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蒙巴頓 | 上頁 下頁
三七


  經過一番調和與努力,蒙巴頓的屁股總算坐穩了,開始著手設想重新奪取緬甸的具體計劃。

  蒙巴頓在魁北克會議期間得知他將被派往東南亞時以為:「他們讓我去那裡,會給我準備好了一切。」他抵達德裡接見第14集團軍軍長斯利姆中將時還吹噓說:「我們得到了許多船隻,印度和錫蘭的港口都快容納不下了!」目的是給這位戰區一線指揮官鼓勁。起初,確有相當數量的美國和英國艦船停泊在那裡,蒙巴頓一廂情願地以為它們是為了自己的需要而開來的,其實這些艦船的真正用途是什麼,華盛頓和倫敦正在爭吵中。

  做為一位來自海軍的將領,除海戰外,若干年來蒙巴頓所潛心鑽研並熟悉的是在兩栖作戰方面。如果他要按照自己的專長和本來的設想去完成任務,這些艦船是必不可少的。蒙巴頓認為,只有通過海上進攻和登陸才能擊敗日本人。除此之外的選擇是在緬甸的叢林中進行曠日持久的消耗戰,而那卻不是英國人的專長,打起來也不會占上風。他的這一觀點,得到過英國參謀長委員會的決策者們衷心地贊成,也認為以兩栖登陸進攻的作戰模式,重新奪取緬甸南部以及仰光「將是付出巨大努力後的一次有規模的戰略成功,……佔領仰光之前佔領新加坡是使用海空軍力量的完全正確的作法。它將振奮東方世界,也將對日本產生巨大的心理影響」。而在使東方,還有西方,乃至整個世界感到振奮這一點上,蒙巴頓則想得更多:在緬北的深山密林裡,無論怎樣苦戰和取得多麼大的戰果,除了中國之外恐怕也不會引起什麼國家的輿論反響,而在浩瀚的海洋上實施兩栖作戰,一舉拿下新加坡、佔領緬甸首都,便會一鳴驚人。正像對他有所瞭解的史迪威說的那樣:這個還稚嫩的年輕人,愛出風頭。

  然而,爭執發生了。美國的埃弗雷特·休斯將軍在日記中寫道:「緬甸的事情有點兒南轅北轍。英國人想先去新加坡,美國人要先去援助中國。」羅斯福總統認為,英國在東南亞的戰略會妨礙打通陸路援華運輸線的計劃,美國無意提供幫助。由於美國人將提供大規模海上作戰所需要的大部分裝備,因此,沒有美國的首肯蒙巴頓是搞不出什麼名堂來的。他詢問過史迪威的意見,史迪威斷然否認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會有同意他那種設想的可能性。實際上史迪威本人于同年11月回華盛頓彙報工作時,曾被問及對蒙巴頓的兩栖作戰計劃持何意見,史迪威回答:「除了批評以外,不值得一提。」應當說,史迪威將軍對中國懷有真誠友好的感情,做為美國派駐中國的最高軍事負責人,他只會支持能夠明顯地減輕中國方面壓力的行動,即:在緬北、起碼首先在滇緬邊境地區徹底肅清日本軍隊,恢復中國通過那裡至印度的陸路國際交通線。

  面對美國人的反對,丘吉爾不得不表示讓步,他承認在對日作戰中「英國應謙遜地把自己看作是小夥計」。這樣,蒙巴頓雄心勃勃想要一鳴驚人的計劃,必然要受到嚴格的限制,甚至面臨夭訴的厄運。況且他從倫敦白廳那裡得到的支持,也不如他所想像的那麼堅決。參謀長委員會讚賞他的觀點,但在權衡東西方戰場地位時,自然認為應當優先考慮歐洲的需要。特別是布魯克,則明確反對首相把地中海地區的艦船抽光去「支持蒙巴頓的兩栖冒險」。

  早在離開倫敦之前,蒙巴頓就已經知道,分配給他的登陸艇將被挪用於希臘多德卡尼斯群島的戰鬥。經過提出抗議,它們才被勉強地重新分配回來,但在印度港口駐泊不久便又被拖回了歐洲。的確,他與美國軍政要員的關係不錯,丘吉爾之所以衝破阻力任命他,相當程度上得益於美國方面對他的良好印象。然而感情並不能取代戰略利益和原則,特別是美國在中緬戰區的全權代表史迪威,動輒以華盛頓的名義,將任何與打開中國通道沒有直接關係的計劃均予毫不遲疑的否定。

