨立的巴基斯坦。這就是當時激烈衝突的主要癥結。 民族衝突在整個次大陸上蔓延:加爾各答、孟買、比哈爾和東孟加拉,到處都有不同教派之間相互殘殺的悲慘畫面;旁遮普邦此刻也猶如一堆乾柴,點點火星即能釀成漫天大火。更可怕的是,有跡象表明,各地方政府機構、當地警察甚至印度籍部隊的紀律在分裂情緒的影響下已經開始崩潰。英國僑民們都感到,一場大災難即將來臨。顯然,有必要採取緊急行動了。但是,到底採取什麼樣的緊急行動還不清楚。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