  丘吉爾在自己的回憶錄裡曾經講過,「……對英國人來說,放棄一百個緬甸也不會比丟掉一個印度重要。」他之所以不得不關注緬甸戰事,是因為擔憂日本力量在那裡鞏固後會西進印度,除此之外他是無所謂的,更不想「為中國人看守緬甸的大門」。丘吉爾是以奪取蘇門答臘為目標的「毛瑟槍」行動的熱心支持者。他佯稱,奪取蘇門答臘之後,就會對駐緬甸的日軍形成側翼包圍,並可以進攻新加坡——丘吉爾將此稱之為印度洋的「火炬」行動。用美國人的話說,即英國人在歐洲自私的「巴爾幹戰略」在遠東的翻版。

  總之,他真正感興趣的是離中國愈遠愈好的那些南洋群島和半島。蒙巴頓說他「曾經,現在仍然對這樣的行動極為熱心」。但是,他並沒有仔細考慮過,到時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比目前能夠得到的要多得多。當他從重慶返回後指示參謀人員按首相意圖擬訂具體計劃時,才發現了這一點。好在恰巧倫敦又發來了電報,說由於從歐洲和其他地方抽不出部隊和物資提供給東南亞,指示暫時凍結這次行動。蒙巴頓對此並不感到驚訝,也沒有抱怨什麼,他把「毛瑟槍」計劃暫時放在一邊,開始尋找適合他的部隊作戰的新目標。

  同年11月,為了研究對德日法西斯的作戰問題,並規劃戰後秩序,美英決定在埃及開羅召開盟國首腦會議,同時指令蒙巴頓等幾個戰區的主要負責人參加。而此時蒙巴頓新的目標——實施「錦標保持人」作戰計劃也找到了。正是:上任數月忙協調,攜帶新案赴開羅。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章分解。

  ◎第十二章 開羅會議

  丘氏自私又傲慢,盟國戰略制定難;
  作戰計劃屢遭棄,利益不同頗麻煩。

  話說1943年11月23日至27日盟國召開的開羅會議,事先在是否邀請蔣介石參加的問題上美英首腦還有一番爭執。丘吉爾以頑固的殖民主義者的眼光瞧不起中國人,反對讓中國領導人參加。而羅斯福總統決心讓中國成為戰後世界秩序的「四塊基石之一」,並想使幾億中國人戰後居於西方盟國、特別是美國一邊,因此極力勸說英國最終同意,邀請蔣介石參加會議。

  另一方面,從這年秋季開始,侵華日軍發動了著名的常德戰役,試圖一舉佔領華中華南,打通京廣線。接著,又增兵30余萬,北逼陝西潼關,兵臨黃河風陵渡,南下廣西全城江,西進宜昌沙市,對重慶政府形成三面夾擊的戰略態勢,使中國形勢驟然嚴峻起來。根據情報,東京大本營已經將未來戰役命名為「1號作戰」,旨在摧毀中國民眾的抗戰意志和迫降重慶政府。重慶一片驚慌。國民黨人何去何從將對亞洲局勢乃至整個太平洋戰場產生重大的影響。為了堅定重慶方面的抗戰決心,並協調亞洲盟軍的戰略行動,羅斯福認為也有必要邀請蔣介石參加盟國巨頭會議,以示尊重和厚愛。

  不過,那位身著大元帥服的斯大林同志懷著對中國獨裁者的深刻鄙視,則堅決不肯同蔣委員長坐在一起開會。同時,因蘇聯尚未對日本宣戰,他也不便參加這次會議。羅斯福總統只好委曲求全,將原定的四巨頭會晤分成兩處:先在埃及的開羅討論對日作戰(美英中會議),然後在伊朗的德黑蘭討論對德作戰(美英蘇會議)。並於11月27日開羅會議一結束,蔣介石取道中東返國,羅斯福和丘吉爾則冒著風沙和敵機截擊的危險飛往1000英里外的伊朗首都,去會晤來自克里姆林宮的執政者斯大林。歷史上也就有了緊接開羅會議之後的德黑蘭會議,這裡不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